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箱大戰”,誰能笑到最後?

科技巨頭之所以如此重視智能音箱市場,一方面為搶佔AI應用場景,另一方面則考慮搶灘智能家居入口。

2月20日,小米小愛觸屏音箱在京發佈,這也是小米的首款帶屏智能音箱。自2014年亞馬遜推出第一款智能音箱Echo開始,智能音箱市場從無到有,迅速成為物聯網時代的新風口,谷歌、蘋果、京東、阿里、小米、百度、騰訊等眾多玩家在此展開激烈較量。

“百箱大战”,谁能笑到最后?

過去一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迎來“百箱大戰”,天貓精靈、小愛同學mini、小度音箱扎堆上市。科技巨頭之所以如此重視這一新興市場,一方面為搶佔AI應用場景,另一方面則考慮搶灘智能家居入口。

2019年,隨著5G開啟預商用,智能音箱也將成為中國互聯網江湖的必爭之地。

三巨頭格局初定

2018年,國內智能音箱市場開始急速狂奔。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智能音箱出貨量為2190萬臺。Canalys同時預測,2019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出貨量將增長至2960萬臺,年度增長率為35%。

“百箱大战”,谁能笑到最后?

相比傳統音箱,智能音箱最大的特點就是消費者可以通過語音控制音箱。作為新一代人機交互入口,智能音箱不僅可以播放網絡音樂,提供鬧鐘、諮詢、購物、訂外賣、查路況等服務,還可以通過語音控制空調、電視等智能家電。

2018年,不論是傳統家電企業、手機廠商,還是互聯網巨頭、創業公司,均大舉進軍智能音箱市場,智能音箱品牌全面爆發。大數據應用技術和解決方案服務商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在售品牌37個,較2017年增加24個。其中,阿里的天貓精靈、百度的小度智能音箱、小米的小愛音箱三強鼎立,市場份額合計接近90%。

天貓精靈是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於2017年7月5日發佈的AI智能產品品牌;小米AI音箱由小米公司於2017年7月26日發佈;2018年3月,百度發佈AI首款智能視頻音箱“小度在家”,正式加入智能音箱大軍。雖未獲得先發優勢,百度智能音箱通過高額補貼和明星代言,出貨量迅猛增長,成功擠進前三強,打破阿里和小米的雙寡頭格局。

競爭不斷加劇,價格戰隨之掀起。去年雙十一期間,智能音箱的市場價格一度降至69元。因各廠商加大促銷力度,2018年第四季度,智能音箱出貨量大幅增長。Canalys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第四季度智能音箱出貨量高達860萬臺,佔年度總出貨量的40%。其中,阿里巴巴以270萬臺的出貨量領跑市場,佔當季市場出貨量的31%。小米及百度智能音箱產品的出貨量均達到約250萬臺,其中小米以微弱優勢排在第二,百度位列第三。

“百箱大战”,谁能笑到最后?

《新商業情報NBT》作者李萌嫡告訴《綜藝報》,從長遠來看,價格戰很難持久,甚至可能抑制消費需求:一方面,目前多數智能音箱都按成本出售甚至虧本出售,智能音箱繼續大幅降價的空間有限;另一方面,對於低收入者來說,具備強大的實用性和功能性的智能音箱才能刺激購買意願。

在物聯網資深專家楊劍勇看來,國內市場已被阿里、小米和百度牢牢掌控,留給其他玩家的機會被大大壓縮。在智能音箱這塊“蛋糕”面前,部分品牌廠商處於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尷尬局面;面對巨頭高額補貼搶奪市場的現狀,一些創新企業正經歷著生死考驗。

技術、內容合力制勝

智能音箱行業看似熱鬧,卻尚未爆出現象級產品。在觀察家王冠雄看來,造成這一矛盾的重要原因是,當下的智能音箱產品並未形成應用矩陣,無法從全應用場景收集用戶信息、進行智能運算,完成智能化邏輯閉環。

“智能音箱不是產品的競爭,而是語音服務體系的競爭。”王冠雄表示,智能音箱在較強的語音交互能力和AI技術的加持下,可辨別、理解用戶的語音指令。不過若要幫助用戶完成任務,還需要對內容、服務和IoT(物聯網)生態進行整合,滿足用戶的信息娛樂、生活服務和家居連接需求。

語音交互的重中之重是對自然語義的理解。在語音識別中,有個關鍵環節叫“語義識別”,這是判斷智能音箱是否有“智慧”的標準。“語義識別”是指,系統在識別語音時,會關聯上下文,而不只是把用戶的一句話當成獨立的斷句。與英文不同,中文有聲調,動詞沒有時態,不同方言下還有不同語法,識別難度更大。

語音交互技術之外,內容是智能音箱的另一制勝點。優質豐富的內容資源是智能音箱必不可少的要素。但是,智能音箱無法內置海量資源,所有內容必須聯網獲取,各個智能音箱因所屬互聯網背景不同,內容資源也不盡相同。這就導致了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用戶能通過語音助手方便地獲取信息,但這些內容的質量很難保證,很多資源甚至不是用戶真正關心的內容。

“百箱大战”,谁能笑到最后?

