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比爾·蓋茨”捐514億辦學校

印度“比尔·盖茨”捐514亿办学校

3月5日,《福布斯》雜誌發佈全球億萬富豪榜,印度富豪阿齊姆·普雷姆吉和中國富豪王健林並列排第36位,身家22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20億元)。僅僅八天之後,普雷姆吉的個人財富“只剩下”45億美元,身家縮水80%。是生意破產?投資失敗?都不是,這位和王健林身家一樣多的印度老頭將這筆鉅款捐了出來做慈善辦學校 ,而他向來是以“摳門”著稱的。

現年73歲的普雷姆吉是印度信息產業巨頭維布絡公司的董事會主席,他把父親創建的一家傳統的印度菜籽油生產公司發展成為印度最大的IT企業,被稱為“印度的比爾·蓋茨”。在2018年,他還是印度第二大富豪,但他生活節儉,開印美合資福特車,住三星級酒店,坐飛機經濟艙,乘三輪摩托,甚至會監督公司廁所衛生紙的使用情況。

>>慈善大亨

捐公司股份辦大學

躋身全球富豪捐贈榜前五

據美國CNN、《華爾街日報》《印度時報》等媒體報道,3月13日,印度富豪普雷姆吉宣佈捐出自己創辦的維布絡公司34%的股權給其個人名下慈善基金。這筆捐贈價值相當於5275億印度盧比(約合514億元人民幣)。

這筆捐款不僅是印度歷史上金額最高的一筆捐贈,也使得普雷姆吉捐出的財富累計達到2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12億元)。阿齊姆·普雷姆吉基金會的聲明顯示,計劃利用這筆捐款在3年內成立第二所大學,並“大幅擴大招生規模”。

因為這筆捐款,普雷姆吉也和比爾·蓋茨、“股神”巴菲特、“金融大鱷”索羅斯一起躋身全球富豪捐贈榜前五。他是參與“捐助承諾”運動的第一個印度人,承諾在生前捐出至少一半的個人財產。“捐助承諾”由巴菲特、比爾·蓋茨夫婦等人發起,倡議全球億萬富豪將個人大部分財產捐贈給慈善事業。

報道稱,在宣佈捐贈並對個人資產進行了一系列調整後,普雷姆吉的個人財富從226億美元減少80%,至45億美元。據悉,他現在只擁有維布絡公司7%的股份。普雷姆吉在接受《福布斯》雜誌採訪時稱,他未來還計劃捐出更多財富。“那些一無所有的人們,理應得到我們更多的饋贈和厚待。”

早在2013年,普雷姆吉就以單年捐贈額,成為“印度首善”。普雷姆吉經常說,他投身慈善事業是受到了聖雄甘地的啟發,他母親長達數十年來與孟買兒童慈善醫院的良好關係也讓他受益匪淺。他在2001年開始了他的慈善之旅,建立慈善基金會,初始捐贈是價值1.25億美元的維布絡股票。

《印度時報》稱,普雷姆吉已經成為印度歷史上最慷慨的人,他的慷慨大方也在印度國內獲得一片叫好。

>>繼承父業

父親賣菜籽油發家

他改造成印度最大IT企業

1945年7月24日,普雷姆吉在孟買出生,他的父親以賣菜籽油為生。在他出生那一年,他的父親開辦了“西印度蔬菜有限公司”。後來,這家以生產食用油、蔬菜交易為主要業務的小作坊的規模慢慢發展起來。

普雷姆吉從小就是“學霸”,後來考入斯坦福大學,攻讀電子工程專業。1966年,父親因心臟病去世,他中斷學業,回國接手父親價值200萬美元的家族生意。在普雷姆吉的努力下,他父親的“西印度蔬菜有限公司”被他改造成以軟件外包業務為主的維布絡公司。

1977年,普雷姆吉看準計算機市場蘊藏的巨大商機,抓住IBM撤離印度市場的空白,開始代理佳能、愛普生、惠普的產品,並以此為起點,全力主攻電腦硬件市場。1979年,公司開始生產自己的計算機;1981年,他在印度率先賣出了第一臺成品計算機。1984年,他開始進軍軟件開發市場,並於2000年在美國上市。

從1981年賣出印度人自己生產的第一臺計算機開始,此後的二十多年間,普雷姆吉的事業一發不可收拾,公司的計算機產、銷量一直穩居印度第一,並持續推出新的產品,開發新的軟件,成了印度的IT大王。如今,GE、思科、HP、微軟等許多國際公司,都是他的客戶。

