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一代戰將,被稱為中國的“巴頓將軍”

鍾偉是解放軍中一位極富個性的將領,被稱為中國的“巴頓將軍”。1945年11月,時任新四軍三師第十旅旅長的鐘偉揮師。隨新四軍三師師長黃克誠挺進東北。1947年2月,新四軍三師被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二縱隊,劉震任司令員,第十旅被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二縱隊第五師,鍾偉任師長。到1948年3月,以鍾偉的第五師為基礎,擴編組建東北野戰軍第十二縱隊,鍾偉因戰功赫赫,從師長直接被提升為縱隊司令員。6月,鍾偉率十二縱隊開赴長春前線,執行圍困長春任務。

追憶一代戰將,被稱為中國的“巴頓將軍”

筆者當時受新華社東北總分社派遣,到長春前線執行戰地報道任務。在隋家屯十二縱隊區域內,我與鍾偉司令員有過多次接觸,常見他帶領參謀人員視察地形,檢查工事,瞭解敵城防設施。鍾偉十分重視圍城兵力部署,在距長春外圍10至30公里弧形戰線上,他將主要兵力部署在守敵可能選擇突圍的地方,並且設立第二道防線作為策應。長春守敵在城外修築了很多地堡式據點,對我軍構成很大威脅。鍾偉根據東北平原土質特點,命令工兵挖掘通向敵地堡的通道,在近距離將敵地堡用炸藥一個一個炸掉,縮小了包圍圈。此時已經進入夏季,莊稼已經成熟,為防止敵人出城搶糧,鍾偉指揮部隊下地搶收,把打下的糧食留給群眾,多餘的運回後方。曾在十二縱隊擔任過營長的李景新後來這樣評價鍾偉:“鍾偉司令員善於具體運用‘等、忍、狠’作戰方針和‘一點兩面’、‘三三制’技術原則,在作戰中形成 ‘猛打、猛衝、猛追’三猛作風,在東北戰場是出了名的。”

其實,剛到東北,鍾偉的“三猛”作風就表現得淋漓盡致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此後,中共中央作出進軍東北的戰略決策。11月25日,新四軍三師奉命進入東北義縣和黑山邊境。蔣介石對東北也十分重視,在美國支持下不斷向東北調集軍隊,妄圖一舉消滅東北的共產黨力量。在國民黨軍優勢兵力的攻擊下,山海關失守,遼西走廊門戶大開。我軍放棄錦州撤向東北腹地,國民黨進佔瀋陽。此時,在長期戰爭中養成善於捕捉戰機,以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為目的的鐘偉,發現在阜新、新民之間有一股敵人活動,便迅速靠了過去。這股敵人是國民黨十三軍的一個營。經過激戰,鍾偉率部很快將這個營的敵人全部殲滅,這是鍾偉進入東北後打的第一個殲滅戰,戰果雖小,卻大振軍心。接著,鍾偉奉黃克誠之命,率部進至昌圖、西豐一線集結隱蔽。1946年3月18日,蘇軍沿中長鐵路從四平撤軍,鍾偉即率十旅一舉攻佔四平,消滅國民黨收編的漢奸“鐵石”部隊3000多人,繳獲大量武器彈藥,改善了部隊裝備。

四平地處東北中部平原,位於中長、四洮(四平至洮南)、四梅(四平至梅河口)、四齊(四平至齊齊哈爾)等幾條主要鐵路交叉點上,是東北最主要的交通樞紐之一,也是東北的軍事戰略要地,奪取四平對我軍東北戰場形勢產生了巨大影響。4月,蔣介石在重慶國民黨參政會上大放厥詞:“四平乃系黨國之命運”、“沒有四平就沒有東北”。於是,東北國民黨軍統帥杜聿明立即調集新一軍、七十一軍和六十軍(後又增調新六軍前來支援),分3路進攻四平;而毛澤東也命令林彪不惜一切代價保衛四平。但此時林彪手中只有10萬部隊,分佈在南滿、西滿、北滿、東滿,投入四平的主力部隊只有大約3萬多人,杯水車薪。為了拖延國民黨軍進攻速度,掩護我軍主力部隊集結展開,林彪將鍾偉的十旅移至鐵嶺以北,四平以南地區,命令他頂住杜聿明3個美械化軍,掩護主力部隊向四平集結。

