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代表熱議跨境電商 新格局迎來新發展

兩會代表熱議跨境電商 新格局迎來新發展

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海關總署署長倪嶽峰給出一組跨境電商進出口總值的數據,曲線驚人陡峭:在2017年增長80%的高基數上,2018年再度猛增50%。僅去年“雙11”這一天,需要海關清關的跨境電商的商品超過2700萬票,最高峰時每秒放行跨境商品1000單。

正在審議的外商投資法草案對於新時代推動形成我國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具有重要促進和保障作用。以跨境電商為代表的國際貿易新業態,是否會迎來新的挑戰和機遇?記者在不同場合,聽到三位浙江代表不約而同聊起了這一話題。他們認為,“東風”吹來了競爭,也吹來了機遇。

“外商投資法的重點是外商投資在境內的促進、保護和管理。但我認為,這對企業‘從內向外’發展,同樣會產生非常積極的意義。”在浙江代表團第三小組討論間隙,全國人大代表、浙江森馬服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邱光和談了他的實踐與思考。去年,森馬通過阿里速賣通、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等,涉足跨境電商業務小試牛刀,就已經嚐到了國際化的甜頭,希望未來能充分整合國內外跨境電商資源,借梯登高、借船出海。“森馬在發展跨境電商的過程中積極採取了‘小團隊發展+合夥人制度’的創業模式,如果有外資能夠投資森馬旗下的海外創業團隊,無疑對於森馬加速開拓海外市場,打造品牌的國際化形象,提升國際化的運營能力等,都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浙江是開放強省的排頭兵。截至目前,全國35個跨境電商國家級試驗區,浙江佔了三席。繼杭寧之後,義烏成為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新兵。今年1月,義烏的綜試區實施方案出臺,確立了到2022年爭取跨境電子商務年出口交易額突破1800億元、年進口交易額突破200億元,培育10個以上跨境電子商務產業集群的“小目標”。

在義烏,就有不少外資跨境電商,也不乏TNT、UPS、聯邦快遞等國際老牌跨境電商服務商。“外商投資法是一部鼓勵發展、保護髮展的法律,這是我最核心的體會。這樣的法律保障,對東部沿海地區,特別像我們義烏這樣的開放性城市、跨境電商國家級試驗區,意義非凡。”10日下午,剛剛參加完外商投資法草案審議的全國人大代表、義烏市委書記林毅告訴記者,“去年義烏跨境電商交易額達654.7億元、增長17.7%。作為中國做電商最好的城市之一,義烏張開雙臂歡迎所有外商進入跨境電商的各個環節,歡迎各類外資積極參與,形成充分競爭,更好地促進跨境電商發展。”但他也關注到,未來如何按照外商投資法的規則規範外商投資跨境電商和優化規則、促進發展,是實踐中要去研究、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在代表駐地走廊裡,記者遇到了全國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院長鄭亞莉。聊起外商投資法和跨境電商的發展,鄭亞莉拿出了她的一份建議:“可以預見,隨著外資跨境電商的湧入,市場競爭將更為激烈。中國特別是浙江雖然電商發展迅猛、實力雄厚,但長期看,人才支撐不足將成為制約跨境電商發展的主要瓶頸。我國本、專科專業目錄中,均未設立跨境電商專業,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多依託電子商務、國際貿易等專業或在相關專業下設跨境電商方向。”這位致力於職業教育的校長告訴記者,如參照杭州綜試區發佈的跨境電商人才標準,傳統“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所具有的知識及能力,只佔跨境電商從業人員應具備知識與能力的30%左右。

鄭亞莉翻開了手上的政府工作報告,記者看到“改革完善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扶持政策”已被她重重劃上記號。“如何完善扶持政策?這需要加緊落地、快出細則、坐言起行。我建議,應在高校增設跨境電商專業,優化專業結構,加快培養更適應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更適應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態勢的跨境電商專業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