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蔡康永:那些高级的人生,从来不需要容忍

01


第五季的《奇葩说》中,有一道辩题是:伴侣在婚姻中开小差,要不要容忍?

比起整场辩论,更让我感动和深思的,是蔡康永的一段精彩总结。从辩题中的婚姻要不要容忍,引申到了我们的人生要不要容忍,能不能将就。他说:

“我觉得我们的文化过份推崇容忍这件事,是我们的懒惰。 我看到好多文人房间里挂着“难得糊涂”四个字,我看到网络上好多人说“认真就输了”这五个字,我看到好多婆婆劝她们的媳妇说,进了婚姻就睁一眼闭一眼吧,我全部不喜欢这些态度。 我觉得我们对容忍的过分推崇,使得对好多事情变冷淡。 你有什么忍不住的就不要忍,那个显露的是我们对生命的热情,不只是婚姻,我们活着也应该如此。”



《奇葩说》蔡康永:那些高级的人生,从来不需要容忍



是的,从小到大,我们已经习惯了被教育做人要学会容忍,仿佛只要学会容忍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成了多少人想要追求的境界。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容忍对人生的懈怠,在一次又一次的退让中失去自我。

我们变得越来越麻木,不敢再去较真,害怕每一次较真会招惹来更多的麻烦和意外,得过且过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常态。

但生命里还有很多东西,你越是容忍,就越有可能失去活着的滋味,比如那些你对不公的态度,你的社会价值,你的自我尊严。

02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大型地产公司的面试,面试官只有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

在一场唇枪舌剑的无领导小组讨论后,面试官开始了他的总结和发言。

他好像很不满意刚才我们的表现,一边看着简历,一边非常不耐烦地说:“这都是怎么筛的简历,这样的学校怎么能让他进面试?清北的硕士在我们公司算优秀吗?不,我们这里还有常青藤的博士。所以,你们都要有自知之明。”

更令人难堪的是,他竟然一边看简历,一边对号入座,当面对着面试的同学说:“某某,你学校太差;某某,你专业不行;某某,你第一学历不够好,硕士勉强还凑合。”

本不过就是一场面试,活生生的演成了一个《延禧攻略》的高贵妃,颐指气使。

多数被点到的同学,脸都不自觉地红了起来,头也埋得更深了,那种尴尬和无地自容,可想而知。

面试官看大家都没有人说话,反而更加的变本加厉,说话的语调又上扬了不少。

“上这么烂的学校,自己心里没点数吗,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还敢给我们的公司投简历。”

有位被点到的女同学突然站了起来,对着这位面试官说:

“我尊重你作为面试官的权利,我承认自己过去不优秀,但并不代表以后我不能变得优秀。今天你可以淘汰我,可以批评我,但没必要如此嘲讽我。每个人都是有自尊的,我希望你能尊重我,也尊重这里的每个人。”

说完之后,女生便走了出去,随后大家也都选择了离开,只剩下面试官一个人坐在屋里不知所措。


《奇葩说》蔡康永:那些高级的人生,从来不需要容忍



没有人责怪她搞砸了一场面试,甚至都有些敬佩她,因为只有她说出来很多人敢想却不敢说出来的话。

我不认为这是小题大做,我们可以承受委屈和挫折,但一个人的尊严一旦被践踏,便再也找不回来。

有些事情,值得我们去计较,去较真,去为自己呐喊。

03


前段时间,金华发生过这样一条新闻。一位男子好心扶起一个摔倒的老人,对方反而先报警称是他撞的,并要求相应的赔偿。

还好监控证明了男子的清白,面对铁证,没想到老人依然拒不承认,甚至连一句道歉的话都没有。

好心救助,反遭诬陷,面对男子的起诉,老人的妻子只是冰冷的一句:“那你起诉好了。”

哪怕只是1元精神损害费,也要讨回名誉。

我们可以包容,但包容不是纵容。与人为善是一种修养,但是不能让这种善意成为少部分人用来作恶的工具。

让那些讹人的人付出应有的代价,善意才会被更好的保护,我们才能更好的行善。

不容忍,是一种较真,更是一种姿态,也在向这个世界宣示着规则和底线。

我们也看到了更多的人站了出来,在一些不公平的事情面前,敢于去发声,维护着这个社会的正义和公平。

一名刚入学的大一女学生,起诉哈尔滨市铁路局禁烟不力,同样要求赔偿1元精神损害费,虽然最后法院没有完全接受她的诉求,但也极大的推动了普通列车的禁烟行动。

两年前,民生银行北京分行,一位女下属举报领导有性骚扰的行为,事情一经曝出便引起了轩然大波,最后该涉事人员得到了严肃的处理和问责。

罗永浩在《我的奋斗》中说,每一个生命来到世间,都注定改变世界,这是你的宿命,你别无选择。你要么把世界变得好一点,要么把世界变得坏一点。


《奇葩说》蔡康永:那些高级的人生,从来不需要容忍



我们需要就是这种较真的勇气和姿态,也是我们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最好的价值体现。

04


吴军在《态度》 中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美国,有很多亚裔家长,自己受到变相的歧视,在单位里升迁遇到阻力,就乖乖的认命了。

他们不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挨了一巴掌从此认怂,反而回到家后就把这种压力丢给了自己的孩子。

在这些人眼中,一直有一种这样的逻辑:“爸妈没本事,所以你要好好读书,将来上了常青藤大学一切就会发生改变。”

现实情况却是,在美国如果一个族裔自己不争取权益,孩子书读得再好,和其他族裔相比,在申请大学的时候依然会受到歧视,尤其是好的大学依然会有很大困难。

因此,他一直坚持认为,要想让亚裔真正得到公平的待遇,就要从自身开始,积极参与政治,坚持反对各种AA(平权)议案,并且在选举中一直反对支持平权议案的候选人,以达到影响美国的大学录取的目的。

不是所有的不公平都要选择接受,至少我们也应该为了应有的权利勇敢呐喊一次。这条路很难,但是如果从来没想着要开始,未来只会更难。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一味的容忍和退让,最后只能让我们变得越来越麻木和不在意。而这些,会让我们渐渐失去活着的滋味。

在那些高级的人生里,从来就不需要容忍,因为那才是对生命最好的热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