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過失殺人,家屬說沒事,數年後卻來這麼一手,漢朝險些覆滅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而在人多的皇宮,更是有些明的、暗的潛規則,新人若是不小心觸犯了這些潛規則,那麼輕則可以吸取教訓,日後留心,運氣不好的丟了性命,也是十分常見的。在皇宮中,稍微有點眼力勁的,都知道打牌、下棋、玩遊戲都不能贏皇帝和太子。

一定要裝出竭盡全力,還打不過的樣子,皇帝一開心說不定重重有賞,若是演技不佳那就禍福難料,常言道:伴君如伴虎。說的是一點沒錯,其中吳王的兒子劉賢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漢景帝過失殺人,家屬說沒事,數年後卻來這麼一手,漢朝險些覆滅

劉賢和當初還是太子的漢景帝劉啟下棋,雙方都是少年,年輕氣盛,劉啟因棋差一招想要悔棋,可是劉賢說什麼也不肯,一來二去兩人爭吵起來,身為太子的劉啟哪裡受過這種氣,憤怒之下,抓起棋盤就朝著劉賢的腦門扔了過去,我們知道古代的棋盤都是那種實心木所制,分量極大,結果劉賢沒料到劉啟會來這麼一招,當時就倒在了血泊中。

太子過失殺人,吳王再心痛也無可奈何,只能說自己兒子不懂事,這件事就不計較了,可是沒想到的是,吳王劉濞嘴上說沒事,暗地裡卻恨的心癢癢,以至於在數年之後,策動七個諸侯國開始造反,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

漢景帝過失殺人,家屬說沒事,數年後卻來這麼一手,漢朝險些覆滅

其實這是老劉家的家事,漢景帝用棋盤砸死了劉賢只不過是一個不重要的因素,追根溯源,問題還是出在了劉邦那裡,劉邦當年在一幫兄弟的幫助下,打下了西漢的江山,事成之後當年誇下的海口當然得兌現,劉邦給一些同宗室的劉姓子弟分封了各自的土地,當然也有許多是狡兔死,走狗烹的,沒有辦法,土地就那麼多,而大家的胃口都很大。

這些分封的諸侯王,他們在自己的領地上就是國王般的存在,他們可以招兵買馬,能夠自己挖礦、營商,久而久之都富得流油,到了漢文帝時期,這些諸侯們仗著自己兵強馬壯,都有一些蠢蠢欲動了,到了漢景帝時期,諸侯國所擁有的土地和財富大大的超過了中央,景帝認為不能在這麼下去了。

漢景帝過失殺人,家屬說沒事,數年後卻來這麼一手,漢朝險些覆滅

於是採取了晁錯的建議,想要將諸侯國的土地劃分為許多小塊,然後分封諸侯王的兒子去自治,這樣可以降低他們的凝聚力,減少對中央的威脅,景帝擔心這個政策會激起諸侯王們的反抗,晁錯卻說:“他們是遲早要反的,再不削弱他們的實力,如此養虎為患終成大禍。”景帝便同意了晁錯的建議。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漢書·吳王劉濞傳》

漢景帝過失殺人,家屬說沒事,數年後卻來這麼一手,漢朝險些覆滅

果然,削藩令還沒徹底落實下去,下方就傳來了吳王劉濞造反的消息,漢景帝對於這次聲勢浩大的造反顯得有些手足無措,畢竟自從劉邦打下了江山以來,西漢一直採取的政策就是與民休養生息 ,對待匈奴都是採取的和親政策,幾十上百年沒有經歷過什麼戰爭,面對七王之亂,心中沒有底氣是肯定的。

還好朝中還有一個周亞夫,周家祖上幾代人都是傑出的將才,星星之火,一脈相傳,周亞夫放棄了漢景帝三弟的梁城,讓吳王劉濞的大部分兵力膠著在梁城,在梁城岌岌可危之時,周亞夫的一隊騎兵斷了吳王劉濞的糧草,軍中無糧,士兵們當然就罷工了,這次造反在三個月之內就被周亞夫給平定了。

漢景帝過失殺人,家屬說沒事,數年後卻來這麼一手,漢朝險些覆滅

而那些造反的齊七國諸侯王,自殺的自殺,被抓的被抓,吳王劉濞也在逃跑的路上被人斬殺,這次造反與其說是漢景帝的過失殺人,不如說是當初劉邦分封制所留下來的弊病,而之後的漢王朝吸取了這個教訓,中央的集權也越來越高,西漢開啟了文景之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