一個旅對付三個美械化軍,談何容易。但善於打惡仗的鐘偉利用有利地形,採取以點擊面,巧打聚殲,配合友軍先將途經大窪黑林子增援四平的陳明仁七十一軍八十七師包圍。激戰一天,全殲八十七師,俘敵4000多人,擊落敵機一架,打擊了北犯之敵的囂張氣焰,推遲了杜聿明向四平進軍的速度,使我軍主力迅速到達四平周圍。

四平保衛戰從4月18日打到5月19日,堅守塔子山主陣地的彭明治七旅一個團傷亡過半,一個連打得只剩兩個人,再無力組織防禦,導致塔子山失守,我軍被迫撤出四平。林彪命鍾偉部殿後,掩護我軍主力撤向長春、吉林。鍾偉完成任務後,撤到北滿大賚。

1946年10月,蔣介石由於兵力不足,改變了作戰方針,實行“先南後北”、“南攻北守”的戰略,傾其全力向我南滿根據地進攻。時值冬季,東北民主聯軍為減輕南滿我軍壓力,利用敵在松花江南吉林、德惠、長春分散守備的弱點,越過鬆花江向長春兩側出擊,在杜聿明屁股後面插上一顆釘子,使其南北不支。越過鬆花江南作戰一共三次,這就是東北戰場著名的三下江南。劉震的第二縱隊在一下、二下江南時,都是作為預備隊打援,第三次終於得到了作為主力部隊參戰的機會。鍾偉的五師更是被賦予重任,林彪命鍾偉進至長春路東,配合第一縱隊消滅大房身一個團的守敵。

鍾偉受命後,率領五師冒零下30℃嚴寒,越過鬆花江向大房身挺進。途中,參謀向他報告:“在姜家屯,王家店發現有兩個營敵人駐紮。”鍾偉聽了未加考慮,也未向林彪請示,便命令部隊停止向大房身前進,改為消滅姜家屯、王家店的敵人。參謀提醒鍾偉,應先電告總部,鍾偉說:“這不矛盾,等把這兩股敵人消滅,再去也不遲。”部隊很快就與敵人交上了火,不到半個小時就將姜家屯敵一個營消滅,敵王家店那個營逃到了靠山屯一個據點裡固守。這個據點駐紮敵一個團,於是鍾偉繼續指揮部隊攻打靠山屯據點,想把據點裡的敵一個團也消滅掉。戰鬥打了一整夜,據點也沒拿下來。這時,參謀向鍾偉報告:林總來電催了,問為什麼還未到達大房身,鍾偉不耐煩地說:“管他呢,現在又抓到敵人一個團,到口的肉能不吃嗎!”說完又命令部隊攻擊。戰鬥更加激烈,可一時還是攻不下。林彪第二次來電催促時,鍾偉叫報務員給林彪發電:“我這裡已經消滅敵人一個營,還抓了200多個俘虜,現在還有一個營沒有消滅,又發現了一個團,脫不了身。”電報發完,又命部隊攻擊,仗越打越大。林彪很快第三次來電,措辭十分嚴厲。參謀著急地說:“師長,快撤吧,林總動真格的了。”鍾偉聽了火冒三丈:他媽個X,誰再說走,我就槍斃誰!這時,又一個參謀走過來向鍾偉報告:“師長,偵察員報告,敵人有兩個師已經從德惠出來增援靠山屯,不撤很危險。”鍾偉聽了不但不驚,反而哈哈大笑:“好啊!快給林總髮電報:我又抓到大魚了,敵七十一軍兩個師出來增援靠山屯,我要把它粘在這裡,快叫一縱隊來配合我吧。”

鍾偉把敵兩個師粘在靠山屯,給三下江南創造了有利戰機,此舉雖不在林彪的計劃中,卻正中林彪下懷,他便將一縱西調配合鍾偉。後來,敵七十一軍兩個師被一縱和鍾偉五師全殲在靠山屯,無一漏網,使第三次下江南作戰獲得重大勝利。

