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300億!暴風,下一個樂視?

導讀:從業務佈局開始,暴風就對樂視亦步亦趨,馮鑫更是將賈躍亭標榜為偶像。

如今,暴風步上樂視後塵:業務受挫,業績鉅虧,淪為失信人,馮鑫被限制消費。一切的一切,與樂視當年如出一轍

從曾經連拉28個漲停板的資本市場獨角獸,到如今的慘淡經營,暴風到底踩了多少坑?

淪為失信人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在樂視危機之後,暴風集團(300431.SZ)也陷入輿論漩渦之中。

3月10日,暴風再次被列入被執行人名單,即我們俗稱的失信人,馮鑫也被法院限制消費。

這次,是因為暴風拖欠離職員工工資,被對方告上法庭,這已經是暴風第二次因人事糾紛被列失信人名單。


暴跌300億!暴風,下一個樂視?

今年1月份,暴風悄然增加了十幾條被執行人信息,起因是公司與離職員工之間存在勞動糾紛,涉案金額合計69.04萬元。

需要指出的是,兩次事件發生後,暴風都發布緊急說明,稱已經與離職員工積極溝通,解決了勞動糾紛,馮鑫最終沒有進入失信人名單


暴跌300億!暴風,下一個樂視?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如今的暴風,員工內部矛盾日益激化,甚至動不動就上升到法律層面,外界不得不提高警惕。

鉅虧10億

比員工勞動仲裁更可怕的,是暴風的業績正在遭遇急劇下滑。

2月27日,暴風發布2018年業績快報,公司營業收入11.23億元,同比下降41.34%;淨虧損10.89億元,而去年同期為盈利0.55億元


暴跌300億!暴風,下一個樂視?


這是暴風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而且一下子就是10個億,投資者一時間難以接受。

面對業績下滑的局面,暴風在公告中解釋稱,主要原因是計提了資產減值損失和子公司深圳暴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本費用增加。

暴風2018年三季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2.4億元,同比下滑45.89%;淨虧損1.2億元,同比下滑2805.93%。

而暴風2018年半年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7.9億元,同比下滑4.21%;淨虧損1.06億元,同比下滑775.22%。

這一切都表明,暴風的業績已經陷入虧損泥潭,而且虧損額正在逐步擴大,目前沒有扭虧跡象。

回顧發現,暴風上市至今,除2015年業績一柱擎天外,其他年份的業績並不突出,近年來呈現下滑趨勢。


暴跌300億!暴風,下一個樂視?


妖股跌成狗

暴風失去業績支撐,股價也很難站穩腳跟,近期股價一直在10元上下徘徊。

遙想當年,暴風股價在上市之初就一飛沖天,成為創業板屈指可數的大妖股之一。

2015年3月24日,暴風成功登陸資本市場,並且一口氣連拉28個漲停板,成為2015年資本市場的超級神股。

上市初期,暴風累計收穫39個漲停板,股價從發行價7.14元飆漲至327.01元,公司最高市值達360.97億元,股價與市值雙雙達到歷史巔峰。


暴跌300億!暴風,下一個樂視?


暴風最高股價327.01元,這到底是個什麼概念?這麼說吧,當時A股第一高價股貴州茅臺(600519.SH)為258.59元,被暴風甩出好幾條街。

但是,瘋狂過後,失去業績支撐的暴風,股價也開始掉頭向下。

2016年至今,暴風股價跌跌不休,近期更是在10元上下徘徊,股價跌超90%,還不及最高價的一個零頭。公司市值也跌落神壇,縮水逾300億元,目前僅剩41億元。


暴跌300億!暴風,下一個樂視?


高管減持潮

比業績下滑和股價下跌更讓人上火的,是公司高管的減持大戲。

暴風上市初期股價瘋狂上漲,股市變身財富加速器,大批高管身價暴漲,甚至實現財富自由。

2016年3月,暴風1.21億股限售股迎來解禁,佔公司總股本的44.17%,迫不及待的高管紛紛拋出減持計劃,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減持狂潮。

最狠的是機構股東,以對暴風持股7.84%的和諧成長為例,其先後在2016年4月、2017年6月、2018年1月、2018年4月發起減持,累計套現12億元。

曾位列暴風2015年年報前十大重要股東名單的和諧成長、青島金石、天津伍通、華為投資等,在2016年9月30日已經全部退出名單。

高管也沒閒著,2015年至今,暴風高管累計減持35次,套現金額達到1.1億元。而暴風上市三年間,沒有一次增持行為。

2018年,暴風高管崔天龍、助理總裁李媛萍、副總經理張鵬宇等人前後三次減持股份,累計減持294.15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88%。

暴風實控人馮鑫也在忙著質押股票。截至目前,馮鑫累計質押上市公司股票67,051,112股,佔其持股總數的95.35%。而在資本市場上,有一種委婉的減持操作叫“質押式減持”。


暴跌300億!暴風,下一個樂視?


資本狂歡已經接近尾聲,清倉套現的高管大多選擇離場。2018年,暴風副總經理呂寧、證券事務代表趙娜、首席財務官姜浩、監事會主席李永強等人相繼離職。

一眾高管離場後,只剩馮鑫留在原地,身兼董事長、總經理、董秘數職。此外,暴風還有7萬多名股東,其中不乏在百元高位入場的“接盤俠”,自願或被迫留到現在。

還有翻身機會嗎?

暴風淪落至此,與公司發展過程中矇眼狂奔脫不了干係。

暴風當年以視頻播放器起家,80後90後的小夥伴們應該有印象,暴風影音曾是當年大家買電腦時的必裝神器。

但是,上市之後,在狂熱資本的簇擁下,暴風已經失去自我,一路矇眼狂奔。

往大了說,是馮鑫標榜的全球DT大娛樂戰略佈局;往小了說,VR、直播、影視、體育、互聯網電視等熱門板塊,全都做了個遍


暴跌300億!暴風,下一個樂視?


暴風的項目曾多到讓人眼花繚亂,但其中亮點乏善可陳。最可怕的是,這些熱門業務板塊大多是燒錢模式,需要源源不斷的輸血支持。

暴風在2015年年報中稱,公司已完成全球DT大娛樂戰略佈局的60%。但是,這些業務並沒有給公司帶來預期收益,反而不斷推高負債率。

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暴風賬面貨幣資金僅剩2497.09萬元,較年初減少1.02億元;流動負債合計20.12億元,而流動資產僅為11.92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78.65%

暴風資金鍊越來越緊張,公司內部矛盾日益激化,但好在目前還沒有供應商催討欠款。大家都知道,供應商討債是樂視崩盤的導火索。

但是,這並不代表暴風的當前情況有多樂觀。事實上,

暴風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

暴風能否逃脫樂視命運,實現絕地求生?目前來看,恐怕要打個大大的問號了。

另:長期堅持原創不容易,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好看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好看,以示鼓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