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有人愿意投资,能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克拉运河”?

克拉运河根本就不可能开工,也谈不上对新加坡有什么影响。克拉运河工程已经提出来100多年了,在这100多年里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都建成通通航了,但这个克拉运河竟然还是停留在纸面上,由此可见这个工程就不靠谱。

从欧洲到东亚最短的路径就是走马六甲海峡,因此也缔造了新加坡的经济繁荣。新加坡作为一个弹丸之地没有任何的资源,靠的就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而且这个优势似乎还无可取代,哪怕开凿了克拉运河也不会完全颠覆新加坡的交通地位。

首先从运输成本上来讲,走克拉运河相比走马六甲海峡节约的路程并不长,只能节省约1000多公里。这个距离对于海运来说成本并不高,真的不高。要知道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都是节约8000—10000公里的路程,这个距离对于商船而言才有意义。

当然这路少走一点是一点,总归会降低一些运输成本的。但问题是克拉运河不是白让你走的,商船要交过路费的!而且这个费用还不低。

按照苏伊士运河的收费参照来看,一首万吨货轮的过路费至少数十万美元,克拉运河的开凿费用绝对不比苏伊士运河低,过路费自然也少不了。

如此一来似乎还是绕马六甲海峡更加划算。到时候船都不走这儿,那运河不就白修了吗!

当然很多人会提议克拉运河可以采取“薄利多销”的模式,收费少一点,这样就能够吸引商船光顾,反正运河建好之后就是一个固定资产了,投资早晚收回来。但对于投资者来说10年拿回成本和100年拿回成本可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前者预示投资人将走上人生巅峰,后者则代表着投资人倾家荡产。

开凿克拉运河估计至少要280亿美元,泰国政府是根本拿不出来这么多钱的,肯定要招商引资。如果泰国政府对投资人说:“这条运河我保证100年内让你回本”。那么我估计绝对没有投资人会来接盘,除非脑子进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