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2018年12月22日,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日。提起冬至,信商君就想起了一句古語:冬至大如年。這句話說的是,人們很重視“冬至”,並且把它當成大節日來慶祝。直到現在,我國許多地方都有過冬至節的習俗。

為什麼從古代開始人們就如此重視冬至日呢?這是因為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回升,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值得慶賀。從當今地理學科的角度解釋,就是在冬至日這天,太陽直射南迴歸線,北半球受太陽照射最少,是全年之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而冬至過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迴歸線移動,白晝漸長而黑夜漸短。

總的來說,中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以及慶賀冬至的習俗就是最好的證明。《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都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古人不僅重視冬至日,也有很多有關冬至的詩詞流傳至今,接下來我們就賞析一下那些冬至詩詞吧!

《小至》

唐 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 吹葭六管動浮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 山意衝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 教兒且覆掌中杯。

賞析:《小至》寫冬至前後的天氣變化,不僅用刺繡女工可以多繡出幾根五彩絲線寫出了白晝增長,還用河邊柳樹長出綠葉以及天氣變冷,山上梅花要開出花朵,生動地寫出了春天來臨的景象。作者看著眼前的景物,回憶起了故鄉。雖然身處異鄉,但云物不殊,所以杜甫教兒斟酒,舉杯痛飲。表明作者抒發心中的舒適之情。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邯鄲冬至夜思家》

唐 白居易

邯鄲驛裡逢冬至,

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還應說著遠行人。

賞析:原文的意思是作者白居易居住在邯鄲客店的時候,正好是農曆冬至。到了晚上,只有影子和作者相伴,白居易想著家中的親人今天會相聚到深夜,還應該談論著自己這個在外漂泊之人。作者用敘述的語氣來描繪遠客的懷親之情。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冬至日遇京使發寄舍弟》

唐 杜牧

遠信初憑雙鯉去,他鄉正遇一陽生。

尊前豈解愁家國, 輦下唯能憶弟兄。

旅館夜憂姜被冷,暮江寒覺晏裘輕。

竹門風過還惆悵,疑是松窗雪打聲。

賞析:這是一個表達對弟弟關心古詩,作者知道冬至來臨,天氣轉冷,但是不知遠方的弟弟情況如何,便想寫一封家書問候。作者善於運用對氣候、環境的感受來表達思念弟弟的憂愁。這種愁悶,不是國家之憂,而是更為直接的對弟弟的思念。作者以自身的感受來推測親人的處境:天冷了,不知多病的弟弟是否知道保重自己的身體?是否知道添衣加被?夜晚的寒風讓作者倍感憂愁,這會應該是要下雪了吧。

許多有關冬至的詩詞都是蘊含了作者表達思念家人的情感,的卻,一家人尤其是在外務工的人們回家團聚在一起,吃上一碗熱騰騰的湯圓,說起陳年往事,談及在外體驗,溫馨的氣息隨著熱氣上升,相互祝福來年更好。這是多麼令人感到幸福的場景啊!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冬至節前後,信商君也祝福大家冬至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