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一把爛牌打好的人,究竟有多可怕?


01 你受委屈的能力決定了你的職場下限

A君是一家創業公司的老闆,團隊不大,只有十幾個平均年齡不超過30歲的年輕人。

有一天聚餐閒聊,他提到團隊中一個93年的姑娘B,時不時就會私下裡找他哭訴自己的委屈:工作中碰到難題了,和團隊中的誰誰產生矛盾了,甚至是情感中遭遇坎坷了……

A君作為團隊領頭人,本著培養人才、為成員“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著想,大多數時候都強迫自己變身為“知心大哥”,耐著性子安撫脆弱的姑娘B。

姑娘B的脆弱,最終形成了一顆長久不能自愈的玻璃心,一丁點兒事情都能讓這顆心面臨破碎。

對她而言,似乎只有不斷地索求安慰,尋找外來的“強力膠”將這份脆弱粘合,心裡才能好過點。

然而,在深受困擾的A君心裡,姑娘B已經慢慢被定性成為一個不可靠的人。

能把一把爛牌打好的人,究竟有多可怕?

類似姑娘B這樣的人,還有一部分則是因為年輕氣盛,聽不得批評、受不得指教,常常因為一點兒小事就委屈到情緒失控,最終面臨著錄用考察,甚至是委婉勸退。

在職場中,對於表現平平的職場新人來說,既不能及時自我調節,又不能做到虛心受教,時不時還要安撫脆弱的玻璃心,往往會導致自己成為領導者眼中的“不合格”員工。

而對於那些專業技能突出的人來說,玻璃心更是一顆毒瘤。

人高馬大、多證在手的同事C,為人溫和低調、彬彬有禮,看起來與世無爭,穩重踏實。

就是這樣的一個優秀青年,卻“逼迫”我成為了他的專業陪聊。

“剛才開會,老闆說的那句話是什麼意思?”

“公司今天的郵件公告你看了麼,是不是故意在針對我?”

“那個新來的,今天居然來指點我的工作,難道他想越權?”

典型的被害妄想症+玻璃心,讓一個明明優秀的人成為了“職場巨嬰”——但凡風吹草動,總能和自己扯上關係。

事實上,無論你優秀與否,職場本來就是一個協同進步的平臺,總會有你不擅長的領域。

僅僅因為別人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指導了一下工作,就自尊心爆炸,委屈到變形,生怕別人看不起你,這種人即使能力再強,也不值得合作。

受不得委屈的你,玻璃心一觸即碎,誰還敢拉你一把?你的職場道路可能也走到這裡。

能把一把爛牌打好的人,究竟有多可怕?

02 殺不死你的,使你更堅強

個紙團扔到地上並不會摔壞,但也只是維持了原貌;一個乒乓球扔到地上非但不會摔壞,反而可以彈跳的更高。

相比之下,紙團僅僅是不脆弱的,乒乓球才稱得上反脆弱。

一條蛇,砍一刀就死了,我們說它是脆弱的;一條蛇,砍了幾十刀才死,我們說它是不脆弱的;一條蛇,砍了幾百刀,非但沒死,反而越來越強,我們才說它是反脆弱的。

反脆弱能力越強,你就越不容易被困境殺死,並從困境之中獲得收益,越挫越勇。

因為工作不順利、甚至情感問題而嚴重影響工作的姑娘B,在生活中,她僅僅是一個脆弱的少女,但在職場道路上,她就成為了一個不專業的“劣質”員工。

好在,在A君多次間接地提示下,姑娘B漸漸地開始減少了哭訴的頻率,甚至在最近的一次工作彙報中,主動和A君表態,希望他能實話實說,客觀地指出自己不完善的地方,並對以前的種種打擾表示歉意,表示自己會努力的調節好自己的狀態,絕不再影響工作。

反脆弱是不斷鍛造自己的玻璃心,既能扛得住委屈,更能突破委屈,在委屈中成長起來。

曾經那個聽不得領導批評、受不得生活考驗的姑娘B,終於捅破了那層玻璃心構成的天花板,從脆弱走向堅強,並努力奔向反脆弱的未來。

能把一把爛牌打好的人,究竟有多可怕?

