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懂事,我寧願你哭泣


比起懂事,我寧願你哭泣


孩子經常哭是因為軟弱嗎?

文 / 河童


孩子們在生活中需要通過哭泣來表達他們的感受。如果他們被允許哭,允許表露感情,他們或許就會克服困擾他們的一切。以下是對哭泣的詳細介紹。

產品名稱:哭泣

一、哭泣的運作機制

在成人眼裡,孩子經常哭。與成人相比,孩子更容易陷入困境。這不意味著成年人一點也不苦惱——只是我們在處理情緒的時候有更多的經驗,而且我們還擁有成熟的大腦來控制在特定事件中帶來不便或不需要的情緒衝動。他們哭泣主要是因為他們還不能成熟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他們無法應對出現的問題,無法理解他們的感情,或者無法克服本能帶來的哭泣。而成年人都意識到這是一件小事,明白哭泣不會帶來一點點的改變。

例如,一位成人與一個小朋友在午餐時段去麥當勞點餐時,服務員輕輕地回應,這款只在早餐時段供應。兩者都會因此事而感到不安,小朋友很可能會哭,而成年人會淡定地選擇別的東西。

隨著孩子長大並進入學校,他們面臨著停止哭泣的壓力。經常哭的孩子意識到自己不能再哭——這種情緒表達方式的轉變也許會讓一些孩子產生壓力,他們如果沒有順利過渡,那麼他們始終會想盡辦法,找到一種可以接受的方式來讓你知道他們很難受。伴隨著壓抑,孩子可能會找到另外一種表達的方式來迂迴地哭泣,如讓自己的身體受傷——這樣他們就可以哭了。


比起懂事,我寧願你哭泣



情緒敏感性是指你的孩子在情緒上對各種情況做出反應的難易程度。有些孩子的情緒敏感度較高,而另一方則較低。他們可能非常瞭解自己的感受,即使是在自我吸收的程度,也不瞭解其他人的感受,反之亦然。

有些孩子在感情上非常敏感,對自己的感受非常敏感,而有些孩子似乎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感受。以下是一些高敏感孩子的表現:

  • 與那些情緒不太敏感的人相比,你的孩子更容易表現出諸如傷害、悲傷、憂慮、尷尬、恐懼、同情或憤怒等情緒,甚至更為戲劇性。
  • 這些孩子經常會和你分享他們對每件小事的感受。
  • 他們可能非常強烈地感受和表達任何不公正,例如和他們的兄弟姐妹與“公平”待遇有關的不公正。
  • 他們傾向於比其他人更長久地保持情緒。教他們如何原諒和忘記,這樣他們就可以學會繼續前進,而不是沉溺於感情上。
  • 高度情緒敏感的孩子在遇到描繪充滿情感的話題或場景時會變得不知所措。在這些孩子年幼的時候,家長可能需要控制好家裡孩子能夠接觸的媒體,避免呈現太可怕或過於悲傷的事件。
  • 讓孩子在情感上更敏感,特別是對他人敏感的積極方面是:他們往往更加體貼和富有同情心。


比起懂事,我寧願你哭泣



二、哭泣的主要功能

吸引注意,滿足需求

孩子們經常用抱怨和哭泣來引起你的注意。在孩子能說清楚並被理解之前,哭是他們解決需求的唯一途徑。這種習慣可以持續到孩子蹣跚學步。

表達情緒

當孩子沒有得到他想要的東西或者遇到麻煩時,他常常會因沮喪而發牢騷或哭泣。兒童往往會表現出挫敗感,因為他們沒有成人那樣的自制力。

三、哭泣的具體用途

哭泣是對感受到強烈不堪的感覺的正常反應。對於嬰兒來說,他們從三四個月時經常哭泣,因為這是一個超級有用的求救信號,可以幫助看護人更好地照顧他們。

疼痛、飢餓和分離是嬰兒流淚的典型原因。哭泣的頻率通常在兩歲左右下降,因為這時的孩子們能夠使用文字來傳達他們的需要了。

幼兒的哭鬧的原因會比較複雜。像嬰兒一樣,年齡較大的孩子在受傷時可能會哭,但是當他們預料到疼痛時他們也會哭——比如當他們知道必須在醫生那裡打針,或者得知明天不能玩遊戲了。他們也可能會因情緒不佳而哭泣,例如被同伴拒絕或看到悲傷的電影。

