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去來》兮:史壇迷霧裡的那些“歸客”

《歸去來》,這部由羅晉、唐嫣夫婦聯袂出演的現代都市劇剛剛完成首播收官。表面看,該劇敘述了當代留學生的海外生活,可認真研究劇情,我們能發現,這部劇是對當下青年人內心秩序的凝重探討,關乎愛情、親情、理想、信念。就如本劇文藝範十足的劇名,“歸去來”三個字,圍繞“留學、迴歸、重來”三個主題詞,其意義更是心理層面的。


《歸去來》兮:史壇迷霧裡的那些“歸客”


自我價值、內心秩序的構建,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亙古流傳的追求。走近21世紀,走近當現代,人們依然在苦苦追尋。正如劇中蕭清(唐嫣飾演)的臺詞:“我的理想是活出一個只求自己的人生。”只求自己,忠於內心,不卑不亢,率性灑脫。

01

提起《歸去來》這個名字,沒人會不把這個劇名與陶淵明聯繫在一起。我也多次查閱為何取用這個名字,直到翻到關於導演劉江的一段報道,他說,為理想而堅守,構築內心秩序,是《歸去來》希望與今時年輕人探討的話題。歸去或重來,每集都有一道選擇題。

追溯歷史,做過這種選擇題的很多,陶淵明是最典型的。

何況一首《歸去來兮辭》是那樣的經典——“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我們都學過的這篇文章感情真摯,虛實結合,敘述了淵明兄辭官歸鄉的真實心態。辭藻也甚是優美,“三徑就荒,松菊猶存”“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讀起來也是清朗上口,難怪這篇辭在文學界地位很高,歐陽修甚至說“兩晉無文章,惟《歸去來兮》而已”。

《歸去來》兮:史壇迷霧裡的那些“歸客”


跟影視劇《歸去來》裡的人物設計一樣,陶淵明的抉擇也是發源於內心秩序的衝撞。當然,那種秩序衝撞遠非當代留學青年的心理起伏所能比。

這要從陶淵明本人說起。

公元365年,陶淵明出生於一個沒落的仕宦家庭。曾祖是東晉開國元勳,官至大司馬。後來,家運衰退,陶淵明自己在《自祭文》中言道:“少而貧苦”。

雖然物質生活雖然貧乏,但陶淵明的精神生活卻很豐富。他學習儒家經典,亦通老莊之道,少年時期的他頗有“佐君立業”的政治抱負。但晉代的門閥制度使得“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在那種統治階級內部互相傾軋,爭權奪利的年代,陶淵明根本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

29歲,他進入官場,做了江州祭酒,但因看不慣官場汙墨,很快就辭官歸家,後來又任過幾個地方的小官,最後一次任職是彭澤令,某日,一個墨吏督郵前來檢查公務,他非但不見,還棄了烏紗,返回老家。這就是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自此,陶淵明恪守內心,歸隱田野20多年,他開始將心志寄予詩文,退隱後的20年也成為他創作最豐富的時期,像《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園田居》等名篇都已進入學生語文教材,成為陶冶心性的上佳作品。在這些作品中,陶淵明描繪了他所向往的寧靜、怡然自得的生活,表達出不為外物所擾,不被世間的功名利祿所傷的情感,追尋到了內心的價值與秩序。

02

歸隱,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是個話題。可能,對於登堂入室,輔佐帝王的大部分文人志士心中,總會有一個“歸鄉”的情結。

或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的豁達,或是“紛紛名利客,誰解悟孤豚”的孤傲,或是“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的鄉眷。

不管哪種,一個“歸”字,背後是一個心結。

陶淵明是第二種,一個孤傲飄逸的內心價值塑造者。與之同道,以“梅妻鶴子”知名的北宋隱逸詩人林逋,他的內心秩序則更為通透。同樣是自幼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但與陶潛相比,林逋的性格更為孤高自好,不趨榮利。自青年時,他就灰心於仕途,後隱居在杭州西湖,結廬孤山,林泉終老。

《歸去來》兮:史壇迷霧裡的那些“歸客”

