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女兒國》:一個“情”字幾乎意外了卻整部“西遊”

《西遊記女兒國》:一個“情”字幾乎意外了卻整部“西遊”

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的經典之作、四大名著的《西遊記》來說,它可謂是奠定每一箇中國人從小到大對於神話小說最初的記憶。相信每一箇中國人都讀過《西遊記》,並且知道唐僧與他的3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西天取經的故事。

這就是為什麼只要是關於《西遊記》的影視作品,不管是改編成電視劇或者電影,都會受到大家的關注以及歡迎的最主要的原因。對於近幾年的賀歲檔,有這樣一個系列關於《西遊記》的題材電影,它從2014年的《西遊記之大鬧天宮》到2016年的《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再到今年的《西遊記女兒國》,這個品牌每隔兩年都會如約而至,不僅得到了很好的延續,還在賀歲檔為我們大家增添了一份歡快的喜悅。

《西遊記》是章回體的神話小說,在這部長篇鉅製中有多個人物,多個故事,相信每個讀過它的人在這部小說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側重,也許有人對真假美猴王的橋段拍手稱讚,有人對智取紅孩兒的故事讚歎不已,當然也會有人對偷吃人參果的設計喜愛有加,其實在這些故事中師徒四人表現最多的都是打鬥和智鬥各方妖怪、各路神仙的情節,一關接著一關,一難接著一難。而在情感的層面上沒有得到過多的表述,直到他們走到女兒國時,才讓整部《西遊記》有了更多的耐人尋味的人情味。

鄭保瑞導演執導的《西遊記》系列,到今年的這部《西遊記女兒國》已經是第三部了。從前兩部將重點以及表現形式過多的展現在打鬥與特技上不同,這部《西遊記女兒國》不僅融合了更強悍的頂級特技水平加唯美的實景拍攝,更是在情感的層面上得到了昇華,將唐僧與女兒國國王之間純粹的情感,動情的愛戀得到了很好的詮釋。特別是在講述“情為何物”時,讓人很是動情。

其實提到唐僧與女兒國國王的這段在整個《西遊記》中難得可貴的浪漫情感的表述中,它應該算得上是整部《西遊記》最甜美的段落了。美麗的女兒國國王,她身負皇權富貴且美貌端莊,在她的心中她對於唐僧的愛是純碎的情感,而不是追求長生不老的齷齪目的。而唐僧對其愛的呼喚的回應在電影中成為了讓其束手無策,左右為難的劫難。

趙麗穎飾演的女兒國國王鍾靈毓秀,身上散發著一種明豔動人的至真至純,從她第一眼看見馮紹峰飾演的唐僧開始,內心中湧動出的對於男人的美好向往早已打破了女兒國將男人視為天敵的祖訓。她單純善良的在唐僧身邊觀察這個男人的全部,包括其的內在思想,外在氣度甚至是此行目的。她可以單純的為其放下自己的王位,與其歷劫苦海無涯的磨難,她對於唐僧的情感歷程就是在探討“情為何物”的全部意義。但唐僧與其在苦海上漂泊數日苦苦尋找離開女兒國大門的同時,他們之間的相濡以沫讓他們共同開始領悟了情感的真諦。到底是“情為何物”是“我舍王權富貴,你守戒律清規”的瀟灑與放棄,還是“不負如來不負卿”的堅定與執著?

人的一生其實都是在為一個“情”字所累,情感的訴求越大,世間的牽掛越深,這點在《西遊記女兒國》中亦是如此。當女兒國國王與唐僧找到苦海盡頭炙手可得的大門時,他們才明白,原來離開的大門也是情之入口,他們被宿命所牽絆,終究是無法被成全的兩人。其實對於趙麗穎飾演的女兒國國王來說,就如同她所夢見的夢境般一樣,即便唐僧可以不為眾生疾苦所修行甘願與其廝守,他也不會快樂。愛眾生與愛一人之間的距離就是唐僧與女兒國國王愛情的戒尺,當唐僧失去袈裟,蓄起長髮之時,也是其全部人生顛覆之時。

不管唐僧對於國王的愛是真是切,也不管國王對於唐僧的愛是痛是徹,他們之間註定將要分別。電影中當唐僧出人意料地決定生下孩子的時候,郭富城飾演的孫悟空毅然決然的為師傅喝下如意仙人被真情所打動的眼淚製成的可以令其落胎的淚水,將唐僧心中執著求子的雜念所打消。這也是這部電影中設計的一個很巧妙的情節,讓唐僧與孫悟空作為師徒間最親密與互補的人設,在取經之路上幫其掃除一切障礙的同時,也讓其可以真正走進內心幫其做出最堅定的選擇。

愛一人與愛眾生這是唐僧需要面對的選擇,要王權還是要愛情這是國王需要面對的選擇,與其讓心愛的人左右為難,不如放手讓其還原本來的人生信念。再如由林志玲飾演的癲狂的忘川河神與梁詠琪飾演的國師之間的情感一樣,做愛人還是做朋友,這是他們之間糾纏一生的執念,不管忘川河經歷過多少有情人的宿命抉擇,奈何橋與孟婆湯解憂過多少人的情感憤恨,忘川河神都無法消除內心中對於國師的不解與怨念。這是說明了“情”字的魔力可以侵蝕一個人的全部內心。

《西遊記女兒國》是一部將情感講述得很是透徹的電影,它在《西遊記》原著的基礎上做了很好的改編和詮釋,讓女兒國的故事作為《西遊記》橋段中最唯美、動情的愛情戲份得到了很好的表達,讓柔情似水的女兒情助力唐僧師徒脫離苦海的人生命運,不僅是表現情愛更是表現一個人的人生觀,在師徒四人降妖打怪之時,可以有這樣的情感進行融合與穿插,很是難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