三下江南結束後,東北軍區在總結整個戰役情況中這樣評價:“三下江南作戰最輝煌的一次是第三次,是劉震的第二縱隊鍾偉的第五師立了頭等功。該師系東北部隊中最有朝氣的一個師,突擊力最強,進步快,戰鬥經驗豐富,攻、守兼備,以猛打、猛衝、猛追三猛著稱,善於運動野戰,攻堅力亦很強,為東北部隊中頭等主力師。”

三下江南結束後,參謀長劉亞樓出於愛護還是批評了鍾偉,說他是個“好戰分子”。但批評歸批評,劉亞樓覺得戰場上形勢瞬息萬變,指揮員應該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指揮。鍾偉掌握戰機,將敵主力引出來予以全殲,改變了東北戰場形勢,值得稱道。

1947年5月,東北解放戰爭攻勢重點指向瀋陽、長春之間敵人的心臟地帶,東北野戰軍將攻擊重點選在懷德。懷德位於長沈鐵路兩側,是長春、四平鐵路兩側的屏障,戰略位置重要,攻下懷德可切斷瀋陽、長春敵軍之間的聯繫,孤立長春,為全殲東北國民黨軍創造條件。林彪作出如下佈置:第一、第二縱隊,獨立一師、二師插到國民黨新一軍、七十一軍接合部;南滿的三、四縱隊向梅河口、清源方向出擊,吸引國民黨長春新一軍、四平的七十一軍出城增援,在運動中消滅之。此時的劉震率第二縱隊駐紮在大賚,接到命令後,劉震部署第四師、第六師為右路;鍾偉的五師、獨立二師為左路,沿長春西側南進。中途,鍾偉又接到林彪命令,令他在懷德以南方向的十里堡,堵截由四平增援懷德的敵七十一軍。“要不惜一切代價,將敵狙擊在十里堡,不能讓敵軍前進一步,這一仗一定要打好。”鍾偉接電後,即率五師按預定時間趕到十里堡,搶修工事。

次日黃昏戰鬥打響。敵從長春、四平南北西三面增援懷德,欲解懷德之圍。國民黨七十一軍兩個師在飛機、大炮、坦克配合下,向十里堡鋪天蓋地地壓過來。此時,如擋不住七十一軍兩個師的進攻,讓其越過十里堡,我攻城部隊將受七十一軍和懷德內之敵兩面夾擊。在千鈞一髮之際,鍾偉打電話給劉震:“請司令員和第四、第六師同志們放心,只要五師還有一個人在,七十一軍休想越過十里堡一步!”

十里堡阻擊戰對懷德之戰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鍾偉率一個師要對抗敵軍兩個美械化師,一場血戰不可避免。戰鬥打響後,鍾偉率五師與敵反覆爭奪十里堡,未讓敵前進一步。激戰至深夜,敵八十七師企圖撤走,卻被五師死死粘住。最後,在一縱隊支援下,我軍將敵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全殲,生俘七十一軍參謀長,八十八師師長、師參謀主任,團長以下5000多人,解放了公主嶺。奇襲懷德的勝利,為東北解放戰爭奠定了勝利基礎。

