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鶴城英雄故事 (十三)

青人物 | 聆听鹤城英雄故事 (十三)

【王大化的名字留在鶴城人記憶中】

70多年前在延安,王大化這個名字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能歌善舞,多才多藝,是抗日軍民心目中的明星。他認真實踐毛澤東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提出的文藝為人民大眾服務、為工農兵服務思想,率先擂響延安文藝運動的鑼鼓,為新歌劇創作開拓了道路。正當他在文藝的舞臺上再創一番新天地時,不幸的是,1946年12月21日,年僅27歲的他就離開了喜愛他的人民大眾。王大化像春天的風一樣,匆匆而去,卻把花朵的清香留了下來。

在齊齊哈爾市的龍沙公園內,一片松柏之間,矗立著一座高大的花崗岩墓碑,碑的正面鐫刻著“人民藝術家王大化同志之墓”。著名作家柳青在《冰雪中悼大化》中寫到:“北滿凍結如鐵的土地裡長眠了一個優秀的革命家,一個充滿創造力的藝術家。他的必要可期的未來成就雖然隨著他的軀體入土了,但他的精神永垂不朽!”70多年過去了,歌劇《白毛女》已經家喻戶曉,《白毛女》的創作者王大化的名字也留在鶴城人的記憶中。每當清明時節,人們總要在紀念碑前獻上鮮花,紀念犧牲在這片沃土上的年輕藝術家。

王大化(1919.5.16-1946.12.21),又名端木炎,青年人民藝術家,中國話劇演員、木刻家,山東濰坊市人。

王大化於1934年初中畢業後就去了北平,考入李大釗創辦的藝文中學高中部求學,參加過轟轟烈烈的“一二·九”學生救亡運動。在這場風暴中,王大化高舉反帝旗幟,走在隊伍當中,高唱救亡歌曲,高喊:“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口號,衝過軍警的水龍頭,衝過軍警的刺刀奮勇前進。

【塑造眾多人民所喜愛的藝術形象】

王大化自幼聰慧,愛繪畫、愛唱歌、更愛木刻,酷嗜藝術。“九·一八”後,年輕的心靈,增添上無限的憂愁,多難的祖國,受屈辱的民族,何時能夠崛起自強呢?他把悲憤化為力量,拿起刻刀,將憤怒凝聚在刻刀上,刻出了他的第一套木刻作品:《吶喊》。戰鬥的烈火,把他煉成了鋼。在這一年,他參加了青年救亡運動的核心組織——民族解放先鋒隊。1936年春,他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1939年,王大化參加了中國共產黨。不久,任成都市中心區委書記。這年秋天,在國民黨投降主義日益暴露和反共陰謀日益加緊的情況下,他根據黨的指示,離開重慶,1940年到達延安,入馬列學院學習。在緊張的學習之餘,他參加了《維也納工人暴動》的演出,還主演了轟動整個延安的《馬門教授》。由於王大化表演藝術的高超,所以很快被調到魯迅藝術學院工作,參加了魯藝的“實驗劇團”。

王大化參加了1942年延安的整風運動,對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所提出的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方向理解深刻,行動積極。他首先深入到群眾中去,努力向群眾學習,和魯藝戲劇系的同學們一起,參加了對秧歌劇的改造。他勇敢地放下了名演員的架子,走上街頭、廣場,演出《擁軍花鼓》、《兄妹開荒》等秧歌劇。《兄妹開荒》是王大化參加編劇和演出的有名的秧歌劇,這出戏,給毛主席和中央領導同志及延安的老百姓留下深刻的印象。當時的延安人,沒有不知道王大化的,王大化成了群眾公認的明星。這個劇是當年邊區大生產運動的藝術反映,演出轟動了延安和陝甘寧邊區,推動了大生產運動。以這種形式歌頌勞動,歌頌勞動人民,這是延安文藝界整風後改變作風的第一次演出,是一次有歷史意義的演出。《兄妹開荒》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一個劃時代的作品,很快流行到全國各解放區。

因為王大化實踐了毛主席的文藝路線,在延安的舞臺上、廣場上,塑造了眾多的為延安黨、政、軍、民所喜愛的藝術形象,所以在1944年陝甘寧邊區文教大會上,王大化被選為甲等文教英雄。1945年上半年,他又和賀敬之、舒強、丁毅等一道將河北“白毛仙姑”的故事編成歌劇《白毛女》,並擔任導演。《白毛女》在中央黨校會堂為全體“七大”代表演出時,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等中央領導同志都去觀看。戲演完後,周恩來握著王大化的手說:“這個戲表現了廣大勞苦農民的命運和反抗,很感人,你們走在時間的前面了。”這裡還須補充一句:《白毛女》的第一次演出,是由王大化導演的。這部聞名中外的作品,榮獲1951年斯大林獎金,它的成功,也有王大化的一份心血。