學齡兒童比年幼的孩子更能預測別人對他們眼淚的反應。他們犯錯後可能會用哭泣的方式來表達內疚或悔恨,同時,這可能會有意或無意地緩解父母的憤怒(也許可以避免受到懲罰!)。有一種情況,孩子會選擇減少哭泣:當對方不太可能對他們的眼淚做出回應的時候。

幼兒整天都面臨挑戰和失望,我們的社會卻不能讓父母和老師給孩子們表達感情所需的充足空間。對許多孩子來說,一些“小事”,如溢出的牛奶或碎掉的餅乾,可以帶來一整天的失望。也許我們認為,這些小事不足掛心,但是我們要知道,孩子們善於利用“小事情”來幫助他們表達對更大事物的感受。


四、伴隨入園入學,哭泣更明顯

從家庭到幼兒園、從幼兒園到小學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兩次過渡。有些孩子還沒有準備好上學和滿足教室的要求。他可能需要一些額外的時間才能進入學校環境。這並不意味著他不聰明; 這只是意味著他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培養上幼兒園所需的成熟技能。

五、哭泣的副作用

從大約一年級開始,對於在公共場合哭泣的孩子來說,往往會產生社會成本。除非有嚴重的身體傷害,否則你的孩子可能最好避免在同齡人面前哭泣,或把哭泣留到更私密的時刻。

最初,眼淚可能引起同伴的同情,但當孩子們一次又一次地哭泣以回應其他孩子大步走的挫折時,他們的眼淚變得令人不快。其他孩子往往認為頻繁的哭泣是不成熟、無聊的表現。

容易哭泣的孩子可能成為欺凌的目標。此外,花大量時間哭泣的孩子們錯過了愉快的體驗,比如學習,玩耍和與朋友一起出去玩。

有時經常流淚是抑鬱症或其他心理疾病的徵兆,不過通常它表明孩子尚未掌握調節情緒的技能。


比起懂事,我寧願你哭泣



六、行動建議

行動核心

目標不是要消除孩子的感受, 而是教他們如何以適應社會的方式表達他們的強烈感受。

利用語言

多使用:“我明白你的感受___________我很抱歉你覺得_____________”。

“我感覺到你很傷心,我想知道它是什麼樣的,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才能讓你感覺良好。” 然後應該讓孩子哭。

表達你的關心和愛心:“我們需要做些什麼才能讓事情變得更好,讓你在……感受到更少的壓力,或者在休息時感到更快樂?” 如果孩子感到不安,那就是有原因的。我們需要的是找出正在發生的事情,並幫助孩子。

如果感覺到孩子很難過,想哭泣,可以問問:“今天有什麼嚇到你的嗎?在學校感到越來越難受了?有什麼令人失望的嗎?” 這讓他們在校外有一個可靠的機會來感受他的感受。

許多成年人,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都可能忘記了在學校生活中的日常掙扎。家長應該開始考慮,和老師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助孩子應對幼兒園或者學校的壓力,尤其注意觀察休息時段,因為孩子常在自由活動時間遇到麻煩,然後在老師面前哭泣。

如果你的孩子在想要什麼或沮喪時發出嗚咽或哭泣時,請提醒他們使用語言來表達。例如,用平靜的聲音告訴他們,他們不應該哭,他們應該說,“媽媽,我可以喝牛奶嗎?”請解釋一下,當他們哭泣和抱怨時你無法理解他們。當你的孩子以不抱怨、不哭泣的方式提出請求時,請鼓勵他們,即使請求不一定能夠得到理想的回應。告訴他們你喜歡這種表達方式。

面對高度敏感的孩子,需要家長幫助他們欣賞自己,並幫助他們感受到自己的角色:

“你有很強烈的感情。”

“你強烈表達自己。”

“你非常關心別人。”

“你非常清楚其他人對事物的看法。”

“你知道你的感受,並想告訴我這件事。”

“你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感受然後繼續前進。”

“你可以學會理解別人的感受和觀點。”

注意事項

  • 不要強迫孩子停止哭泣。
  • 不要告訴孩子不要害怕、悲傷、生氣、快樂等。感覺不分對或錯。
  • 不要告訴他們“男孩不要哭,大孩子不要哭”,這可能會產生一種刻板印象,即成年人不會表現出真實的情緒。
  • 不要嘲笑孩子的眼淚,如“娘娘腔”。過於敏感的孩子通常無法在沒有支持的情況下堅強起來。


—— 今日作者 ——

河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