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博朋克:未來墓園的藍圖

賽博朋克:未來墓園的藍圖

陰雨連綿的城市、黑夜裡骯髒的小巷、高聳的水泥大廈、彩色霓虹燈和巨大的廣告牌、街頭聚眾的黑幫、閃爍紅燈的電子警察,這些獨特的未來元素符號,構成了賽博朋克(Cyberpunk)的科幻世界。

賽博朋克(Cyberpunk)一詞由Cyber和Punk組成。Cyber源自希臘語單詞Kubernetes,意思是舵手。諾伯特·維納在《控制論》中使用Cybernetics一詞,現在作為前綴,代表與網絡或電腦相關的事物,即採用電子或計算機進行的控制。Punk是無政府主義,反抗社會,反抗一切既定秩序。它也是破壞性,悲觀,黯淡生命,挫敗。因而,它必然地與反烏托邦聯繫到一起。

賽博朋克:未來墓園的藍圖

賽博朋克發展歷程中的第一座重要里程碑是菲利普·狄克撰寫的科幻小說《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在這部1968年出版的小說中,賞金獵人Rick Deckard追捕一群試圖偽裝成人類逃離的仿生人。

十幾年後,這部小說被改編成電影《銀翼殺手》(Blade Runner),後者為絕大多數賽博朋克題材的作品提供了視覺模板。

再到後來2017年的《銀翼殺手2049》(Blade Runner 2049)和《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電影沒有一味的依靠花裡胡哨的特效,震撼的打鬥場面展現賽博朋克的世界。也正如其深刻、反叛的內核,其實就是揭示了當下的種種問題——仿生人和人類的關係、VR應該如何利用、企業制的無限擴張等等。

賽博朋克:未來墓園的藍圖

但是賽博朋克從來沒有進入主流文化中,也不可能進入主流文化。它描繪的始終是社會科技發展的背面——無限擴張的大型企業帶來高度工業化的城市,科技飛速發展,與之對應的是,陰暗潮溼的建築底部擁擠的平民窟、黑幫、毒品、接連不斷的犯罪和火拼。

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基因工程高度發達,像《頭號玩家》中人們沉浸在網絡世界中,或者如《賽博朋克2077》隨意改造增強的軀體,滿足自己的野心。嚴重的分化和思想控制,使人們執迷於暴力、慾望的宣洩。

賽博朋克:未來墓園的藍圖

“如果仔細研究賽博朋克作品的設定的話,會發現靠當時的科技水平人類應該能生活得更好,但是賽博朋克的世界全都是用各種糊弄的方式來滿足人類的慾望——比如網絡、生化人、VR。所以賽博朋克作品不僅物質生活極為糟糕,精神生活也非常枯竭,但是所有人都自我感覺良好。

外人看覺得一團糟,當事人自己覺得生活在天堂,就好像一群蛆在糞坑中扭來扭去。”

賽博朋克:未來墓園的藍圖

賽博朋克從來不是一味的抱怨,引起我們的恐慌,也並不是單純為了把未來想象的多麼黑暗。我們社會現如今的發展方式,賽博朋克式的未來是可以預見的,儘管美好在眼前,同時悲鳴曲也在奏響。

“賽博朋克很棒的一點在於,它就是我們所處的世界,只不過是未來的世界。”盧卡斯·雷辛格(Lukas Litzsinger)說。

賽博朋克的時代會不會來臨,要看我們將走向何處。

賽博朋克:未來墓園的藍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