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包袱,是卸下,还是?

完美的包袱,是卸下,还是?

导读:今天是第三期家庭治疗的研讨的第一天,经过观看玛利亚大师的家庭重塑的治疗视频《与自我相遇》,才开始了20分钟,泪点就开始接踵而至。接受疗愈的过程,大家仿佛看到了自己,令人感慨。

这次家庭重塑的竟然是一位心理学博士、家庭治疗专家、某基金的负责人,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算是一名成功人士了。

今天的研讨视频里,他是主角。

八九十岁的家庭治疗大师玛利亚,带领他做家庭雕塑,走到让他和家庭成员一一对话:

跟高高在上的父亲;

精明能干却惯于指责的母亲他说出了自己的委屈和尊重;

跟待自己象待乞丐一样,后妈般严厉和不公平的长姐;

关系密切或感情疏远的其他哥哥姐姐表达了自己的不同感受;

当他走到最后一位家庭成员面前时,这位七尺男儿、壮年男子、成功人士终于忍不住泪如雨下,希望从现场逃开。

家庭治疗大师玛利亚却平静地问他:“这是为何而哭?为谁而哭?”

作为主角的他,泣不成声,声音含混的说“我无法面对,我讨厌他那个样子……”

他无法面对的这位家庭成员不是别人,正是他小时候的自己。

看到这里,老师摁下了暂停键,希望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整个会场如同空气凝固了一般,气氛沉重得觉得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我想,每一个人都从主角的挣扎里看到了脆弱的自己。

我们从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起就在为活下来不停地努力。对家里有11个孩子,又是排行最末端的主角来说,生存是件尤其不容易的事。

父亲的不苟言笑,母亲对父亲的隐忍和对孩子们的愤怒,性格各异的哥哥姐姐,只有一位哥哥是亲近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主角感受到的更多是被忽视,生存不易,他告诉自己:只有强大了才能得到重视。成年后他努力的为大家考虑,照顾到每一个人,但是却发现没有人理解,希望获得亲密,却收获了距离,他被深深的无力感和孤独感包围。

当看到小时候的自己:那么孤单,那么无力,那么渺小,他哭着说:“不,那不是我。我讨厌他那个样子,他怎么可以那么渺小?”他甚至无法与之对视,也许在他看来,我不接受,那就不会是我。

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从主角的挣扎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至少,我是看到了的。我看到曾经的自己,为了得到父母家人的关注,努力讨好每一个人,妄图做一个好女儿、好妹妹、好妻子、好媳妇、好母亲……母亲说工作干得不错,我开心;儿子说同学都羡慕我有个好脾气妈妈,我开心;婆婆抱怨孩子不洗手就拿东西吃,都是当妈的没教好孩子,我难过;老公说家里乱成这样也不晓得收拾,真是懒到家了,我便伤心,我的心情在家人的评价中沉沉浮浮。我很委屈:为什么我付出这么多,还是不能让大家满意?为什么?

所幸,我找到了答案。答案很简单:接纳自己。答案也很简单,难就难在接纳二字上。就像玛利亚所说:“接纳----是你能接受自己即使不为别人付出那么多,仍然是有价值的。”也就是,不管别人如何,你是无条件的爱自己的。你允许自己不那么漂亮、不那么智慧、不那么勤劳、不那么擅长照顾别人……你允许自己是不完美的。

对主角来说,他可以是渺小的,可以是无助的,可以是不强大的,可以不必照顾每一个人,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我们无须要求自己是个例外。当卸下“完美”这个包袱时,我们就不必做我们做不到或者不愿做的,只要好好的做真实的自己;我们也不需要讨好任何人,渴望用讨好换回关注,用满足他人换回被他人关爱,因为我们的存在本身便是值得被爱的----至少是值得自己无条件的爱的。

卸下完美这个包袱,轻松面对自己,人生将变得丰盈而真实。

(安之若素,持续心理学成长和家庭治疗的成长者,谢谢她的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