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開篇一首詩,道出中國古人的無盡智慧,欲知造化,須看西遊

西遊記開篇一首詩,道出中國古人的無盡智慧,欲知造化,須看西遊

《西遊記》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很早就成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幾百年來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西遊並非是童話書,而是適應於各個年齡,不同層次。不同職業的人去讀,也都能得到不同的智慧啟迪。西遊記中的故事,雖然是吳承恩辛苦創作出來,但故事來源,大多從民間蒐集整理,很多故事都是有跡可尋,並非胡編亂造。

此書開篇的這一首詩,不但為詩中佳品,更是講出了一個深刻的大道理。

西遊記開篇一首詩,道出中國古人的無盡智慧,欲知造化,須看西遊

詩曰: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

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此詩到底是講什麼道理呢?不熟悉中國文化的人,是難以理解的。

第一句: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是講中國古人對宇宙最初的認識。最初的宇宙,是混沌一片,整個天地是混亂無序的,處於矇昧狀態,不可描述。也根本沒有人能看見,就是空蕩蕩的一片虛無。

在科技發展到今天后,我們更加明白,在宇宙大爆炸之前,是沒有宇宙的,宇宙是從虛無中一個奇點誕生。但在幾千年前的中國道家,就明白了這個道理:無極生太極,再誕生了宇宙萬物,這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啊。

西遊記開篇一首詩,道出中國古人的無盡智慧,欲知造化,須看西遊

第二句: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是中國神話中盤古開天地的傳說,在混沌中,孕育了一個生命盤古,他醒來後,揮動大斧,破開了混沌,讓鴻蒙空間誕生了我們的宇宙。清純之氣上升成為天,濁重之物凝聚下降,成為大地,這樣天地分明,才形成了我們的世界。

這兩句雖然帶著很強的東方神話色彩,但細思也是很有哲理。就算最初宇宙大爆炸,也必然有一個因子,是誰在觸發,點火了那根爆炸的“引線”呢?中國人認為這是盤古,當然西方也有西方的傳說。

西遊記開篇一首詩,道出中國古人的無盡智慧,欲知造化,須看西遊

第三句: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這兩句詩有多種解釋。但小編認為還是在講天地演變的過程。所謂覆載群生,是講天地最主要的作用。天地形成後,有了上天的覆蓋保護,大地的穩定承載,各種不同的生命,才能在天地之間,這個溫室一般的空間裡成長。而天地隨著演變,不僅有了各種生命,還產生了萬事萬物。

這兩句詩,道出了天和地的作用,天地才是一切生命之父母,天地是至仁至善的,沒有天地,一切都將不存。這也是中國古人為何要把敬天地排第一的原因。

西遊記開篇一首詩,道出中國古人的無盡智慧,欲知造化,須看西遊

​第四句: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天地在不斷演變,會不斷產生各種進化。天地進化,為生命帶來的好處,就是造化的本義。而西遊記的一個重要思想,就是去理解造化。天地演變,為世間的一切生靈,帶來各種不同的造化。

孫悟空從一個石胎形成生命,這是造化,能拜菩提祖師學藝,得成金丹大道,也是造化。而唐僧取經,經歷無數磨難成佛,這也是他的造化。對於妖魔們來說,能吃到一塊唐僧肉,以長生不老,更加是造化。造化和命運不同。造化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可以去把握。

讀西遊,瞭解災劫和這背後的造化規律,就是作者的本意了。所以吳承恩著此書,實在是想為更多的人,帶來造化的。

讀者朋友們怎麼看“造化會元功”呢?歡迎評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