【長眠在齊齊哈爾的人民藝術家】

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投降後,王大化響應祖國的召喚,隨著第一批“東北幹部團”徒步行軍開赴東北解放區,開展文藝工作。在瀋陽成立了“東北文工團”,王大化擔任戲劇部長、支部委員組訓組成員。他戰鬥在瀋陽、大連、鞍山、本溪與黑龍江各地……像一團烈火在燃燒!在升騰!在此期間,他為黨、為東北人民更加勤奮工作,他編劇、導演、演戲,寫文章、編輯叢書、設計封面,給機關團體畫領袖像等,無所不作。戲劇本是綜合的藝術,而王大化正是這種藝術的全才。他夜以繼日地工作,他夜間工作怕影響同志們睡眠,便搬進倉庫的一角,放一張床,一張桌子,一個凳子,一盞燈,一直工作到深夜。他向組織說:“我一天睡三四個鐘頭就可以,其餘時間都工作。多給我些工作吧!”他在工作中改造自己,他從不要什麼地位和物質享受,發給他的新衣新鞋,他不穿,讓給同志,自己穿舊的。王大化健康時忘我的工作,病了還是忘我的工作。他經常帶病去伙房燒火,躺在床上看材料,到病房去照顧病號。王大化這樣日日夜夜的為黨工作,分內分外爭分奪秒地幹,這是因為在他腦子裡裝的就是革命鬥爭、藝術事業、文工團的發展和鞏固;他沒有絲毫的個人慾望,他所喜愛的東西,都是工作需要的東西。

王大化在東北還參加創作和導演了話劇《祖國的土地》、《我們的鄉村》、秧歌劇《大特務》;改編了秧歌劇《血淚仇》;導演了活報劇《東北人民大翻身》,話劇《合流》、《把眼光放遠點》,並在這些劇目中扮演、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這些戲的舞臺設計幾乎全部是由他負責搞出來的。他還擔任過《黃河大合唱》以及其他歌曲的獨唱和領唱;輔導各地的文藝活動,還組織了戲劇,音樂講座,親自講課,親自編書;寫宣傳文章等……

“七七”事變九週年前夕,王大化與兼管服裝道具的演員顏一煙將秦腔《血淚仇》改編為秧歌劇,兩人晚上商量劇本,顏一煙連夜將第一場寫出,第二天凌晨開始刻版油印。同時,王大化與戲曲部的人員商量配曲。等早飯後8點多,第一場的本子出來了,他又開始指導演員排練。午飯後,王大化與顏一煙商量下一場的提綱……邊創作,邊排練,白天晚上連軸轉,不到20天,3幕17場大型秧歌劇《血淚仇》完整出爐。公演時,臺上哭,臺下比臺上哭的聲音更大。當演到解放了,解放區的人民過上了幸福生活時,觀眾的掌聲把臺上演員的臺詞都壓下去了。8月25日,東北文工團離開大連,轉道朝鮮,經圖門等地來到哈爾濱。在哈爾濱,東北文工團進行了短期的整訓,王大化全票當選為一等模範工作者。整訓結束,東北文工團分為兩個團,分赴合江、西滿開展工作。寒冬時節,王大化所在的東北文工團一團趕往齊齊哈爾。

1946年12月18日,王大化在齊齊哈爾市演完最後一場《兄妹開荒》。第二天一早,冒著零下40度的嚴寒,王大化率領創作小組赴訥河農村蒐集素材。他們先乘火車到寧年縣,後改坐商業部門運棉布的大卡車趕往農村。車廂裡的棉布堆得超過了擋板,一向細心的王大化讓顏一煙他們向裡面靠,扒個窩讓他們坐穩,又用行李塞在兩旁,自己擠在車廂最後面。沿途都是土路,天寒地凍,凹凸不平。路上車子突然震動,王大化從車上甩了出去,跌在凍得像鋼板一樣硬的土地上,當場昏迷不醒。“你們……繼……續……”躺在病床上的王大化,勉強地抬起手向外指著,斷斷續續地吐出了最後幾個字。1946年12月21日下午7時50分,顏一煙和同事陪王大化度過了他27歲人生的最後一刻。顏一煙明白,王大化指向門外,意思是囑咐他們到農村去繼續工作。

王大化犧牲後,新華社發了電訊訃告,各解放區文藝界都召開了追悼大會;各報刊雜誌都出版了專刊和專題悼念文章;經毛主席批示授以最高的榮譽稱號——“人民藝術家”。安葬在齊齊哈爾龍沙公園,由東北局宣傳部長凱豐親筆書寫“人民的藝術家王大化同志之墓”,建基立碑,碑高二米有餘,由時任黑龍江省主席閻寶航代東北文工團全體同志親撰碑文,長春市委書記朱光書寫,鐫刻於碑陰。

王大化短暫的一生,之所以能做出這麼多貢獻,就是因為他時時刻刻要求自己首先是一個共產黨員,然後才是一個藝術家!賀敬之是《白毛女》的主要執筆者,在《白毛女》的創作和排演過程中,與王大化有過密切的合作。賀敬之稱讚王大化是“延安時多才多藝的卓越的革命藝術家,是我們革命文藝工作者公認的最富有成就、最富創造性的戲劇表演藝術家,也是在當時和以後為國統區的進步人士和文藝界的朋友所欣賞的延安精神的形象代表,是延安革命藝術運動的象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