1948年9月12日,遼瀋戰役打響。10月17日,曾澤生第六十軍在長春起義,長春解放。

10月27日,時任東北野戰軍第十二縱隊司令員的鐘偉先是奉命向距彰武50餘公里的法庫北通江口轉移,以堵截廖耀湘經彰武支援錦州。正待出發時,他又接到林彪命令,命他奔赴海城堵截企圖從瀋陽經海路逃跑的敵人。於是,鍾偉即率十二縱隊和一個由他指揮的獨立師,日夜兼程320多公里,於10月29日到達開源。此時遼西會戰已經開始。鍾偉正要從開源奔赴海城時,又接到命令,讓他用一個師消滅鐵嶺之敵,3個師開赴巨流河,堵住廖耀湘逃回瀋陽之路。於是,鍾偉派出三十六師用於殲滅鐵嶺之敵,自己率第三十四、三十五師和獨立師直奔巨流河。29日,鍾偉接到三十六師報告,鐵嶺已解放,消滅敵一一六師全部。此刻,鍾偉同時面臨兩個任務,既要堵住廖耀湘逃回瀋陽之路,又要堵截從瀋陽逃向營口之敵。兩敵有10萬之眾,而鍾偉只有4個師的兵力。面對強敵,鍾偉急中生智,他發現巨流河水深3米,而廖耀湘幾萬人馬不可能涉水到瀋陽,必須走巨流河大橋。於是,他命獨立師堅守大橋,如敵一過,立即將大橋炸掉。鍾偉自己帶3個師直插瀋陽外圍蘇家屯,在蘇家屯與敵激戰7個小時,全殲敵二〇七師,俘師長以下官兵1.3萬餘人,佔領了鐵西區,接著又向縱深發展。在用炮火猛轟東北“剿總”司令部大樓後,向“剿總”副司令周福成發出通牒,命其放下武器。但周福成仍負隅反抗。11月1日,十二縱隊與一縱、二縱對瀋陽形成合圍之勢,發起總攻。鍾偉的十二縱隊首先從鐵西區突入瀋陽,一陣穿插分割激戰之後,敵人紛紛投降,十二縱隊戰士們將紅旗插到東北“剿總”的大樓上。

遼瀋戰役是鍾偉進入黑土地後打的最後一次戰役,為他進入東北的三年征戰生涯,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遼瀋戰役結束後,第十二縱隊改為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九軍,被編入第十三兵團序列,鍾偉任軍長。1948年12月6日,第四十九軍參加平津戰役,與兄弟部隊攻克天津、塘沽。平津戰役結束後,1949年4月,第四野戰軍向中南地區進軍。渡過長江後,第四十九軍向長沙方向前進。7月18日,一四六師攻下荊州,一四七師攻佔沙市;7月23日,解放灃縣,殲敵“鄂保一旅”大部,斃俘敵副旅長以下2000餘人;8月3日解放沅江之後,四十九軍進入湖南安化、益陽、桃江一線。

就在這時,湖南局勢發生變化。8月4日,程潛和陳明仁在長沙起義,由於起義部隊內部複雜,準備工作不充分,陳明仁未能完全控制住起義部隊,導致陳明仁的起義部隊,包括他的嫡系八十七、八十八兩個師6萬多人在白崇禧收買、拉攏、煽動下從嶽麓山防區叛逃。距叛逃部隊路線最近的四十九軍奉命追擊。

鍾偉接到命令後,將追擊叛逃敵人作為一次重大戰役來打。他親自指揮,發揮在東北時打惡仗、打硬仗和猛打、猛衝、猛追的作風,指揮部隊沿湘鄉至寶慶公路快速前進。

四十九軍一四六師在師長王奎先的率領下迅速南插,由於行進速度快,和四十九軍主力部隊拉開了一段距離,在途中消滅敵人兩個連,於15日下午4時到達青樹坪。對是否繼續前進,師領導之間意見不一,最後王奎先決定繼續前進。

青樹坪又稱青水坪,位於湖南永豐西南70公里處,四周群山起伏,是湘中通往湘南必經之地。白崇禧判定林彪必派兵追擊陳明仁6萬多起義叛逃之敵,故在青樹坪設下埋伏。一四六師開進界嶺,中途未遇敵情,放鬆了警惕,前衛營也未對周邊進行偵查搜索。當前衛營通過青樹坪時,兩側公路突然響起槍聲,接著遭到炮火猛烈轟擊和空中轟炸,一四六師被白崇禧主力第七軍、四十八軍夾擊在山谷中,情況十分危急。面對突變,王奎先一面急電軍長鍾偉;一面與政委慄在山就地組織反擊。

