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鐵路旅客發送量居全省地級市首位

雖然春運已近尾聲,2月27日,記者在南充火車站看到,候車大廳裡仍然是人頭攢動。南充已成為重要的旅客出行地,成為重要鐵路樞紐,據市級相關部門統計,2018年,南充鐵路運輸發送旅客1247.7萬人次,在全省地級市中排名第一。

南充鐵路旅客發送量居全省地級市首位

鐵路旅客發送量破千萬人次大關

最近幾天,記者在南充火車站看到,旅客們提著大包小包,在車站工作人員組織下,有序候車出行。 統計顯示,今年春運大幕開啟以來,截止2月19日,南充火車站日均發送旅客1.56萬人次。最高峰當天發送旅客2.2萬人次,創下歷史新紀錄。 今年春運以來,南充火車北站旅客發送量也創下新高,截止2月19日,車站共發送旅客20萬人次,最高峰當天發送旅客9100人次。 隨著條條鐵路大動脈貫通,南充正成為鐵路運輸重要樞紐地。據市級相關部門統計,2018年,南充鐵路運輸旅客發送量為1247.7萬人次(含4個縣級車站)。其中,南充火車站462萬人次,南充火車北站230.5萬人次,南部火車站95.3萬人次,閬中火車站116.7萬人次,蓬安火車站157.6萬人次,營山火車站185.6萬人次。 統計顯示,2018年全市鐵路運輸旅客發送量超過達州、綿陽、廣元等傳統交通樞紐大市,在全省地級市中排名第一。目前,南充每天過境客貨列車252趟,也居全省地級市第一。 “從鐵路管理營運方的統計數據看,2018年,全省地級市中,旅客發送量過千萬的地方,只有南充。”市級相關部門負責人說。

中短途出行客流量佔比大

根據對2018年南充鐵路運輸旅客發送情況的分析,中短途出行佔比大。其中,成渝經濟區內旅客出行量佔總量的57%。從出行距離來看,旅客出行距離為200至500公里佔總量80%,旅客出行以中短途為主。 從出行區域看,重點城市出行量大,南充旅客出行往來成都、重慶、北京、上海、廣州方向客流比重最大;貴陽、昆明客流比重其次;西北方向(西安、蘭州、烏魯木齊等)票源緊張。 從客流規模看,出行量呈高速增長態勢。南充火車站是川東北地區重要樞紐,一直保持較高客流量。南充火車北站2018年客流量與2017年相比,增長率為28%。閬中火車站、蓬安火車站、營山火車站3個縣級站旅客流量,在全省縣級站排位靠前。

經濟活力拉昇鐵路客流量

據業界人士分析,2018年,南充鐵路客流量之所以能夠躍居全省地級市第一,原因是南充高等級鐵路線路夯實了樞紐地位。蘭渝鐵路全線通車,由華南、西南、華中地區至西北方向、青藏地區90%列車由原襄渝鐵路的運行區間,改經蘭渝鐵路運行並在南充經停,使南充首次通達拉薩、烏魯木齊、蘭州、西安等西部省會城市。同時,南充至京津冀經濟區、長三角經濟區主要城市實現朝發夕至,與成渝城市群建立起快速通達的“一小時”交通圈,南充鐵路運輸優勢得到進一步凸顯。 2018年,大量客貨列車在南充始發、經停,南充樞紐發送能力明顯增長。特別是南充始發至北京西、上海虹橋兩對高速動車組列車,吸引了周邊巴中、廣安、遂寧等城市旅客在南充乘坐,極大提升了南充城市虹吸力和影響力。 鐵路運輸客流量持續增長,凸顯了一座城市的經濟活力。2018年我市經濟總量達到2006億元,居全省第5位;增速9%,居全省第三位。“五大千億產業集群”齊驅並進,招大引強、招強引優碩果累累,全市經濟建設呈現出蓬勃生機,表現出強勁有力的經濟內生動能,使南充承接產業轉移條件更加優越,對外開放要素更加齊全,促進了旅客流、資金流、信息流交融互動。2017年以來,南充在中心城區實施了有史以來最大範圍的城市修復、最大體量的城市改造、最大規模的城建會戰,展現出煥然一新的城市面貌,閬中古城、嘉陵江南充城區段夜景等景區景點持續走紅,聚集起超高人氣。南充火車站改造、南充火車北站站前廣場建成,樞紐格局全面形成,也奠定和提升了南充在全省、全國對外開放中的格局,從而拉昇南充鐵路運輸客流量。(來源:南充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