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譚盾 深交數臺音樂會迎春而至

又见谭盾 深交数台音乐会迎春而至

2019新年伊始,記者從深圳交響樂團獲悉,深交數臺音樂會將接踵而至,春的氣息撲面而來!1月4日,深圳交響樂團將在深圳萬象天地劇場舉辦“深圳原創作品音樂會”;此後,深圳交響樂團首席客席指揮譚盾將再次來深,與深圳交響樂團合作舉辦兩場音樂會:1月10日保利劇院的“2019南山區新年音樂會”,及1月11日深圳音樂廳的深圳交響樂團音樂季“水火之音”音樂會。

又见谭盾 深交数台音乐会迎春而至

1月4日晚8:00,深圳交響樂團將在深圳萬象天地劇場舉辦“深圳原創作品音樂會”,將演奏深圳作曲家張若迪的管絃樂作品《留白》、夏良《彝山舞樂》、陶一陌《雨落庭間歌滿樓》、張千一新作《我的祖國》選曲。音樂會由指揮家劉明執棒,女高音歌唱家汪紫雲、徐嘉遙獨唱。

又见谭盾 深交数台音乐会迎春而至

張若迪,出生於湖南省醴陵市。1981年12月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音樂系作曲班(今音樂學院),師從老一輩著名作曲家楊善樂、黃明先生。1987年結業於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獲碩士結業證。師從著名指揮家楊鴻年、陳貽鑫先生。畢業後留湖南師範大學音樂系任教,副教授,擔任作曲、指揮二學科教學,兼任學生合唱團指揮。現任教於深圳高級中學。

張若迪《留白》為女高音、古琴、簫與交響樂隊而作。留白是中國畫創作常用手法,極具中國美學特徵,音樂的“留白”受國畫之啟示,但它絕不是國畫“留白”之臨摹,應該說是一種情感的昇華和意境的延伸,是對生活的感悟和感恩。

又见谭盾 深交数台音乐会迎春而至

夏良,1978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受教於丁善德、王建中等著名教授,以優異成績獲學士和碩士學位。畢業後曾任教於雲南藝術學院、上海音樂學院。1991年獲獎學金赴美深造作曲理論。1995年完成博士學位課程後於香港任教。2007年任上海華東師大藝術學院教授,雲南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客座教授。夏良以畢業作品《幻想協奏曲》在全國音樂作品比賽中榮獲一等獎而享譽樂壇。該作的鋼琴與小提琴版本由著名小提琴家林昭亮與鋼琴家李堅在日本東京首演獲極大成功。隨後他又陸續創作了多部佳作,其中《版納風情》、《第一巴松協奏曲》、《雙長笛舞曲》、《遠山》、《頌歌》、《古林隨想》等都在國內外音樂創作比賽中獲獎。

夏良《彝山舞樂》採用了一首西南彝族地區具有舞蹈性格的《快樂的囉嗦》的旋律為素材,經過改編創作而成的一首精練而頗具民族特色的作品。作曲家充分發揮了鋼琴演奏的表現技巧,營造了一個歡騰熱烈的民俗舞蹈場面。

又见谭盾 深交数台音乐会迎春而至

陶陌,作曲家,創作用名陶一陌。現任星海音樂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師從戴宏威、杜鳴心、劉康華教授學習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現亦擔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戲劇與影視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審核評估評審專家,教育部錄音藝術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主持人。是華南地區音樂與科技、爵士樂、影視音樂、世界音樂、現代器樂高等教育創辦人,亦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電腦音樂通用教材撰寫人,世界音樂家高峰論壇中國區代表,歐洲文化首都項目特邀中國作曲家。

陶陌《雨落庭間歌滿樓》,借春風化雨、雨潤方圓之意,描繪改革開放的春雨甘霖,滋潤嶺南大地之境,以優美的旋律呈現人民的幸福之感。

又见谭盾 深交数台音乐会迎春而至

張千一,博士,中國當代著名作曲家。原總政歌舞團團長,第九、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廣播電視協會音樂工作委員會會長、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促進會副會長、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中國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理事、《音樂創作》主編、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中國音樂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等。自八十年代初以交響音畫《北方森林》登上中國樂壇以來,創作了大量的交響樂、室內樂、聲樂、歌劇、舞劇、舞蹈、電影、電視劇等各類不同體裁、題材的作品。曾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文華大獎”、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獎、“國家舞臺藝術十大精品工程劇目”獎、“金鐘獎”作品金獎、“荷花獎”舞劇比賽音樂金獎、“曹禺戲劇獎”優秀音樂獎、“金雞獎”最隹音樂獎、“飛天獎”最隹音樂獎、“金鷹獎”最隹音樂獎、“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等多項大獎,是一位在器樂、舞臺、影視、聲樂等作品領域都取得了突出成就的作曲家,被譽為“作曲鬼才”。

張千一大型交響組曲《我的祖國》氣勢磅礴、浪漫溫馨、繾綣動人,作曲家以赤子般的情懷謳歌讚美祖國的壯美河山,表現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鬥的精神和夢想,熱情歌頌我們偉大的祖國和人民。全曲共七個樂章,本場音樂會演奏其中光榮與夢想、雪域抒懷、春到邊寨、我的祖國四個樂章。

