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臨死前向大臣們說了些什麼?為什麼很多人都覺得這很無恥呢?

1908年11月的14日和15日對於清朝來說註定是落寞的,在這兩天先是14日光緒皇帝駕崩,這為曾經有意復興大清的帝王最終還是沒有等到掌權的那刻,十年前的那場百日維新讓他至今難以忘懷,曾經的他自認為慈禧會死在他的前面,為此苦苦的維持著自己那本就羸弱的病體,甚至還幻想著等慈禧死後他一定要先殺掉袁世凱和李蓮英,可惜最終他還是沒等到,他先一步走了。不過光緒或許沒想到,

雖然他早與慈禧離開了人世但是也僅僅只是差了一天,在15日慈禧太后也跟隨光緒而去。

慈禧臨死前向大臣們說了些什麼?為什麼很多人都覺得這很無恥呢?

而隨著光緒和慈禧這兩位清末最重要的人物的逝去,大清王朝也在四年後的1912年2月12日正式宣告滅亡。那麼很多人都想知道慈禧去世的那天她到底做了什麼?又說什麼?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都說那天慈禧說的話真是讓人覺得貽笑大方呢?其實在那一天慈禧一共做了二件大事,那就是立新君和立遺詔。

立新君

1908年11月14日隨著光緒皇帝的駕崩,清廷在操辦光緒的葬禮的時候,也在商量著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國不可一日無君,清朝沒了光緒皇帝自然就要另立新軍,來繼續統治著這龐大的江山。於是在15日清晨,慈禧太后就召集了隆裕皇后、軍機大臣載灃、張之洞和世續等人商議該立誰為君。而此時的慈禧並不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所以在立新君上她依然還是想如同立光緒那般,希望立年幼的孩子為帝,只有這樣她才能繼續垂簾聽政掌控著這天下。於是最終慈禧選擇了自己養女蘇完瓜爾佳·幼蘭的長子,年僅3歲的溥儀為帝。同時在選擇溥儀為繼承人的時候,由於同治和光緒都無後,所以就決定讓溥儀過繼於同治帝,併兼承光緒帝之祧。

慈禧臨死前向大臣們說了些什麼?為什麼很多人都覺得這很無恥呢?

此後隨著慈禧太后的一錘定音,其餘諸臣也就不敢再多說什麼,最終立溥儀為新君一事也就這樣的定下來了。於是慈禧就志得意滿的讓諸臣退下,讓他們去忙乎先帝葬禮和新帝登基的事情去了,而慈禧就只要等待著新皇登基,她繼續做她的太皇太后,繼續掌控著她已牢牢控制五十餘年的大清王朝。

立遺詔

可以說此時的慈禧並沒有一個要走的樣子,她在與群臣討論完新君一事後中午還正常的進膳,只是到了傍晚,慈禧開始出現了呼吸困哪、手腳麻痺等症狀。而好似慈禧太后也知道了自己大限將至,於是就趕忙讓太監去召集載灃、張之洞、世續、奕劻、那桐、鹿傳霖和戴鴻慈等重臣到中南海見駕。而後慈禧並在他們的面前說了一大堆冠冕堂皇的話,說什麼自己掌控著滿清五十餘年實屬無奈,原本想將權利還給光緒,但是光緒太不爭氣了,把祖宗的基業弄的是一塌糊塗。所以自己被無奈只得繼續辛辛苦苦的維持著祖宗好不容易才打出的江山。

慈禧臨死前向大臣們說了些什麼?為什麼很多人都覺得這很無恥呢?

而後在說了一大堆廢話之後,她開始說出了自己死後的安排。其一在她死後溥儀為帝,列位大臣必須盡心盡力輔佐新君好好的治理大清。其二此後女人不得干政,後宮干政向來是本朝禁制,以後必須嚴加防範,若有違制群臣一定要阻止。其三一定要記住以後太監絕對不得干預朝政,想想看明朝的教訓,所以以後太監若有半點干政的苗頭,必須嚴懲不貸。之後在交代了全部的後事之後,慈禧就很虛弱的躺在了床邊靜靜的等待著最後一刻的到來。1908年11月15日17點,清朝的老佛爺慈禧駕崩於中南海儀鸞殿,自此掌控著清朝五十餘年的慈禧就將這被她弄得支離破碎的大清交給了後人,不過在溥儀的手中大清僅僅只存在了4年就徹底宣告終結。

慈禧臨死前向大臣們說了些什麼?為什麼很多人都覺得這很無恥呢?

為什麼很多人都覺得慈禧留下的遺詔很無恥呢?

現在很多人在看到慈禧所留下的遺詔都會覺得她很無恥,這是為什麼呢?無他,因為她說到那些為後世立的規矩,就是被她破壞的,也是在她這一朝發生的。

其一、女人不得干政。我想這點無需多說,縱觀清朝二百餘年除了曾經的孝莊太后好似參與了朝堂上的國政,其餘的清朝都再未發生了後宮干政的情況,也就更別說如同慈禧那般直接垂簾聽政了。當年若不是慈禧聯合慈安和奕訢等人密謀扳倒了咸豐死前所立的“顧命八大臣”,恐怕清朝直到滅亡都不會出現什麼女人干政的情況。而且也正是因為慈禧自己的權欲心太重,也正是因為慈禧弄出的垂簾聽政,才讓清朝出現了後宮干政的情況。所以說作為第一個破壞了清朝後宮不得干政祖制的慈禧竟然如此大言不慚的說出以後絕對不能出現女人干政的情況,因為這個有違祖制的話,你說可笑嗎?

慈禧臨死前向大臣們說了些什麼?為什麼很多人都覺得這很無恥呢?

其二、太監不得干政。熟悉清史的人都知道清朝是繼承明朝的統治的,所以對於導致明朝滅亡的那些事情都是大力防範的,而這其中就包括太監。在順治帝時期就對太監作出了嚴格的管理制度,順治帝更是讓工部將嚴禁太監干政的上諭鑄成鐵牌立於宮內交泰殿門前,以此警示後人。而自順治帝后直到咸豐帝,清朝都從未出現過太監干政的情況,直到慈禧上臺之後,太監干政的事情那是屢見不鮮,先是安德海後是李蓮英,正是因為慈禧的縱容,這些太監才敢明目張膽的對朝廷之事說三道四的,更是胡作非為,無法無天。比如慈禧初期的寵臣安德海,他不僅違反了四品以下太監不得擅自出宮的祖制,仗著慈禧太后的寵愛不但擅出皇城,更是假借欽差之名到出對地方官大肆索賄,更是仗勢驕橫對那些不願孝敬的官員非打即罵,而當安德海被山東巡撫丁寶楨以擅自出宮抓起來的時候,並痛稱他的無惡不作的時候,慈禧居然還想保他。你說就這樣縱容太監的慈禧,她好意思說“太監不得干政,並讓後世嚴加防範”的話嗎?

慈禧臨死前向大臣們說了些什麼?為什麼很多人都覺得這很無恥呢?

可以說此時當年留下這些規矩的目的大概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後世的名聲能夠好點,可是她絕對想不到這些非但不能讓她留一個好名聲,反而是讓人維持貽笑了百年。只能說名聲的好壞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如果當年慈禧能如同孝莊那般盡心盡力的輔佐新帝治理國家,如果慈禧當年不是那麼的貪圖享受的話,或許我們中國就不會遭受到那百年的屈辱,也正是因為慈禧我們中國才會遭遇到如此多的苦難,而這些苦難絕非是慈禧臨死前的那幾句話就能抹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