走遍大半個中國,獲得了專業醫學知識,明朝神醫李時珍

現在醫生,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無論得了什麼病都得去看醫生,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都是病人們求醫的地方,每個地方都有大醫院小醫院,還有私家醫院,醫生在我們的心目中就是很高貴。但是在古代醫生是一個賤行。說白了就是很下賤的行當,下九流裡面的。它的地位就和佔僕的地位一靖樣。占卜的都是一些騙人的行當,古人竟然把它與醫學並列,這跟古人的思想是有關係的。小編今天給大家講一講明朝李時珍。

走遍大半個中國,獲得了專業醫學知識,明朝神醫李時珍

在古代,醫生這樣的生存環境下,依然出了很多有名的大家,你比如說華佗,張仲景等等。但是真的講到著書立說,得首推李時珍。他寫了一本很有名的書本草綱目,相信大家都知道,這本書廣為流傳,不僅在中國流傳,也傳到了西方,就連達爾文都說它是中國的百科全書。動物學植物學化學科學貢獻都在裡面。所以看這本書的不一定是學醫的,也包括很多其他方面的學說。但是這本書問世也是非常的困難,在李時珍死後三年才開始印書,才開始發行的,而且李時珍寫這本書遭老罪了,可以說是歷盡千辛萬苦。

走遍大半個中國,獲得了專業醫學知識,明朝神醫李時珍

咱們瞭解李時珍多是從中學課本上了解的,也有些電視劇裡面有過李時珍的形象。你比如說大明王朝1566這個電視劇,主要講了海瑞和嘉靖的故事,捎帶著也出現了李時珍。當時的皇上不務正業,整天想著長生不老煉製丹藥,李時珍作為太醫,直言敢進言,說皇上你這個不對,你不能這麼幹,整天煉丹不理朝政怎麼怎麼的。皇上也不聽他的話,最後李時珍辭官回家寫書去了。這裡面還有李時珍對權貴人家看病,口氣很硬。有人說這李時珍恐怕是當時最牛的太醫了,這是不是真的呢?可以說是胡說八道純粹沒有。李時珍當太醫只當了一年左右,當時的皇上鐵心煉丹,誰說也沒有用,很多大臣都勸言被皇帝給殺了,掌握重權的大臣勸諫都沒有用,更何況是一個小小太醫,根本輪不上太醫說話,當時最大的清官海瑞抬著棺材給皇上說,都被皇上打入了地牢。所以歷史上的李時珍根本不可能跟皇上說話 ,因為他沒有那個資格。

走遍大半個中國,獲得了專業醫學知識,明朝神醫李時珍

李時珍的爸爸是醫生,他爺爺也是醫生,在當地他們家是個醫學世家。但是他的爸爸不想讓他當醫生,他爸爸說醫生是一個賤行,他想讓李時珍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所以打小就叫李世珍讀書,讓他考取功名。李時珍也很聰明,14歲就考上了一個秀才,後來連續三次參加鄉試考舉人都沒考上。但是家裡人有信心,讓他繼續考,但是他不想考,他想學醫。他爸爸就說難道學醫就很容易嗎?就算學醫地位還是很低的,但是李時珍已經下定決心學醫了,後來他爸爸就開始教他學醫,李時珍正式學醫已經24歲了,咱們看很多人學醫都打小,但是李時珍學醫已經很大了,最後咱們看到他的成就,說明了只要你下功夫就一定能學成。

走遍大半個中國,獲得了專業醫學知識,明朝神醫李時珍

李時珍也是有一些基礎的,家裡本來就是學醫的,看慣了。再有一個他考秀才的知識裡面也涉及到了一些醫學,就比如說咱們中學學的生物學,其中裡面多多少少也瞭解到了一些醫學有關的知識,所以李時珍的知識為他以後的學醫打好了良好的基礎。李時珍頭一年就用到了他的知識,那個時候全國爆發瘟疫,一條黃水把瘟疫帶來這裡,全家就開始救濟百姓,開始找處方治瘟疫,在這個過程中,李時珍獲得了寶貴的臨床經驗,後來他發現古人總結的經驗有的不對,古書上記載的藥方不大對勁,同一個症狀,這個藥方擱他身上好使,另一個藥方本來也管用擱他身上就不好使了,同樣的藥方擱你身上好使,擱他身上就不一定好使。李時珍就琢磨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個醫書太久遠了,有些藥方已經不管用了。所以當時他和爸爸商量後,決定自己寫一本書。把藥方規範一下,能給現在的人真正實用的。

走遍大半個中國,獲得了專業醫學知識,明朝神醫李時珍

寫書的有紮實的行醫基礎,所以他不斷地提升自己的醫術,他也非常的聰明,他的醫學不斷的提升,但是後來也造成了一些麻煩。他後來名聲特別大,當時地方有一個楚王,一聽說他的看病看的這麼好,就把他請過來了,他給李時珍說聽說你醫術高超,能看百病,快看看我的兒子怎麼了。然後李時珍給他兒子治好了病,這個楚房一看確實了不得,然後給了李時珍一大筆錢,讓他留下來。但是李時珍有很大的志向,不想把自己的醫學院全荒廢在這裡,光給他一個人看病。但也不好意思拒絕,後來也趕上了這麼一件事情,當時楚王也相信能長生不老,也煉製丹藥,最後吃丹藥得病了,李時珍就說三道四,結果楚王一生氣就把他趕走了。

走遍大半個中國,獲得了專業醫學知識,明朝神醫李時珍

到後來才發現他的話沒人聽,於是他就想到皇上身邊,太醫說的話總有人聽吧,再有一個皇宮裡的醫術特別多,自己還能一邊給別人看病,一邊學習。但是他當上太醫以後發現,屋裡面也有很少人聽他的話,後來他就索性不幹了。後來他就開始寫書,從有這個想法到動筆就過去了十年之久。但是後來他寫的寫的發現,有一些藥物,他沒有見過,你比如說當歸這種藥,在他這裡只有曬乾賣過來的當歸,在這個本地沒有生產當歸的,當歸這頭能止血呢,還是另一頭能止血,這頭不光不止血還放血。然後他就想知道當歸這種植物到底長什麼樣子,一打聽當歸在甘肅生產,後來李時珍決定自己一個人出門,必須實踐才能寫好書。李時珍跑遍了大半個中國,終於在晚年寫成,在他想把書發行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沒有錢,然後他又看病掙錢,等到錢夠的的時候,又趕上地方農民起義,書也出不了,最後到死書也沒有出來,死後三年,家裡人一看老爺子就這麼一個心願,然後就出書了,這就是今天咱們看的本草綱目。

走遍大半個中國,獲得了專業醫學知識,明朝神醫李時珍

小編看來,李時珍為了實現自己的偉大抱負,不惜跑遍了中國吃盡了苦頭,飢寒交迫,走遍了漫山荒野,才寫了一本本草綱目,這種精神實在是讓我們佩服,雖然說本草綱目在現在看來,在很多地方上是有錯誤的。但是他有用的東西,要比錯誤多得多。對今天的借鑑意義依然是非常大的。他這種正能量值得廣泛流傳,並且一直能向後人推薦這種精神,他真的配得上神醫這兩個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