又见谭盾 深交数台音乐会迎春而至

指揮:劉明,先後畢業於美國辛辛那提音樂學院和休士頓大學音樂學院,並取得了指揮和鋼琴雙碩士學位。2006年起,任教於廣州星海音樂學院,並於2009年開始,同時擔任深圳交響樂團常任指揮。劉明早年畢業於中國上海音樂學院作曲指揮系,主修樂隊指揮專業,師從中國著名指揮家黃曉同教授,並師從鋼琴教授王晴華學習鋼琴專業。在校期間,他先後指揮了上海音樂學院交響樂團,上海樂團,遼寧省交響樂團,上海室內樂團,長春交響樂團等等。劉明的指揮技術完美, 音樂理論基礎深厚, 對音樂的理解具有很深的造詣, 並對樂曲具有獨到的見解與研究。

又见谭盾 深交数台音乐会迎春而至

女高音:徐嘉遙,深圳藝術學校青年教師/深圳市音樂家協會會員/深圳市聲樂協會理事/深圳市羅湖區音樂家協會理事/貴州省文明旅遊形象大使。曾榮獲第十一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廣東賽區第三名,2018年黃龍音樂季專業院校民族唱法銀獎,深圳市2017年十月音樂匯“西鄉樂谷杯”民歌大賽金獎,深圳市第十二屆“百歌頌中華”金獎,第十三屆鵬城金秋音樂節原創歌曲大賽金獎,第三屆華強北好聲音金獎,2016年珠江三角洲民歌(中山)邀請賽金獎,第六屆亞洲國際聲樂大賽專業民族組銀獎,貴州省“神州唱響”民族唱法研究生組金獎,曾兩次成功舉辦個人獨唱音樂會。

又见谭盾 深交数台音乐会迎春而至

女高音:汪紫雲,現就讀於星海音樂學院流行音樂演唱專業。2017.2發佈個人單曲EP《跑調歌手》並舉辦首場個人專場音樂會。2017.4開啟「春城婉唱」南方巡演。已陸續走過桂林、陽朔、潮州、貴港、欽州、防城港、廣州、深圳等城市。2017.10.14舉辦廣西音樂廳個人專場音樂會並同步發行錄音室EP《從未忘記》、巡演記錄EP《春城婉唱》。2018.1.30及2018.2.2舉辦「過期啵啵脆」19歲生日專場。2018.8.18-22開啟「平行世界」南方小巡演。2018.11開啟「白日夢少年」聯合巡演,已走過北京、天津、廣州等地。2018.12.2舉辦403紅椅劇場「白日夢少年」專場演出。

■ ■■■■

譚盾音樂會連開兩場

2019新年伊始,作為深圳交響樂團的首席客席指揮,著名音樂家譚盾再次來到深圳,與深圳交響樂團合作舉辦兩場音樂會。分別是1月10日19:30在深圳保利劇院演出的2019南山區新年音樂會1月11日20:00在深圳音樂廳演出的深圳交響樂團音樂季“水火之音”音樂會

兩場音樂會的演出曲目大致相同,都將演奏斯美塔那《我的祖國》選曲“沃爾塔瓦河”、譚盾小提琴協奏曲《火祭》、布里頓《大海的四首間奏曲》三首樂曲。小提琴獨奏由挪威最具潛力的年輕藝術家漢沐夕擔任,她與譚盾的親密合作已保持了近十年之久,配合默契。

不同的曲目方面,1月10日演出歌曲《絨花》、《天路》,由著名歌手韓紅演唱,還有韓紅創作的管絃樂《初雪》、吳承昊的《海上絲路》;而1月11日的曲目是譚盾的一首定音鼓協奏曲《夏燚》,由旅德打擊樂演奏家胡勝男獨奏。

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國》是深受人們喜愛的音樂作品,第二樂章“沃爾塔瓦河”是其中最為著名的篇章,每每聽到,都會讓人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家鄉,鄉愁和情感油然而生。《大海的四首間奏曲》分別是黎明、星期天的早晨、月光、暴風雨,選自英國作曲家布里頓的第一部歌劇《彼得·格賴姆斯》。這部歌劇被譽為布里頓歌劇的傑作,它以大海為背景,描繪了大海的壯美景觀,敘述了一個被遺棄後渴望被同伴接納、讓愛情救贖自己罪愆的悲劇。

譚盾的兩首作品,《火祭》是為了紀念死於戰爭的無辜生命,為世界和平而作,深受中國古代祭祀音樂和宮廷音樂的影響,由舞臺和觀眾席上的兩個樂隊演奏,代表了人類和自然的對話。演出中,樂器和人聲交相呼應,形成強烈的音色效果。《夏燚》獻給所有在地震中被大自然突如其來的威嚇力、摧毀力所衝擊的遇難者。寫作契機來自於2008年汶川大地震,這是譚盾也是很多人心中不可磨滅、無可言喻的悲愴記憶。樂曲由定音鼓來描繪時而溫柔、時而充滿威脅的大自然的不同神態樣貌。