“沒有剛需”“開頭幾天還很新鮮,過後就覺得沒啥意思,基本就不用了”“還不如手機方便”……不少用戶如此抱怨。新媒體作者金錯刀認為,市場過分注重技術更新,忽視優質內容做支撐,智能音箱也就失去了實用價值。“這就好比一家視頻網站,靠技術把畫面做到高清、流暢,卻缺乏用戶想看的影視資源,誰還用它?”

金錯刀認為,中國的智能音箱市場,是用價格戰打出來的“虛熱”的“偽市場”。“不是用戶真心想買,而是實在太便宜了。”

目前,智能音箱的主要內容由問答、音頻及相關服務組成,其中,音頻是智能音箱的重要內容。2018年10月,百度戰略投資網易雲音樂,雙方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在內容、流量、版權等多維度展開全面深入合作。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不是一次普通的合作,而是百度通過投資、合作等多種方式深化內容服務生態的舉措。

互聯網分析人士閆躍龍認為,內容服務生態比拼的看似是資源數量,從根上說,比拼的其實是技術的硬實力。“智能音箱的市場競爭是場馬拉松,比拼的是持久力,沒有永恆的領先。”

真假“入口”

王冠雄曾提到,在新的智能化時代,互聯網行業入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未來入口將由個人、家庭,工業企業三個核心組成。毫無疑問,在以人為核心的維度裡,廠商需要培養用戶喜歡說話的習慣,也需要解決用戶的痛點。

“百箱大战”,谁能笑到最后?

各互聯網公司都對智能音箱寄予厚望,因為他們意識到,音箱不僅僅是語音交互產品,還是流量入口,互聯網公司希望通過它將用戶拉入自己的生態圈。

各界積極擁抱智能化浪潮,IoT+AI等技術讓智能家居走入尋常百姓家。楊劍勇認為,對於龐大的生態體系來說,智能音箱是在這一生態鏈中衍生出的家庭場景下的智能單品,是智能家居不可或缺的智能設備,目前呈現高速增長態勢,各方紛紛入局,搶奪家庭入口的主導權。

隨著5G時代的到來,智能音箱極有可能成為智能家居萬物互聯中更為靠譜、便捷的入口。小米、天貓、百度紛紛為自家的智能音箱匹配了一系列智能設備,試圖藉助智能音箱控制中心的角色構建智能家居系統。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智能音箱在智能家居模式中有一定的發展空間,但現在談入口還為時尚早。咪咕文化AI產品總監王科表示,語音操控一定是強交互的模式。語音交互只是輸入,輸出渠道則有很多,如電視、冰箱等。

李萌嫡認為,在多數用戶的認知中,智能音箱的特點在於智能,即通過搭載於硬件上的語音助手實現使用場景的語音控制。隨著硬件技術的進步,智能助手可能會找到新的硬件載體,音箱與智能或將再次分離。

前瞻產業研究院智能音箱小組發佈的《2018年智能音箱行業市場研究報告》顯示,雖然2018年國內智能音箱市場出貨量遠超行業預期,行業卻在2018年陷入窘境,一面是市場規模的迅猛增長,另一面卻是主要玩家都不賺錢甚至賠錢,其他玩家逐漸被邊緣化,行業整體營利模式尚不清晰。

當前的絕大多數智能音箱項目更像是在投石問路,有些產品或企業已經難以為繼。有消息稱,2月18日,騰訊首款自研智能音箱項目已被暫停。2018年智能音箱主戰場上還有一位重要玩家——京東叮咚音箱,它來自京東與科大訊飛的合資公司靈隆科技。去年11月中旬,靈隆科技傳出包括CEO在內的人員動盪與業務調整。

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存活下來,需要找準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揚長避短。2019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表現如何,不妨拭目以待。

全方位瞭解5G如何顛覆傳媒娛樂業

是誰成就了這些文藝片

如需轉載請在文章開頭註明來源,並附上原文鏈接。

更多資訊請登錄手機版“綜藝+”m.zongyijia.ne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