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新加坡的《聯合早報》要將中國稱為祖國?

為什麼新加坡的《聯合早報》要將中國稱為祖國?

《聯合早報》作為新加坡華文報紙的主力艦,不光在新加坡發行,而且在印度尼西亞、文萊、香港、臺灣等地均有發行。該報在政府與民間、社會不同年齡層與各行各業、新加坡華族與其他種族、本地讀者與亞洲地區中扮演著重要的橋樑角色,在世界華文報紙中處於引領地位。但是神奇的是該報早期一直將中國稱呼為祖國,將中國新聞稱呼為祖國新聞。那麼為什麼新加坡的《聯合早報》會將中國稱為祖國呢?將中國新聞稱為祖國新聞呢?

為什麼新加坡的《聯合早報》要將中國稱為祖國?

《聯合早報》是由《南洋商報》和《星洲日報》合併後於1983年3月16日重新創刊出版的日報。想要了解《聯合早報》,就先了解《南洋商報》和《星洲日報》。

下面讓小貓咪給看官扒拉扒拉~


《南洋商報》是由著名愛國人士陳嘉庚先生於1923年出資創辦的華文報紙。《星洲日報》是由另一位愛國華商胡文虎先生獨資在新加坡創辦的一份華文報刊。陳嘉庚和胡文華創辦報刊,有兩方面的用意,第一宣傳各自產品,推廣銷路,第二維護華人權益,服務華人商業,發揚中華精神,服務祖國抗日事業。

為什麼新加坡的《聯合早報》要將中國稱為祖國?

在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發生後,《南洋商報》增闢了刊登研究華僑歷史和現狀的《南洋研究》。《星洲日報》也設置有《南洋史地》、《南洋文化》、《南洋經濟》等專刊。在抗日戰爭爆發後的1941年,日軍入侵馬來半島,《南洋商報》在主筆胡愈之的主持下,轉以抗日救亡為中心內容,成為陳嘉庚、李清泉等愛國僑領所主持的南洋各屬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的喉舌。為了快捷報道祖國即南洋的抗日救亡運動,加強了報紙的評論工作,號召華僑加強民族團結,以國家利益為重,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奮起抗日。

為什麼新加坡的《聯合早報》要將中國稱為祖國?

1948年報道蔣介石就任所謂的中華民國總統時,該報的標題稱“我國首任總統就職大典,全馬國旗飄揚”,這時候的華文報紙認同中國為祖國。

但其後隨著新加坡建國,兩報的言論重點有所轉變,開始轉向新加坡內政,爭取發展華文教育等。1982年,根據新加坡的政策,兩報合併,簡稱《聯合早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