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萬科保利都大跌!商品房預售改現售對誰有利?

恆大萬科保利都大跌!商品房預售改現售對誰有利?

今天是中秋節假期後第一天,很多投資者的假期綜合徵還沒結束,就趕上了中國股市的一次下跌。

仔細研究,這次下跌的原因,還沒那麼簡單,帶動大盤大跌的股票很多都是地產股!

保利地產,萬科,泰禾,華夏幸福等一線地產股重挫!

還記得上一次,我們看到一樣景象的時候,就是傳聞中的國開行收緊“棚改貨幣化”,遏住鉅額貨幣流入商品房的咽喉。

這一次,又是因為啥?

我們回到消息發佈的9月21日晚上。

當晚,廣東省房地產協會當天向各副會長單位下發《關於請提供商品房預售許可有關意見的緊急通知》稱,廣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已擬訂了“關於商品房預售許可事項調整”的材料,並將於9月25曰上報住房城鄉建設部。

廣東省住建廳擬訂的相關材料提出,商品房預售制度存在導致工程爛尾、違法違規銷售、交易不公平、房屋面積管理職能難以理清、不平衡發展和低效率競爭等風險,建議降低預售制帶來的高槓杆效應,逐步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全面實施現售。

炸鍋了!商品房預售改現售!這如果真的實施確實是個重磅消息,因為這將改變整個房產企業的發展邏輯,影響確實巨大。

面對這則刷爆朋友圈的傳聞,廣東省房地產協會也就此向當地媒體回應:這只是徵求意見,大家可以提建議或保留,摸底各房企的想法而已,“八字還沒一撇”。

雖然目前只是徵求意見,但這個提法,讓人不禁為房產企業捏一把汗。

那麼,我們就來研究下,這個預售改現售有何影響,房產企業到底在怕什麼,對購房者好不好,房價能漲還是能跌?

先來了解一下,商品房預售制度。

商品房預售制度,講人話就是“買期房”,即是指房地產開發企業將正在建設中的商品房預先出售給消費者,並由購房者支付定金或者房價款。

我國現在執行的商品房預售制度起始於1994年,設立的初衷是通過縮短房地產企業資金迴流的週期,來緩解這個行業與生俱來的資金困局,從而促進整個房地產市場的快速發展。

實踐證明,商品房預售制度加速了整個房企的資金週轉,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的確推動了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大步前進。

那麼,既然這麼好的預售制度,為何要提出取消?

來看看文件中怎麼說。

廣東省住建廳擬訂的相關材料提出,商品房預售制度存在導致工程爛尾、違法違規銷售、交易不公平、房屋面積管理職能難以釐清、不平衡發展和低效率競爭等風險,建議降低預售制帶來的高槓杆效應,逐步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全面實施現售。

《通知》稱,為了解決預售所帶來的管理風險、消費風險、社會風險、金融風險,建議在當前建立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的“窗口期”,對預售制進行改革,降低預售制帶來的高槓杆效應,逐步取消商品房預售制度,全面實施現售。

啥意思?就是說,預售制度的弊端也有不少,一方面會造成爛尾樓,違法違規銷售等不良行為,導致交易不公平,購房者利益受損。

另一方面,在商品房預售制度下,企業進入房產開發領域的門檻就降低了,我蓋樓幾層,就可以開賣,回款速度快,不需要那麼多資金實力,所以就出現了低效率競爭,房屋質量會降低。

另外,第二段話,說的是各種風險,為了表達一個意思,那就是,在預售制度下,開發週期一般幾年,購房者在拿到房屋前,幾年內房價真的大跌了,房產企業把房高價賣了,購房者吃虧了,消費風險,金融風險就被轉嫁到對房價判斷能力不強的購房者身上了,而購房者往往都是從銀行貸款買房的,這就把風險帶給了銀行。

有人說,商品房預售制度使得房企可以有效轉嫁風險給銀行和購房者。這是不能不防的!

預售改現售,對於房產企業有何影響呢?

如果取消預售制了,開發商都要老老實實蓋完房子賣掉才能去玩下一個項目,一個小開發商,有預售制時,本來2年時間10個億可以開發2個項目的,取消預售制後,2年時間10個億隻能開發1個項目了。

房產企業想要快速開發,預售快速回款,再去開發其他樓盤,加槓桿促業績的事兒,基本上成為過去。

從這個角度來看,取消預售制度,將給房企帶來更大的資金壓力,回款速度變慢,導致其資金鍊可能面臨壓力,利息成本上升,開發項目減少,業績降低,我們不難理解,為何房企會因此大跌了。

那麼,對購房者而言呢?好事兒!

這就意味著,買房不用等,現房,一手交錢,一手交房,現房拎包入住。同時,減少了未來交房的時候,樓價大跌導致的糾紛和資金風險,一舉兩得。

但是,還有一點可能會出現變數。那就是,商品房預售,價格往往會比現售低10%左右,現售之後,我們可能要花更多的錢。這與房產企業成本上升有關係,現售房價可能出現不同程度上漲。

當然,你貸款購房等待現房的過程,也是計息的,如果這也算進去的話,我們通過現房交易成本或將減掉一部分。

對於房價呢?

這個制度如果快速實施,短期而言,還真的可能推高房價。

原因很簡單,看供求關係。取消預售之後,只有現房才准許銷售,那麼,短期上市的現房可能會出現短缺,供不應求,大家一起搶房的情況會時有發生,房價會被推升。

由於開發商資金週轉速度變慢,開發項目變少,商品房供應量可能下滑,或將影響居民中期預期,導致樓價上漲。

但是,假如未來“時機成熟”,推出這個制度,也並不會對房價構成太大影響。

比如,當某些地區,商品房供應過剩,存量房很多的情況下,實施現房銷售就是沒問題的。

再比如,北京市統計局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8月,北京市商品房銷售面積為354.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2.8%。其中,住宅銷售面積為266.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2.7%。

北京商品房銷售面積大降低,原因在哪兒?假如最主要原因,在於需求不足,而不是供給不足的時候,實施現房銷售,也不會對房價構成太大影響。

當然,這個“預售改現售”的徵求意見,可能正在釋放一種預期,當這種預期被合理控制引導的之後,購房者能夠依據經濟週期做出理性判斷,不再盲目跟風的時候,房價就不會因為一個政策出現暴漲暴跌,那也是“房住不炒,保證剛需”的關鍵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