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燒“輕旗艦”:飛傲 FA1 單動鐵耳塞使用體驗

來自數字尾巴

在去年年末,別人都忙著過年的時候,飛傲還在忙著發佈新品。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飛傲發佈的是兩款“輕量級”產品,除了藍牙小耳放BTR1的升級版BTR1K之外,更新人矚目的就是本文要聊聊的這條單動鐵耳塞FA1了。

講道理,如今低端耳塞市場大家都在拼性價比,連圈鐵配置的耳塞都賣到了500元以下(飛傲自己的FH1就是如此),飛傲卻出了FA1這麼個異類,單動鐵配置還賣700大洋,筆者在得知FA1售價的時候心裡想的是,飛傲這回不會玩脫?

當然,單動鐵賣六七百這事兒,放到十年前可以說很正常。當時的音特美ER6(I)和威士頓UM1都是這價位的常青樹,至於舒爾的E3C,六七百還買不到,得再加幾百才能請回家。但是貴歸貴,這三劍客當年的聽感可都算是獨樹一幟;並且在那個動鐵耳塞還高高在上的年代,他們在自家產品定價裡還只能算個弟弟,更別提還有個叫“小四”的存在了。

FA1初印象

初燒“輕旗艦”:飛傲 FA1 單動鐵耳塞使用體驗

扯遠了,說回FA1,這次飛傲使用的是一枚全新的樓氏定製全頻動鐵單元,技術參數方面筆者不算很在行,所以就不班門弄斧了;再說參數漂亮不一定聲音也漂亮,還是更相信耳朵收貨。但是,在戴上耳朵之前,還是要懷疑一下,在如今多單元橫行的年代,只靠一個動鐵單元打天下真的能行麼?答案是居然真的還行。

FA1是典型的動鐵聲,密度大,厚度適中,低頻不多,高頻清透,中頻恰到好處,算是目前主流的通透性調音,同時兼顧了整體的厚度,以確保人聲不太單薄。而除了聲音之外,FA1還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值得探討。

有啥不一樣

首先在包裝上,FA1的包裝與相對低端的FH1等產品不同,採用了磁吸硬質外包裝,體積也大了不少,但是比起相對高端的FH5和FA7的純黑色包裝又有明顯區別。在配件方面,FA1標配了飛傲獨家的“透明探索版”防水盒,此前只有FH5和FA7兩款高端產品有此配件;但是在耳套方面並沒有像後兩者那樣配齊多種耳套,僅有白色和灰色兩個種類。線材上,沒有采用高端產品的透明發燒線材,而是和FH1一樣的普通3.5mm插口黑色細線。

初燒“輕旗艦”:飛傲 FA1 單動鐵耳塞使用體驗

初燒“輕旗艦”:飛傲 FA1 單動鐵耳塞使用體驗

初燒“輕旗艦”:飛傲 FA1 單動鐵耳塞使用體驗

初燒“輕旗艦”:飛傲 FA1 單動鐵耳塞使用體驗

初燒“輕旗艦”:飛傲 FA1 單動鐵耳塞使用體驗

初燒“輕旗艦”:飛傲 FA1 單動鐵耳塞使用體驗

初燒“輕旗艦”:飛傲 FA1 單動鐵耳塞使用體驗

初燒“輕旗艦”:飛傲 FA1 單動鐵耳塞使用體驗

如此配置,飛傲似乎是想表明FA1既與自家的入門級產品不同,又和FH5、FA7拉開差距。這就導致FA1的定位有點迷:作為一單元動鐵,FA1到底算入門還是算進階呢?筆者認為,FA1從價格到包裝配件都在表明自身的獨特定位,其身份應該是介於入門和中高端之間,這裡姑且給它一個飛傲“輕旗艦”的稱號好了。而當我看到FA1的腔體時,這種感覺就更加明確了,為啥呢?因為FA1的腔體設計和目前飛傲家最貴的耳塞FA7是極度相似的,標誌性的水波紋理和順滑的手感,加上背面晶瑩剔透的質感,甚至比FA7更加吸引眼球。不得不說這樣的外觀,把FH1甚至F9PRO都比下去了。

初燒“輕旗艦”:飛傲 FA1 單動鐵耳塞使用體驗

初燒“輕旗艦”:飛傲 FA1 單動鐵耳塞使用體驗

初燒“輕旗艦”:飛傲 FA1 單動鐵耳塞使用體驗

這裡囉嗦一句,在這種公模造型的耳塞中,FA1以輕巧的重量和小巧的外形,與耳朵接觸的部分貼合度很高,算是我使用過的類公模耳塞中佩戴最舒服的一款。

“用啥聽”和“聽啥”

FA1的聲音大致走向前面已經說過了,屬於相對比較全面的通透型調音。其整體厚度比FH5和FA7都低,但得益於不錯的密度和紮實的三頻素質,使其在700上下價位的諸多強手之中仍然站得穩腳跟。

在易驅動性方面,FA1屬於比較好推的類型,手頭的飛傲M9、VIVO XPLAY6和SR15,甚至iphone都能輕鬆驅動。當然,在風格上建議搭配聲音相對厚實一些的前端,可以使FA1的聲音下盤更穩。

初燒“輕旗艦”:飛傲 FA1 單動鐵耳塞使用體驗

初燒“輕旗艦”:飛傲 FA1 單動鐵耳塞使用體驗

那麼FA1這個風格適合聽啥音樂呢?首先,FA1這個調音就是為了儘可能擴大適應面的,眾所周知在單元只有一個的前提下,聲音過厚、過薄都會導致偏科。因此現在很多新產品都和FA1一樣,弱化聲音的厚度,加強兩端延伸,一方面易於做出“平衡”的聲音,另一方面也能迎合初燒追求刺激的喜好。很多老燒都知道,這種做法搞得不好是容易玩脫的,但是FA1不僅僅沒有玩脫,反而在兼顧均衡的同時保持了不錯的密度感,並且以相對開闊的聲場營造出了一絲“高級聲”的感覺。

初燒“輕旗艦”:飛傲 FA1 單動鐵耳塞使用體驗

什麼意思呢?簡而言之就是在確保聲音不偏科的前提下,保持了良好的層次感,不悶,不混,同時又具備自己的特色。所以筆者認為,FA1的曲風適應面是比較廣的,既適合現在主流的流行人聲和ACG、影視原聲,也可以滿足一些嚴肅音樂的聆聽需求,比如小編制古典、樂器等等。可惜對於筆者來說,FA1的聲音還是相對直白了一些,能再多一些感情就好了。

簡單小結

FA1的定位如今確實挺獨特的,筆者並沒有和飛傲溝通過,但私以為FA1的素質、聽感、做工、參數,給它封一個飛傲自家“輕旗艦”的名號還算合適。同時,FA1通透均衡的風格也可以讓選擇了它的初燒培養相對正確的聽音觀,少走一些彎路也是挺好的。更別說飛傲的大廠屬性和FA1騷氣的外觀設計,以及舒適的佩戴了。

就說到這裡吧,謝謝閱讀。

初燒“輕旗艦”:飛傲 FA1 單動鐵耳塞使用體驗

初燒“輕旗艦”:飛傲 FA1 單動鐵耳塞使用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