又见谭盾 深交数台音乐会迎春而至

作曲家/指揮家:譚盾,中央音樂學院碩士、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親善大使、美國巴德音樂學院院長、深圳交響樂團首席客席指揮。作為世界知名作曲家和指揮家,他的藝術和音樂對世界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他已贏得當今世界最具影響的藝術大獎,其中包括威尼斯雙年展藝術終身成就獎·金獅獎、格萊美獎、奧斯卡獎、德國巴赫獎、俄國的肖斯塔科維奇大獎、美國格文美爾大獎。譚盾指揮了世界著名的馬勒室內樂團和日本NHK交響樂團訪問中國,取得票房和媒體評論的很大成功。在2017-18樂季裡,譚盾指揮歐洲知名的德國NDR廣播交響樂團巡演歐洲五個城市,並指揮世界知名的倫敦交響樂團巡演巴黎和倫敦。他還將帶領並指揮法國里昂國家交響樂團2019年巡演法國及中國。

紐約時報曾評譚盾為“國際樂壇最重要的十位音樂家之一”,並被鳳凰衛視等全球最重要的十家華文媒體評為2006年影響世界的十位華人之一。

又见谭盾 深交数台音乐会迎春而至

小提琴:漢沐夕,挪威小提琴家漢沐夕深具挪威傳統音樂底蘊,從小就在本國家喻戶曉,11歲時,就因與挪威卑爾根愛樂樂團合作演出而引起轟動。

在維也納小提琴大師鮑里斯·庫什涅精心引導下,漢沐夕陸續登上國內外各大音樂舞臺。期間,她不斷改進表演風格,從貝多芬、德沃夏克、格里格到譚盾的知名曲目中不斷吮吸營養,因而能以多元音樂風格成功進行演奏。

譚盾2010年在上海世博會上首次與漢沐夕合作。由漢沐夕聯合特隆赫姆交響樂團演奏的譚盾的《Love》協奏曲為世博會拉開了序幕。過去8年間,漢沐夕首演了協奏曲《Hero》(MDR萊比錫和荷蘭交響樂團協奏)、協奏曲《Triple Resurrection》(在萊比錫、上海與上海愛樂樂團合作),最近又在北京國家大劇院和中國民族管絃樂隊合作首演了《FireRituals》協奏曲。因為漢沐夕是第一個與中國民族管絃隊合作的西方音樂家,所以《FireRituals》協奏曲的首演成為了一個歷史性的時刻。

又见谭盾 深交数台音乐会迎春而至

定音鼓:胡勝男,旅德打擊樂演奏家,星海音樂學院特聘教授、中國第一位獲得博士學位的女演奏家。

胡勝男是當今國際樂壇最活躍的打擊樂獨奏家之一,曾獲2007年慕尼黑胡梅爾國際打擊樂大賽金獎、保加利亞國際打擊樂大賽最高獎及最佳定音鼓演奏獎,是迄今為止第一位在國際打擊樂比賽中獲得金獎的中國人。她還獲得了德國文化部頒發的“國際音樂家繼承人”特殊榮譽獎和奧地利政府頒發的最高國家獎學金。

胡勝男藝術足跡遍及全球,曾在德國“BADKISSINGEN”音樂節、卡塞爾音樂節、歐洲古典青年音樂節、“THE BEST OF BERLIN”音樂節、LINZ國際打擊樂節、奧地利LEOBEN音樂節、法國國際打擊樂節、慕尼黑現代音樂節、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北京現代音樂節、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節上成功亮相,受邀與德國德意志交響樂團、德意志室內樂團、普魯士交響樂團、柏林音樂廳交響樂團、蘇格蘭國家交響樂團、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保加利亞國家交響樂團、新加坡交響樂團、奧地利銅管樂團、歐洲華人節日樂團、中國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等國內外名團合作演出。

深圳交響樂團2018-2019音樂季

《一帶經典》系列--“水火之音”

2019.01.11(星期五)20:00

深圳音樂廳

50/100/180/280/380/480/680/880元

斯美塔那 《沃尓塔瓦河》

譚盾 小提琴協奏曲《火祭》(紀念戰爭的無辜殉難者)

譚盾 定音鼓協奏曲《夏燚》

布里頓 《大海的四首間奏曲》

1.黎明(平靜的慢板)

2.星期天的早晨(精神抖擻的快板)

3.月光(悠閒的行板)

4.暴風雨(如火如荼的急板)

譚盾·指揮

漢沐夕·小提琴

胡勝男·定音鼓

享譽國際的華人作曲家兼指揮家譚盾是深交的首席客座指揮,他的每一次蒞臨,都會跟樂團碰撞出別樣燦爛的藝術火花。

《火祭》與《夏燚》,兩部譚盾創作的器樂協奏曲,將第一次被搬上深圳音樂廳的舞臺,搭配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和英國作曲家布里頓各自最出名的兩部作品,完美突出了中西合璧的藝術構想,從音樂藝術當中,深刻凸顯東西方文化的互鑑與融合。

■ ■■■■

end

又见谭盾 深交数台音乐会迎春而至

杭杭de星吧客

星光熠熠,好看好玩。我等你來,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