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戏,孙俪演之前和演完后,两种相反的理解,这就是表演的魅力


这场戏,孙俪演之前和演完后,两种相反的理解,这就是表演的魅力


《甄嬛传》可以说把孙俪的事业推上一个高峰,孙俪把甄嬛塑造的活灵活现,入木三分,不管是甄嬛请从少女时期的单纯,还是被人陷害的无助凄苦,还是最红变成腹黑有心机的太后,每一个阶段,孙俪都表演的游刃有余,尺度拿捏的非常恰当,把这个奇女子的一生演活了。对于孙俪来说,《甄嬛传》是她塑造的第一个艺术形象,之前孙俪参演的影视剧大多都是本色出演,人物角色或多或少带有一些她自己的影子,甄嬛的出现,是孙俪成功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

这场戏,孙俪演之前和演完后,两种相反的理解,这就是表演的魅力


这场戏,孙俪演之前和演完后,两种相反的理解,这就是表演的魅力


孙俪的刻苦用功是出名的,她并不是出身科班,所以孙俪明白,自己要想演好角色,就要付出比别人多很多的努力。私下里,她下了很足的功夫,分析剧本背景,研究角色心理,琢磨角色内心变化,她让自己慢慢的向这个角色靠拢,走进甄嬛的世界,感受甄嬛的处境和喜怒哀乐,让自己和甄嬛慢慢融为一体。作为演员,台词是最基本功底,甄嬛是剧中台词分量最多的,并且还带有文言性质,孙俪每天都要背大量的台词,剧中她的台词最多,但她从来没有因为台词,耽误剧组的拍摄,都是一条就过,人称“孙一条”,剧组从导演到演员,都对她赞不绝口。

这场戏,孙俪演之前和演完后,两种相反的理解,这就是表演的魅力


这场戏,孙俪演之前和演完后,两种相反的理解,这就是表演的魅力


随着拍摄时间的增长,孙俪对甄嬛越来越有了深刻的理解。这场戏,在拍之前,孙俪以为,甄嬛是恨透了皇上的,她对皇上没有了一分爱,只有厌恶,而当她真正拍完了之后,她的理解和之前截然相反,她不认为甄嬛对皇上只有恨意,反而认为,她内心深处还是爱皇上的,没有爱哪来的恨?也许,只有真正进入到角色中,进入那个场景,才能真实的感受到角色的真实想法。

这场戏,孙俪演之前和演完后,两种相反的理解,这就是表演的魅力


这场戏,孙俪演之前和演完后,两种相反的理解,这就是表演的魅力


这场戏,就是皇上驾崩之前,甄嬛守在他的床前,两人有一番对白,孙俪告诉了皇上很多他不愿意听的真相,包括眉姐姐孩子的身世,甚至说,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分钟,我都充满了厌恶,把皇上气得七窍生烟,狠狠的说,你这个毒妇,最后死不瞑目,眼睛张得大大的。在这之前,孙俪以为甄嬛肯定是恨透了皇上,因为皇上害死了果郡王,果郡王是甄嬛最爱的男人,何况,就算两人相爱的时候,皇上也只是把她当做纯元的替身,她的心中对皇上应该没有了一点爱意。

这场戏,孙俪演之前和演完后,两种相反的理解,这就是表演的魅力


这场戏,孙俪演之前和演完后,两种相反的理解,这就是表演的魅力


可是,当孙俪置身在那个环境中,说出了自己早就想说的话,把能刺激到皇上的话都说了出来,她的内心并没有想象中的爽快和舒服,而是有无限的惆怅,当她看到皇上睁大眼睛,死去的时候,她的内心有无限的悲凉。她用手,缓缓的合上皇上的双眼,她想起了两人初相逢的时刻,“那一年杏花微雨,你说你是果郡王……"当年那一幕幕,恍如昨日,那一刻,孙俪感受到甄嬛内心是有爱的,毕竟,她和皇上有过一段最美好的时光,毕竟,皇上是甄嬛的初恋。这就是表演的魅力,只有真正的投入到角色中,二部只是看剧本理解,才能深刻的感受到角色的内心世界。希望娘娘今后给我们呈现更多精彩的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