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轉型: 新業務收入同比增近八成

本報記者 姜業慶

順豐控股日前發佈的2018年年度報告顯示,實現營業收入909.43億元,增幅達27.60%;新業務收入達171.88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75.93%,佔整體營業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13.71%上升至18.90%,新業務收入的迅猛增長對公司整體營業收入增長貢獻顯著。順豐向成為一流的綜合物流服務商的目標邁進了一步。

據順豐控股年報顯示,傳統業務的收入是主要來源,達到737.54億元,佔總營收的81.10%。2016年、2017年及2018年,順豐的傳統業務營收佔比分別為90.09%、86.29%和81.10%。順豐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加強科技和供應鏈行業解決方案能力,成為一家科技驅動的綜合物流服務企業。目前,順豐除了快遞業務,還提供快運、冷鏈、同城配、國際業務等服務,快運目前規模位居國內頭部水平。所有新業務中,快運業務佔比最大,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80.5億元,同比增長83.6%。

中國零擔運輸行業中,目前只有幾家全國性的競爭對手,最大的競爭對手市場份額不到2%,而且大部分重貨快運公司只能做到“店到店”的送貨模式,用戶體驗不佳。順豐從2015年進入重貨市場,截至2018年12月31日,擁有44個快運中轉場、1048個快運網點、快運自有車輛1.4萬餘臺;整體快運場地面積超過132.3萬平方米、業務覆蓋全國31個省份362個主要城市及地區。在中轉場自動化方面,通過順豐科技的助力,研發投入了國內零擔行業首例以單件承載60公斤AGV機器人等多種自動化設備相融合的自動化分揀系統,節約中轉場人工成本30%以上。

有業內人士稱,順豐控股切入快運領域的優勢在於品牌,快遞的基因能節約末端成本,網絡優勢能保證服務質量。

年報顯示,2018年順豐同城業務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10.0億元,同比增長172.2%,優於競爭對手同期發展水平。同城業務正依託科技能力、多樣化的運營模式、靈活的運力資源,持續提升同城即時物流市場份額。

在同城業務領域,順豐相關負責人表示,願景是成為全國領先的第三方直營即時物流服務商。2019年順豐成立同城公司獨立化運作。目前,順豐同城服務已覆蓋全國275個城市。通過新零售店配、SAAS等技術投入,對客戶進行新零售賦能,共同促進新零售行業的加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