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中國首顆軟件定義衛星“天智一號”發射成功啦!

11月20日7時40分,由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牽頭研製的我國首顆軟件定義衛星“天智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搭載成功發射。“天智一號”由中科院軟件所牽頭,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航天九院771所、中科院光電院等單位參與研製,是規劃“天智”系列的首顆技術驗證星,同時也是全球首顆實際開展工程研製併發射的軟件定義衛星。“天智一號”衛星的研製和成功發射得到中科院重大任務局的大力支持。

快看,中國首顆軟件定義衛星“天智一號”發射成功啦!

此次發射成功的“天智一號”衛星是一顆以軟件為主的衛星,整星重約27公斤,運行在500公里高度的太陽同步軌道,採用“開放架構、模塊集成、軟件定義、一星多能”的創新設計理念。

“天智一號”與傳統衛星相比具有三大特色優勢:

· 一是智能程度高,衛星所獲大部分數據處理均可在軌完成,根據需要下傳地面;

· 二是衛星為開放型系統,用戶可以為衛星開發軟件,並可根據一定流程將開發的軟件上注衛星,開展在軌試驗;

· 三是衛星的實時狀態,用戶可以通過手機利用“追星APP”訪問查詢,並指揮衛星在軌實時執行“太空自拍”等空間任務。

“天智一號”主要載荷包括能耗低、計算能力強的小型雲計算平臺,一臺超分相機和4部大視場相機。天智一號的雲平臺能在太空嚴酷的環境下根據需要智能調配計算節點,可將獲取數據在“天端”進行智能計算,執行星載應用程序,響應地面的需求,對相機和手機採集到的數據進行計算分析,並傳輸到地面的測控站點或應用端。與傳統衛星面向單一任務定製開發、自成封閉體系不同,“天智一號”採用開放系統架構,側重於提供系統級軟件解決方案,開發適合不同衛星平臺的航天軟件,並推出“航天應用商店”,以豐富空間生態應用,讓用戶有更多選擇。

快看,中國首顆軟件定義衛星“天智一號”發射成功啦!

快看,中國首顆軟件定義衛星“天智一號”發射成功啦!

研製中的“天智一號”衛星(來源 | 中科院軟件所)

今後軟件所將通過航天應用創新大賽等形式開展航天應用生態構建,為國家和商業用戶提供更豐富的航天應用軟件及算法。“天智”衛星的發射成功,為發展天基智能提供了開放的試驗平臺,為商業航天發展、航天生態系統建設提供了助力,推動了傳統衛星向平臺化、軟件化、智能化、虛擬化等方向演化。後續,軟件所將研製“天智”系列新技術試驗衛星併發射,用於發展和驗證軟件定義衛星相關的共性技術和應用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