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亲自解释《毛颖传》

韩愈亲自解释《毛颖传》

韩愈雕像

韩愈自己解释自己的毛颖传说:我为毛颖立传,又何尝不是在写我个人。我虽然不敢说具有经天纬地之才,可使国家得以繁荣昌盛,但重振贞观盛世之心还是有的,然而,和历朝历代一样,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疏老无用之时便见弃,以至寒心天下之能士,使得怀才归隐者无计其数,故以此讥讽当权者。

刘祺笑了,说:草民写不出这等曲折奥妙的文章来。韩愈说:看来刘寅公垂示后人只读书不做官是对的,我今日终于悟出了真谛,可是已经陷入官场之中,却又不能自拔了。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开辟了唐以来文学发展道路,其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其文纠正了当时华丽妩媚,却无实用的弊端,力反六朝以来骈偶文风。提倡散体。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其古文提振八代的萎靡文风),明代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但韩愈是诗人,是文学家,是哲学家,是思想家,教育家却不是成功的政治家。之所以没有成为成功的政治家,或许是因为他生不逢时,没有遇到像唐太宗那样肯虚心纳谏贤明的君主,或许是因为他名气大,养成高傲性格,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得罪了不少权要,因此仕途一直不得志。因为治理国家先后与宦官、权要相对抗,多次被贬官外放。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触动了皇帝,差一点遭到杀身之祸,五十七岁抑郁而终。

刘祺与韩愈的交往时间只有短短七八年,但却是真心实意的交往,韩愈为刘祺亲笔所写的《毛颖传》,刘祺作为镇宅之宝传给了后人。传至北宋仁宗年间,不幸家中突遇大火,一家人呼天抢地冲进火海抢救《毛颖传》,可是火势太大,烧伤了几个人,也没能把《毛颖传》抢救出来,眼睁睁的看着它化为灰烬,一家人痛苦万分,所幸的是韩愈另有传本,他本人保存的《毛颖传》却流传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