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破40億後,圈裡大腕未見祝賀,是啥現象 ……

電影怎麼拍才好看?這是一個傻問題。我認為決定電影好看與否,三個要素必不可少:好的劇本,好的演員,以及在製作中的投入。問題是這麼多年以來,我們很遺憾的看到大部分的電影都在圍繞演員轉圈,尤其是流量演員的片酬分走了大部分的資本投入。

《流浪地球》破40億後,圈裡大腕未見祝賀,是啥現象 ……

這樣一來,對於劇本和製作上的投資自然而然就變的很少,惡性循壞就開始產生,電影投入越來越大,不過電影整體質量卻沒有任何提高。《戰狼2》和《流浪地球》是影視圈的一股清流,它們走了不同尋常路,因此創造了歷史的兩部電影,圈內大腕幾乎無人表示祝賀。

《流浪地球》破40億後,圈裡大腕未見祝賀,是啥現象 ……

《流浪地球》與《戰狼2》有個很有意思的巧合,兩部電影都是在第十五天票房突破了40億,更有意思的巧合是當打破了電影紀錄之後,影視圈裡一片寂靜,因為創造紀錄的電影實在讓人覺得太尷尬,既沒有大明星,也沒有鉅額資金投入,這讓那些名導們情何以堪?

《流浪地球》破40億後,圈裡大腕未見祝賀,是啥現象 ……

在春節檔票房爭奪戰開始之前,徐崢在自己的微博中強烈推薦《流浪地球》,他認為《流浪地球》是科幻電影“里程碑式的作品”,但是現在再翻看徐崢的微博,這條內容被徐崢默默的刪除了。

我覺得徐崢刪除的原因還是壓力,畢竟在一開始的時候,春節檔三強爭霸的電影是《瘋狂外星人》《飛馳人生》和《新喜劇之王》,《流浪地球》相對不被人看好,即使導演郭帆最大的期望值就是這部電影不要虧錢,因為如果虧得太嚴重,那麼下一部電影的資金就沒了著落,內地科幻片就沒了未來。

《流浪地球》破40億後,圈裡大腕未見祝賀,是啥現象 ……

徐崢發文推薦是因為這部電影確實很棒,特效超讚,但是誰也沒想到“小破球”竟然這麼猛,把其他幾部電影遠遠甩在了後邊,這種誰也沒有預料的結果讓很多人覺得非常尷尬。徐崢也不得已刪掉了自己的這條推薦微博,我相信如果《流浪地球》的票房馬馬虎虎的話,徐崢還會繼續推薦,但是現在這種微妙形勢下,有一點風險的事情徐崢都會非常小心。

《流浪地球》破40億後,圈裡大腕未見祝賀,是啥現象 ……

我非常想為郭帆、吳京點贊,因為他為影視圈走出了一條新的道路,在此之前流量明星是電影的核心要素,沒有大牌明星的話導演連投資都很難拉到,而且也沒有導演敢拿自己的職業生涯開玩笑,拍一部沒有明星大腕的電影。

《流浪地球》破40億後,圈裡大腕未見祝賀,是啥現象 ……

吳京、郭帆的這條路證明了市場需要的是好電影,即使沒有流量明星,但是把我在文章開頭提出的電影三要素做好,真正的好劇本+全力以赴投入的演員+投資電影製作本身,這樣才能拍出一部市場上真正有影響力的好電影。

延伸與昇華

更多精彩,更在:《新未來簡史: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陷阱與數字化生活》。該書以30多門前沿科技、學科展開深度推演,與《今日簡史》《未來簡史》《人類簡史》至少分別有80項、100項與50項對立觀點。其中,該書用了8萬多字從50多個角度深刻分析人工智能AI,幾乎摧毀了神話大數據、AI、算法等數十個觀點。如圖:

《流浪地球》破40億後,圈裡大腕未見祝賀,是啥現象 ……

該書顛覆過往絕大多數有關人類未來的預測與推斷,最大限度地靠近事物的本原。以特有近乎刁鑽的視覺、博雜的知識、激情的文風和嚴密的邏輯,聯動前沿科技(如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黑科技)與社會、自然、經濟、金融、人文、歷史以及人性驅動下的人類競爭、價值創造等進行了深入的思考與推演,展現出"氣勢恢宏、磅礴瑰麗”的未來價值場景,極具吸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