在行車過程中,有大量事故是因為人們在慌忙中錯打方向盤而造成的。

其實我們都知道,面對緊急情況,正確的做法是握緊方向盤,踩死剎車,才能將傷害儘可能減少。

但是,當我們真正面對這種巨大壓力時,能做到的人寥寥無幾,逃避,似乎是人類的一種本能。

想要克服脆弱心理,能夠隨時踩死剎車,在錯誤的道路上及時止步,就需要我們掌握反脆弱能力。

反脆弱能力需要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持續鍛鍊自己的抗壓能力,讓自身學會適應特殊環境,讓適應性成為一種本能。

著名的米特拉達梯氏解毒法,就是作為古代小亞細亞本都王國國王的米特拉達梯六世,為了長久的佔領統治地位,為了不遭人毒害,他每天都服用一點點毒藥,並逐步增大劑量,最後達到百毒不侵的能力。

長久的統治國家是他的“職場道路”,道路上充滿了各種死亡的威脅;而我們的職場道路,相比之下要安全得多。

然而,缺乏反脆弱能力的人,僅僅是這些安全得多的一次工作難點、領導批評等,就能打倒我們中的一些人。

人生來都是脆弱的,但只有學會反脆弱,才能從最廣大的普通人群中脫穎而出。職場道路中的反脆弱能力,更需要我們不斷地磨鍊。

能把一把爛牌打好的人,究竟有多可怕?

03 會填坑的人,往往運氣都不會太差

李楠剛加入A公司不久,恰巧遇上公司決策層要開一個會議,出席列表中有李楠部門的2個名額,而會議的內容僅僅是針對上一季度業績不佳的批鬥大會。

2個名額分別是移動端運營負責人和產品經理,前者直接讓助理代他出席,而後者則帶著李楠一同參加。

結果,弱不禁風的助理成為了全場批鬥的焦點,面對在座的上級領導,根本沒明白髮生了什麼事的他,,只能無助地回應著。

而產品經理則恰恰相反。他站在最前方,認真回答著每一個向他拋來的問題,僅僅讓李楠在一旁幫忙記錄要點,還在當場立下了軍令狀,明確了接下來的工作目標。

回來的路上,李楠問產品經理:“移動端的負責人怎麼沒來?”

“要面子,怕被批鬥唄。”

“那你為啥不讓我自己去?”

“你去了也是白白捱罵,你不應該承受上級領導決策失誤帶來的後果。罵歸罵,不管是不是自己挖的坑,最重要的是最後要有人把這個坑填上。也是告訴你,產品經理不好當,做事情不能怕犯錯,關鍵是看你怎麼面對錯誤帶來的後果。”

能把一把爛牌打好的人,究竟有多可怕?

逃避只是保住脆弱的面子的臨時手段,一味的逃避只會讓這份脆弱變得更加不堪一擊,在一次避無可避的打擊中徹底粉碎。

反脆弱一詞在他身上得到了極好的體現,在面對了無數批評與指責後,那個敢於直面困境的產品經理,帶領著李楠最終將那個坑填平,能力得以提高的同時受到了決策層的一致好評,成為了既定的產品總監。

會填坑並敢於填坑的人,往往運氣都不會太差。

唯有歷經打磨的璞玉才會價值連城,而害怕粉碎,一味將自己埋藏於塵土之間的,只能是塊石頭。

年輕氣盛的你與上司發生了爭執,此時你有三個選擇:

情緒失控、負氣離去,成為了那條脆弱的蛇,只不過那致命的一刀是你揮向自己的。

隱忍度日,維持現狀,你默默承受著一切責難,卻毫不作為,終究有忍無可忍的一天。

低調學習後用事實說話,給一切考驗一個漂亮的迴旋踢。

人和其他動物的最大區別之一,就在於折騰。

反脆弱的能力並不是不怕折騰,而是怕不折騰,熱愛折騰、主動折騰。正是因為不斷地折騰,在不穩定、充滿兇險的環境中,人的潛能才得以不斷激發,才得以進步與成長。

風會熄滅蠟燭,卻能使火越燒越旺。一個具有反脆弱能力的人,應該主動擁抱考驗,利用它們,而不是躲避它們。

對於擁有反脆弱能力的人來說,遇到坑並不是一件糟糕的事,因為當你選擇直面、選擇折騰、選擇將這些坑一一填平,你的前行將逐漸變得所向披靡。

唯有選擇了與現實積極主動地對抗,讓自己適應新的環境與考驗,將反脆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才能讓自身的光芒日益耀眼,勢不可擋。

能把一把爛牌打好的人,究竟有多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