鍾偉接電後十分沉著,他一邊指揮一四五師、一四七師迅速向一四六師靠攏;一邊命王奎先、慄在山親臨戰場指揮,部隊不要被強敵所嚇倒。

戰鬥從黃昏打到第二天早晨,一四六師斃傷敵700餘人,俘敵69人;自己傷亡、被俘、失蹤達877人。來增援的一四五師投入戰鬥後,也傷亡400餘人。

戰鬥打到17日晚,一四五師、一四六師帶上烈士士遺體和傷員,在黑夜中撕開敵包圍圈後撤出戰鬥。

8月20日,白崇禧竄到青樹坪,在為第七軍召開的祝捷大會上大吹:“已將共軍林彪東北王牌四十九軍消滅,無一落網”。國民黨中央社、廣西桂新社也跟著吹牛。

此時,鍾偉也在湘鄉召開慶祝青樹坪戰役勝利大會。會上,鍾偉雙手拿著軍旗左右揮舞,向青樹坪參戰部隊高聲說:“白崇禧在青樹坪大吹大擂,說擊潰了我們四十九軍,這是給他的士兵打氣,他白崇禧消滅不了我們四十九軍,永遠消滅不了!青樹坪他7個師打我們1個師,沒佔什麼便宜。而我們最大的勝利,是抓住了他白崇禧的主力,使他暴露在我們打擊之下,這是了不起的勝利。我們四十九軍在青樹坪1個師打白崇禧7個師,浩氣沖天,不愧是一支英雄部隊。”

鍾偉在青樹坪算是吃了敗仗,而當時上級並未追究他的責任。10月9日,筆者隨衡寶戰役“前指”進入衡陽。一天晚上,林彪在衡陽國風戲院招待前來採訪的蘇聯《真理報》記者西蒙諾夫看京戲《三打祝家莊》,筆者也參加了這次晚會。晚會開始前,筆者遇到十二兵團司令員蕭勁光,就與他談起四十九軍青樹坪遭遇戰情況。蕭勁光簡單地說:“由於四十九軍一四六師輕敵,在未掌握敵情的情況下,又未執行林彪停止前進的命令,鍾偉又未嚴令制止,闖入敵埋伏陣地。形勢對一四六師很不利,一是地勢不利;二是敵我兵力懸殊;三是四十九軍東北戰士多,到了湖南行軍走的都是羊腸小道,體力減弱又水土不服,生病住院已增加到1.3萬多人,死亡也有100多人,戰鬥力減弱。遭到白崇禧王牌第七軍和四十八軍圍攻,雖打得很英勇,但也遭受很大的損失。”

9月13日,衡寶戰役正式開始,四十九軍被作為主力擺在正面戰場。10月初,衡寶戰役進入決戰階段,一四六師攻佔銅鑼坪、石柱橋;10月10日,攻佔寶慶,一舉殲滅桂軍主力,報了青樹坪的一箭之仇。接著,一四六師挺進水東江,攻佔新化,依然在三湘四水所向披靡。

1949年10月13日,衡寶戰役結束後,四十九軍進入桂北,有一段時間在柳州執行剿匪任務,12月中旬進入廣西負責接收城市和維護社會治安。1950年1月,四十九軍劃入廣西軍區,番號被取消,鍾偉被任命為廣西軍區參謀長。

不久,鍾偉又離開廣西調到武漢,負責抗美援朝部隊和中南地區部隊編遣工作。後又調北京任北京軍區參謀長,為兵團副職。1955年,他被授予少將軍銜。

鏈接:

鍾偉(1915年—1984年),湖南平江人;原名鍾步雲,又名鍾德泰;1929年入團並參加工農紅軍;1931年入黨;在革命戰爭年代,先後在紅三軍團、十五軍團擔任團政委、師政治部主任;新四軍第三師第十旅二十八團團長、第十旅副旅長;東北野戰軍第二縱隊第五師師長、第十二縱隊司令員等職;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廣西軍區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軍司令部參謀長、北京軍區參謀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59年在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公開為彭德懷鳴冤,後被貶職;“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受迫害,後得到平反。1984年在北京去世,享年69歲。

轉自:《黨史縱覽》


(瞭解更多反邪教知識,傳播社會正能量,請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太白劍”、微博“寶雞反邪教”、網站秦嶺雪“http://qinlingxue.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