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舜禹為什麼叫堯舜禹

堯舜禹為什麼叫堯舜禹

堯舜禹,被認為是古之至聖;唐堯虞舜夏禹,又被稱為三個朝代的創始人。那麼,這三個人為何以這三個字為名;這三個漢字的本義什麼。

“堯舜禹”這三個字最早見於哪兒。

咱們只能根據目前能看到的最早古文獻等“真憑實據”來判斷,其實可能還更早,不過暫時無法證實了。

“堯”,甲骨文中已經有了這個字。在編號為“一期,後下32.16”的甲骨之上。就是說,距今3000年以上了。

“禹”,金文中有這個字。目前知道最早的,是載於遂公盨銘文之中。這是西周中期“遂國”國君的青銅鼎器,約在公元前900年前後(周孝王或夷王年間),距今2900年左右。銘文中說:“天命禹敷土,隨山浚川”。隨後,春秋時期的青銅器“叔夷(屍)鍾”銘文也有記載:“鹹有九州,處禹之堵(都)”。此器為齊靈公(?—前554年)所有,距今至少2500年。同時代的秦景公(?—前537年)“秦公簋”銘文中說:“丕顯朕皇祖,受天命,鼏宅禹跡”,距今也不少於2500年。

“舜”,孔子《論語》裡,多次講到。比如《述而第七》:“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他的生卒為前551-前479,可以證明,距今2500年前,已經有了“舜”字。

據說,孔子修訂過《尚書》,這部書裡對堯舜禹皆有記述。史上,對《尚書》真偽爭訟不斷。2008年11月,清華簡整理成果逐漸發佈,證明《古文尚書》確係偽作。清華簡中整理出的《保訓》,記載的是周文王的遺訓,裡面說:“昔舜舊作小人,親耕於歷丘,恐求中,自稽厥志,不違於庶萬姓之多欲。厥有施於上下遠邇,迺易位邇稽,測陰陽之物,鹹順不擾。舜既得中,言不易實變名,身滋備惟允,翼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帝堯嘉之,用受厥緒。”意思是,舜出身民間,求取中道。能自我省察,不與百姓的願求違背。內外施政總能設身處地,從正反兩面考慮,將事情做好。這段話,恰好與孔子所言,以及《今文尚書》記載相互印證。清華簡當寫成於戰國中期,且帶有明顯楚國文字特點。但可以證明,周初的公元前10世紀,距今2900年左右,已有了“舜”字。

堯舜禹為什麼叫堯舜禹

隋公盨

“堯舜禹”這三個字的本義。

關於“堯”,徐中舒先生認為,甲骨文裡的這個字,從雙土,從兀,與小篆前的古文字形略同。他也引了許慎《說文解字》的解釋:“堯,高也。從垚在兀上,高遠也”,意思是表示對這個解釋的贊同。徐先生對甲骨文中“堯”字的釋義是:“人名或國族名”。

關於“舜”,《說文》說是一種叫“藑茅”的草本植物。《詩經.鄭風》曰:“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傳》說:“舜,木槿也”——也是草本植物。清代段玉裁講,舜是俊的同音假借字,並說,山海經以俊為舜。古籍中,稱舜為帝俊者不在少數。《說文》對俊的解釋,是“才過千人也”——千里挑一的人才。

關於“禹”,《說文》的註解是:“禹,蟲也”。顧頡剛先生在上世紀初表達自己“疑古”了觀點。還在一封信裡引了《說文》作為證據。後來魯迅在故事新編裡,亦以“大禹是條蟲”諷刺他。段玉裁說:禹,“夏王以為名。學者昧其本義”——他的意思是,這個字的本義就是蟲,禹取了這個名字,文人們就躲躲閃閃的不提這個字的本義了。

堯舜禹為什麼叫堯舜禹

清華簡

“堯舜禹”怎麼就成了堯舜禹的名字。

這件事,其實是比較難以給出準確答案的——文獻上沒有記載,是爹媽給起的名兒,還是自己選的?較難定論。

段玉裁做過考證,他說:“堯本謂高。陶唐氏以為號。白虎通曰,堯猶嶢嶢。嶢嶢,至高之貌。……堯之言至高也。舜,山海經作俊。俊之言至大也。皆生時臣民所稱之號,非諡也”。

段氏講了這樣幾個意思——第一,堯,是至高;舜是至大。第二,堯通嶢嶢,(班固的)白虎通可以證明;舜是俊的同音假借字,山海經裡稱舜為帝俊,俊的含義是至大。第三,堯舜之名(號)是生前臣民如此稱之,並非後來的諡號。

他說的第三個意思,大約是對的——沒發現後世給堯舜禹封進諡號的文獻記載。第二個意思大約也是對的,從訓詁角度講,的確可以這樣解釋。至於他講的第一個意思,多少有一些牽強,也多少有點兒拍給之聖賢馬屁的意思,怎麼不解釋禹呢?大約實在不好解釋,所以也就閉口不提了。

古時候對於帝王,很講究諡號。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後初諡文皇帝;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又加諡文武聖皇帝;唐玄宗天寶八年(749年)再加諡文武大聖皇帝;天寶十三年(754年)繼續加諡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其實,他於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然後又逼迫他爹唐高祖李淵退位,由他即位,改元貞觀——還要諡為“孝”皇帝,真是夠諷刺的了。

幸好堯舜禹不是這樣。堯舜,還生活於部落聯盟時期——古國時代,他們是部落聯盟的共主,雖有威望,但還不至於下人和後人對他們吹吹拍拍。大禹儘管自他或者他的兒子啟開創了王國時代,也還沒有形成諡號這種習俗和制度——據王國維等人對金文考釋得出的結論,諡號這種對死去的帝妃、諸侯、大臣以及其他高位之人,據其生平,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始於西周,應當形成於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階段。

關於“姓、氏、名”的系統化“理論”,也應該形成於西周,這看看甲骨文中歷代商王,多以“甲乙丙丁”稱之,就可以知道了——至少在商代,叫什麼名,還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後來,普通黎民也有了姓,但叫什麼名字,很長時間裡都不講究,隨機性很強。例如,曾經於北方各地,男孩叫狗剩兒,女孩叫鴨蛋兒的不在少數。本人原來一個同事,姓王,出生時太奶奶八十二歲。按照那裡的習俗,取名叫“王八十二”,這找誰說理去?

其實,古時候的帝王,其實也差不多。商代開國君王叫成湯;周代文王叫昌,武王叫發;秦始皇叫政;漢太祖叫邦。如果不是諡號,帝王們的名,和平常人一樣,只是個“記號”,隨機性很強。 堯舜禹,應該也是這個道理。大禹他爹還叫鯀呢?難道是條魚不成?尤其是上古時期,一些人的名,是很奇怪的。

他們那個時候有沒有文字很難說,可能叫了這個音——因為語言早就有了,是第一性的,後來有了文字,人們找一個適合的同音字作為他們的名,也是有可能的。所以,沒必要去在這上面花過多精力考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