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同过窗2》“青春是一场巨大的体力过剩”

《一起同过窗2》“青春是一场巨大的体力过剩”

❤️

“想必你的青春和我的青春差不多,没有那么多的文艺与伤感,有的只是怎么消耗也消耗不完的体力,所以在我看来,青春就是一场巨大的体力过剩,所以我们会想方设法地做作,想方设法的包装自己,想方设法地不干正事,会想方设法地陪着任何人瞎折腾。” —《一起同过窗2》

客观一点,我们的青春真的没有那么多的文艺与伤感,也没有那么多机会和能力去做到我们想象中的文艺和伤感,有关青春的无羁放纵,爱憎别离大多是电视电影赠予我们的想象,我们记住了,并时不时把它们和我们的青春联系在一起,为自己的青春增添了很多并不存在的悲伤和感叹。

其实,我们的青春大多数的时间都在碌碌无为或者准备碌碌无为。

15-18岁,我们在读高中,在卡着时间吃饭睡觉,挂着盐水看书复习,就算真的遇到个把春心荡漾的Ta,也大多埋没在了无穷无尽的课程和焦头烂额的作业里。

19-22岁,我们在大学,忙着锻炼自己,增强能力,提升入世价值,参加社团、参加学生会,考四六级、计算机二级、会从…很多人的爱情虽然萌芽了,但也如同一日三餐般的平淡无奇,还有很多人依旧单身了四年,想象中轰轰烈烈的青春最终也是淹没在了不懂珍惜和开不了口的沉默、时机未到的谎言里。

❤️

当我们没有了青春以后,再回首往往都带着伤感。恨自己不懂珍惜,没有抓住那个会被包容和理解的年纪好好放肆一回,白白浪费了大好的时光。可是,就算时间倒回一百次,我们的青春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在高中,我们依旧有看不完的书,相比起儿女情长和插科打诨,我们都肩负着全家老小的希望,都想要考个好大学光宗耀祖。

在大学,我们依旧有不得不加社团、加学生会的理由,即便我们并不喜欢,但还是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而留了下来,我们要学习专业课,考证,考四六级,做实验,准备考研、出国…四年时间也就是一眨眼就没了。

那些我们曾经渴望的人儿,在天天朝夕相处时,我们并不觉得那些时光有多难得可贵,我们只觉得一切皆寻常,即使每天之间的距离不超过十米,我们依旧不觉得那是稍纵即逝的缘分,我们只是会在上课间隙偷偷看一眼,满足一下自己内心的牵挂,然后继续耗尽沙漏里的沙,等待着一去不复返的到来。

青春固然是好,但是却出现在我们最不懂得珍惜的年纪和最应该奋斗的年纪,所以,怀念和遗憾才是青春本来的属性。就像是分手后的路桥川才幡然醒悟自己和钟白在一起不是因为亏欠,而是因为他真的很喜欢钟白。

《一起同过窗2》“青春是一场巨大的体力过剩”

钟白

青春时的选择,很多时候决定了我们未来5年、10年的走向。青春很好,但也很贵。

我们或许会觉得当初应该尝试着去闯闯祸,去不计后果的发一回疯,去好好地勇敢地表一次白谈一场盛大的爱情,去跟喜欢的人一起玩个失踪…但做这些是需要成本的,对于很多并不“富有”的人来说,如果当初没有收敛住自己内心底的那一股子冲动,没有强迫自己循规蹈矩,此刻很可能会因为自己的碌碌无为、一事无成而痛恨当初的胡闹,会在同学聚会上看着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时暗自悔恨,会看着自己身边那个不再年轻、不再相爱的人而大口叹气。

换句话说,常常缅怀、追忆青春,觉得春光无限好,只怪当时太年轻的人往往都是现在过得还不错的人。因为曾经渴望的都已经拥有,才会有闲暇和空间去追忆似水流年,否则,那段不计后果的青春所带来的蝴蝶效应就会成为生命里最隐隐作痛的伤疤,让人不敢轻易触碰。

青春二字给了我们一言不合就飙升的肾上腺素很多包容和理解,但精彩的青春并不等于肆无忌惮的青春,我们能得到什么样的未来,答案都包含在了青春的选择里。

青春年少的那几年,也是我们人生奋斗最宝贵的几年,两者不可得兼,选择权,就在我们自己手里。

《一起同过窗2》“青春是一场巨大的体力过剩”

任逸帆

❤️

矫情一把,送给大家一首《一起同过窗2》里男主路桥川写的酸诗。

青春是什么?

青春是一种品质,一直拥有,就不会再失去

青春同样也是一种失去,一旦度过,便不会再有

青春也是一场不醉不归,有聚有散的酒席。

我们一直漫不经心地吃着前餐,一晃神,却已经伶仃大醉,才发现,天色已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