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權健們那麼害人,我們的爸媽還是會信?


為什麼權健們那麼害人,我們的爸媽還是會信?


1

“丁香醫生”一篇《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刷屏了。

女童周洋身患癌症,家人卻聽信一家叫“權健”的公司的宣傳,停掉化療,改用保健品續命。8個月後,癌症非但沒有治癒,腫瘤還越長越大,把孩子的皮膚頂破,傷口潰爛,最後痛苦離世。

“丁香醫生”隨後公佈的權健經銷商現場活動錄音,也讓人聯想起電影《我不是藥神》裡騙子假充大師,以救人名義害人的嘴臉。

一石激起千層浪,越來越多被權健誤導的例子浮出水面。權健那些在我們乍聽就非常可疑的療法和產品,據媒體報道,竟然有那麼多的使用者,還嚴重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有的夫妻離婚,有的家人四處借錢買產品升級,有的欠下借貸公司鉅額債務,還有親人在火療事故中去世等等。

沒有救命的本事,卻坑別人的救命錢。單這一條,已經不是普通的惡。

權健的壞值得大說特說,“丁香醫生”的剛,值得讓更多人看見,這已是共識。

但我今天想討論一個離我們更近的問題:為什麼權健保健品鴻茅藥酒們那麼扯,卻有大量消費者趨之若鶩,其中主要還是我們的父母輩?

只有解決這個問題,才能讓權健們從根子上失去生存的土壤。

2

一個簡單的事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知侷限,隨著年齡增長,學習能力下降,自我迭代的動力減少,這是普遍狀況。

但在這個事實背後,有一個常常被忽視的心理:我們的父母也意識到自己越來越無力,越來越跟不上這個世界的腳步,但他們不承認。他們渴望證明自己、渴望幫到我們、渴望不給我們添麻煩的心思越發強烈。

一邊是瞭解世界越來越難,一邊是日益增長的自尊心和自我證明的需要,矛盾糾纏在一起,憑自己給不出答案,自然就會尋找“救命稻草”。

不肯花錢買正規大牌,不願花時間瞭解大量信息,不能從良莠不辨的混亂中去偽存真,找到的“救命稻草”,必然是那些“偏方”“特效藥”,是來自古老東方的神秘力量。

我們的父母輩很少有獨立人格,老來能找到一個投注精力的興趣愛好已經非常稀罕。大多數人的退休生活,就是買菜燒飯看電視散步,偶爾老兄弟小姐妹一起唱唱歌喝喝茶聊聊閒天。

這種狀態下的他們通常只在意兩件事:子女和健康。前者是他們的希望,後者是他們的恐懼。

可是子女通常不在身邊,希望很多時候是虛妄。而年老力衰之後,恐懼卻越來越近。

壞人就在這時候趁虛而入。

知道父母的自我認知下調,覺得自己沒錢沒用:“叔叔我們這個保健品不但有效,比公立醫院開的藥還便宜兩倍。”

利用父母的知識儲備缺失:“這是我們結合中醫理論最新研發的保健產品,不要盲信那些西醫,是藥三分毒,保健品強身健體還能防病治病,沒病也能吃。”

利用父母急於想證明自己的願望:“阿姨你看,人越老越招嫌吧,吃了我們這個產品,身體健旺,跳舞跳得好,子女也不操心,這麼省心的老人家現在還到哪兒去找。”

更有鑽子女長期不在身邊,父母情感稀薄的空子的。很多醫療保健騙局登上社會新聞之後,都會有一個細節:銷售管受騙老人叫爸叫媽。而這些老人,要不子女長期在外地,要不在身邊也不回來陪他們。

不知道看到這裡,你是什麼心情。說實話,我一點都不覺得好笑,還覺得悲傷又沉重。

我們的爸媽,在微信裡給我們轉隔夜菜致癌、經期不要洗頭、千萬別買房因為中美之間必有一戰的時候,並不是奔著被笑話無知的目的來的啊。

他們只是在用最笨拙的方式表達對我們的關心,展現對我們的關注,求得我們的回報。

這時候我們會回什麼?“爸媽,這都是假的,別再給我發了!”“怎麼年紀一大把了連基本的科學常識都沒有!”

我們煩,我們忙,我們習以為常。

可是,我們有什麼理由這麼要求父母?

在我們學習能力不斷進步的青少年階段,大多數父母也沒有強迫我們自學成才考上清華北大吧?怎麼等到他們開始走人生的下坡路了,我們卻強求他們知識越來越豐富,人生越來越精彩呢?

當我們嘲笑父母發的養生醫療文章違背常識的時候,是不是能做到經常把真正有科學依據的文章及時發給他們?當我們因為保健品銷售叫幾聲“媽”就買一大摞一大摞的廢品而惱怒的時候,有沒有問過自己,一年在外給家裡打過幾通電話?

人都不容易,自己的苦要發洩,父母的難也要體諒。

別以為自己多高明,我身邊不少同齡人,長期信奉“酸鹼體質理論”。最近這個理論的創始人之一不也因為理論誤導耽誤治療被美國加州的法院判處了1.05億美元罰款?

覺得是有用的,及時和父母分享。想起父母,及時表達關注和在乎。抱怨他們不捨得買貴的衣服,儘量自己給他們買。勸服不了他們別用拼多多,就自己把家裡的冰箱塞得更滿一點。

當我們習慣了嘲笑父母跳廣場舞、倒退走路、頂腰蹭樹,又有什麼理由去責怪他們相信電信詐騙和鴻茅權健?從頭到尾,我們都是缺席的旁觀者啊。

權健們是罪惡之源。但抨擊惡並不能直接帶來善。更重要的是人皆行動,防微杜漸。

不要再問,父母為什麼會深陷保健品騙局。因為這是他們能接觸到的最快速最低成本的保持健康、不給孩子添麻煩的方式。

可是世上哪有這樣的捷徑啊?所以受騙是早晚的定局。

而我們這些破局者,遲遲沒有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