關於林逋這個純粹的“內心守望者”的故事很多,很多都令人撫掌稱奇。林逋愛好外出遊歷,但又恐客人到了,自個不在家。他就囑咐門童,每逢客至,就縱鶴放飛,林逋看見鶴了,就會棹舟回來。他愛作詩,但作完自覺滿意後就隨意丟棄,從不留存。林逋終生不仕不娶,喜歡植梅養鶴,他說自己“以梅為妻,以鶴為子”,成為史上隱逸派登峰造極之人。

對林逋來說,隱是一種境界;對范蠡來說,隱是一種智慧。

范蠡是春秋時期越國謀略家,他輔佐越王勾踐滅吳,一雪會稽之恥。但功成後,他並沒有貪戀權位,而是主動退隱,轉型為一代富賈。他用智慧詮釋了別樣的內心價值觀——“大名之下難久居”“久受尊名不祥”。於是,在大事已畢的情況下,他向勾踐請辭退隱,乘舟泛海而去。

一個“歸”,一個“隱”,竟是世上如此深奧的大智大慧,但也就只有范蠡、孫臏、王翦、張良等為數不多的智者懂得其中真諦。而諸多驗證“久受尊名不祥”的時代英雄又是那麼地令人唏噓——文種、韓信、蕭何、藍玉……

03

無論是“歸”,還是“隱”,無非是內心想通了,價值觀校對了,可如能像陶淵明、陶朱公那樣順利“歸去”的,不失為一樁幸事

畢竟,有很多人,想歸隱,卻難比登天。

天才總是被嫉妒的,尤其是輔助明君登基的謀臣,更容易被猜忌,因此當你向君上請辭時,你那滔天的智慧難免讓人心裡打起小九九。

下面兩個故事出自影視劇,但劇中的演繹可供端詳。

一個是《朱元璋》裡的劉伯溫,與諸葛亮齊名的明朝開國謀。開國後,當他發現雄才大略的朱元璋始終惦記著勳貴功臣,於是,日漸老邁的他以病重為由請辭歸鄉。

朱元璋當然知道劉伯溫的能耐,多次請辭,多次不允,命他在京療養。此刻的劉伯溫,是多麼想念浙江青田的山山水水。後來,實在病重不起,皇上才許其歸鄉。但是,劉伯溫歸鄉後的生活日常仍於每天被錦衣衛監控上報。

他明白,皇上是對他放下不下,無奈,他只能打起鋪蓋卷,匆忙地返回京城。時也,命也,劉伯溫的歸鄉路,那麼坎坷。直到病故,他才躺在棺材裡返回夢中縈繞的故鄉。

《歸去來》兮:史壇迷霧裡的那些“歸客”


另一則故事,出自《雍正王朝》,十足的戲說故事。劇迷應該知道,雍正還是四爺時,曾收留了一謀士名叫鄔思道,名為世子教師,實為幫助四爺參詳奪嫡的重要謀臣。在黑暗的小屋中,他為四爺出謀劃策,使得四爺出了很多風頭,躲過很多暗礁,最終鼎力扶持四爺坐上龍椅。可就在皇位到手的當晚,已是皇帝的四爺又返回到王府……

四爺知道,鄔先生也知道:四爺此次,是來解決自己的師爺的。

可智者就是智者,鄔先生早就料到會有今日,他百般辭掉皇帝遞給的廟堂職位,為自己找了許多“不可用”之理由,躲過皇帝的試探。最後,他拋出自己的保命方案——“半隱”。

絕不可全隱,否則皇上信不過。“半隱”,即是不再參與廟堂事務,但也不會就此消失,而是寄住在皇帝的親信李衛帳下,使自己時刻生活在皇帝視野之中,以求皇帝心安,自身苟活。最終,雍正爺作罷,隨他而去。

試想,鄔先生肯定是拄著拐,飛奔著逃出王府的。

有心歸隱,卻要看造化。劉伯溫、鄔先生誰不想在事畢後放蕩自然,怡然自得,可要真正投進內心的理想秩序中卻又是何其難。


“有人星夜赴考場,有人辭官歸故里”,人之所圖,志趣所在。說到底,幸福還是實現了自身的內心追尋,可世上能有幾人如願,多數人都在執著追夢,卻不知夢在何方……


作者簡介:“晾書石”,中國傳統文化大學文史哲專業永遠畢不了業的終身在校生,歡迎關注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