如今,維布絡已經發展成印度最大的IT企業,在全球擁有超過16萬名員工,他也被稱為“印度的比爾·蓋茨”。2000年2月,維布絡公司股價暴漲,普雷姆吉的個人財富因此一度漲到353億美元,僅次於蓋茨,成為當時世界第二富翁。

>>生活節儉

出差坐經濟艙

監督公司衛生紙使用情況

跟印度富豪一貫的奢侈作風不通,普雷姆吉平時生活卻相當節儉。穿國產衣服、戴國產表是他的標誌之一。他的辦公室裡只有一張寫字檯、一把椅子,牆壁上沒有任何裝飾物。

普雷姆吉的車是輛1996年產的印美合資福特車,市場價還不足2萬美元,平時也不怎麼用。出差時,他只坐經濟艙並且入住三星級酒店,行李箱裡還經常放著洗滌劑和旅行熨斗,以方便自己洗熨衣服。有時候下飛機後趕不上機場免費接送旅客的交通車,甚至會坐便宜的三輪摩托回家。

在公司,為節儉成本,普雷姆吉進行鐵公雞式的管理。維布絡公司的員工沒有任何額外津貼,公司的部門經理都不配秘書,所有郵件都要親自回覆。公司沒有停車位,有車的員工只得把車停放在交費車場,但公司卻不給報銷一分錢。無論是普雷姆吉還是公司員工去機場,基本沒有專車接送,他甚至會親自檢查自己的員工出差是否坐經濟艙。此外,他還監督公司衛生間內衛生紙使用的卷數,要求員工離開辦公室之前關燈。有時候,他還會在下班後抽查關燈的情況。

>>為人低調

每天工作14小時

對拋頭露面沒興趣

儘管已經73歲,普雷姆吉仍堅持每天工作14小時。

每天早晨4:30分準時起床,衝上一杯濃咖啡,然後開始給他分佈在世界各地的分公司負責人回郵件。7點左右,他會步行到公司上班,並與當地官員和重要客戶共進早餐。他的早餐並不複雜,通常都是炒雞蛋和烤麵包。他沒有睡午覺的習慣,下午的工作結束後,他還經常會乘坐飛機到孟買、舊金山、倫敦等地去視察業務。

普雷姆吉管理嚴格,用假髮票報銷的員工一經發現後會被解僱。有一次,一個關鍵部門的經理,拿假髮票報銷,被發現後,立即被普雷姆吉解僱,整個公司總部為此遭到的困境長達兩個半月。

普雷姆吉很是低調,他對拋頭露面沒興趣,很少出現在名流雲集的雞尾酒會上,寧可用閒暇時間去爬山。21歲那年,因父親因心臟病猝死,普雷姆吉不得不從斯坦福大學退學。因為他厭煩自己被人稱為“輟學者”,50歲時,他又重返斯坦福大學,繼續修完學業。

家庭成員必須憑能力進公司

兒子畢業後先去別人公司積累經驗

普雷姆吉與妻子亞斯敏育有兩個兒子利沙德和塔裡克。他將大半財產捐出,為何不留給兩個兒子繼承呢?報道稱,在接班傳承上,普雷姆吉一直以美國福特家族為榜樣。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他沒有安排任何一位家庭成員到公司任職。 普雷姆吉的妻子,早年是一家雜誌社的編輯,現從事慈善活動。他的兩個兒子,上學時,生活費嚴格按標準供給,從來不給什麼零花錢。

儘管普雷姆吉之前一度擁有維布絡公司84%的股份,但他從不搞家族管理,還多次告誡兩個兒子,今後要想進入公司做事,必須拿出真才實學。家族成員可以進入企業,但憑的是經驗、能力,而非血緣關係。在他看來,今後不管誰當家,都必須確保維布絡公司掌握在最能幹的人手裡。

大兒子利沙德是一名“學霸”,他畢業於美國衛斯理大學經濟學專業,並取得哈佛大學商學院MBA。畢業後,普雷姆吉要求兒子先去應聘別人的公司,讓孩子從基層做起,通曉公司運營的各個環節。在Bain和GE兩家公司履職多年後,2007年,利沙德到父親的維布絡公司工作,一直專注於公司戰略和收購領域,2015年擔任集團首席戰略官。近幾年來,維布絡公司不少成功的收購案一直由其所主導,他也一直被外界視為維布絡公司未來的接班人,可已是七旬老人的普雷姆吉,卻只給他集團首席戰略官兼董事的職務,連總經理職務都不給。 華商報記者 郭霽 編譯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