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十年內極有可能實現的兩大科學創新—將改變整個人類的發展

未來五十年內極有可能實現的兩大科學創新—將改變整個人類的發展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了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隨著現代社會的進步,科技創新更是以飛快的速度改變著我們的生活。遙想二十年前誰能想到手機居然能成為現在人人離不了的“萬能”工具?遙想四十年前誰能想到電腦互聯網會成為整個社會離不了的基礎產業?科技的發展永無止境,當今的科技發展可以說是一日千里,雖然現在科技創新每天都在進步,但是對整個人類社會能產生革命性影響的創新卻並不是輕易就能出現的。畢竟那樣的創新不可能像在小商品批發市場批發拖鞋那麼容易。

現在卻有兩項能改變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科學創新極可能在不遠的將來得以實現,我們姑且估計是在五十年之內吧,但短期內實現突破也是有可能的。對於整個人類社會的進步來說,五十年內能產生一個質的飛躍確實也是太值得了。

這兩項科技創新就是常溫超導體和可控核聚變。

超導體現象是前些年科學家在偶然情況下發現的,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某些特殊物質會出現超導性。但那些特殊情況都很極端,比如溫度極低(負200多度)或需要激光照射或時間極短。但隨著全球科學家的多方探索,發現某些材料有可能成為常溫下的超導體。尤其是去年我國年輕的科學家曹原(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生)主導的團隊發現石墨烯在某種特殊情況下可以實現超導性,這一發現可以說是在研究常溫超導體以來最重要的發現。現在各國科學家正在深入研究這一現象及其背後的理論。當然其他種類物質的常溫超導性也在各國科學家的深入研究中。

可以預見的是,在不遠的將來,哪怕是更遠一些的將來,這一研究肯定會實現真正的突破。

核裂變是原子彈的機理;核聚變是氫彈的機理。核裂變和核聚變都能產生巨量的能源,其中核聚變又遠大於核裂變,核裂變已經實現可控,即現在的核電站,但核聚變還難以在現行技術層面實現可控。核聚變比核裂變產生的能量更為巨大,原材料更是豐富的用之不竭,最終產物更是完全安全,所以目前全球主要國家和組織都在全力鑽研如何實現可控核聚變。值得驕傲的是在這方面我國的研究處於世界前沿。

這一全球性科研已經取得不少豐碩成果,即使按保守估測實現突破也是完全可以預期的。

這兩項科技創新將很大程度上從本質上改變人類社會的發展。

首先談常溫超導體的作用,常溫超導體除了實現傳輸電能損耗極低,以及能使電動機效率最大化外,最大的價值是將實現“超級電池”,小到超級容量的手機電池,大到足夠維持整個城市的儲能站,都將會有常溫超導體來實現。而超級電池的應用將會使我們現在所用的汽車全部淘汰更換為電池驅動汽車,包括坦克和戰車等等,感覺是不是就像科幻電影裡一樣了?鐵路運輸也將成為高速高效的磁懸浮列車。

可控核聚變的作用。可控核聚變的實用化將實現能源即電能的極度廉價。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安全潔淨的廉價高效能源又將從多方面本質的改變我們的生活。1、農業工廠化。人工照明加無土栽培可以在專門建的高層建築裡實現主要農產品工業化生產,這樣將節省大量的土地,從而改善人們的居住和生活。2、煤炭原油將主要用於化工產業而不再是能源產業。3、垃圾處理可以憑藉廉價電能實現全部焚燒。4、運行的安全性使的可以在每個城市附近就近建設可控核聚變電廠,不再需要遠途輸電輸煤,配合由常溫超導體構成的能維持整個城市的儲能站,將實現幾個城市的小聯網模式而不必一定是現在的大電網模式,那樣國網公司就將沒必要,很可能形成無數個小電網公司,更有利於自由競爭進一步降低電價,城市也將更獨立化以及更潔淨。5、遠洋運輸將以裝置小型核聚變電站的貨輪承擔,世界的物流成本將更低。

這兩項科學創新的實現必將會普惠全人類,因為現在對它們的科學研究中更多的是由國際合作的方式來推動的,即使是由某國單獨研究出,因為各國進展與瞭解的都很深入,一國成功了,其他國家和組織稍微瞭解一下或稍微得到一些實物或啟示就可以破解,就像原子彈美國費巨資研製成功後,前蘇聯再研究出就是非常的迅速,而我國研製出更是快得驚人。這兩項科技創新都屬於實用性創新,一國研發成功後不大規模使用不足以顯示其優越性,實用規模大那就無秘密可言,尤其在各國研究水平都不低的情況下。所以這兩項技術最終造福的一定是全人類而不會是某國專享。

人類歷史的發展是綿綿而悠長的,在某些節點會產生飛躍,而未來五十年內有可能實現的兩項科技創新就將使人類社會實現一次飛躍。

值得期待——

未來五十年內極有可能實現的兩大科學創新—將改變整個人類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