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跑团——奔跑中国的互联网跑团

跑跑团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跑团,它的源起和国内社交网络密不可分。2013年12月,微博跑步大V董宝青决定发起"跑跑团",创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跑团。如今,跑跑团在全国有超过15个分站,3000余网友也都是因为有相同的奔跑梦,才聚集在了一起。

跑跑团——奔跑中国的互联网跑团

作为一个"互联网+"跑团,跑跑团的成员们都分布于全国各地,所以在《奔跑中国》主题活动中,跑团组织跑友参加是一种常态。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在赛事中担任各种角色,比如多位跑友就担任过《奔跑中国》主题活动中的领跑员和"急救跑者",为跑友们保驾护航,赛事运营方智美体育为跑友提供专业的医疗设备和保障,设置"生命五道防线",在默契配合下成员们多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不管奔跑中国主题活动在哪里举办,只要是跑跑团有分站的地方,都有跑跑团志愿者的身影,他们作为跑者,不仅热衷于跑步,更热衷于为所有的跑友服务。

跑团初创,从意见领袖到跑团团长

在微博刚刚兴起的时候,以董宝青(《汽车杂志》总编辑)为首的一小部分意见领袖就开始进入跑步健身状态,随着他们水平的不断提升,挑战难度也从5km、10km逐渐上升到了半马、全马、超马,然后再到六大满贯、百马等目标,这是一种自我挑战,更是一种追求。

在那个时候,跑步还远没有今天这么火爆,报名国内马拉松还不用抽签。但是以董宝青为代表的"先跑起来的一部分人",却带动数以百万计的粉丝也跑起来了。在粉丝眼里,董宝青他们虽然是跑步大V,但和普通人的身体素质也是一样。他们能跑,那我们自然也能跑了。

但是意见领袖也不是好当的。那时跑马拉松的人少,想跑又不敢跑的人多,于是董宝青没事就在微博上回复粉丝们的问题,同时也会给予"迈开腿"的粉丝鼓励。他那时主要做的就是三件事:普及跑步常识,打消畏难情绪,鼓励任何尝试。

随着跟着董宝青跑步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他在2013年12月发起了"跑跑团",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运营的方式影响更多的人加入跑步的队伍,没有功利的目标,只有"谁跑谁受益"的好处。

跑跑团——奔跑中国的互联网跑团

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助力奔跑中国

跑跑团从源起、发展到目前的日常组织等,一切都是通过社交网络,包括微博、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到目前为止,跑跑团已经在全国设立了超过15个分站,连接着30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跑友,全马240之内的高手也不在少数。此外,跑团群里和微博里每天24小时都会有人接力打卡,目前微博超级话题阅读量近1000万,在体育健身排行榜上长期进入Top10。

为了提升跑团凝聚力、减轻组织负担,跑跑团也开始展开线下活动,比如在全国各地的分站每个月组织至少两次约跑;在各地举办线上线下结合的讲座,利用现场教学、互动直播等方式,由知名马拉松冠军讲解跑步要点,让成员们跑得科学、跑得快乐。

真诚互动,传递奔跑正能量

因为有着共同的爱好,成员们总能在考验来临之际互相隔空鼓励。他们的真诚不因距离而打折,共同的目标让所有人越跑越远。

很多时候,不管是凌晨的比赛,还是白天的比赛,跑团里总有那么一群人,线上线下一起为团友们加油鼓励。不仅是微信群里热度达到制高点,为了给参赛的跑友加油,还有人专门从全国各地赶到赛场,只为当志愿者,为跑团服务。这样美好的画面曾经多次出现在《奔跑中国》主题活动的赛场上。

在未来,他们还会继续利用跑团自身的优势,带领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跑友们一起奔跑中国,将健康的跑步文化和暖心的跑步氛围带去更多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