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收购,安踏比肩耐克、阿迪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安踏,一家中国的体育品牌,回顾过去五年的发展史,安踏所取得的成绩让人惊叹,如今已坐稳中国体育品牌老大的位置。尽管在业内看来,目前安踏离世界体育品牌巨头耐克和阿迪达斯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但仍旧有不少人对安踏抱有信心,认为安踏终究在不久的将来终将可以成为比肩耐克和阿迪的存在,尤其是在安踏收购芬兰知名体育用品集团Amer后,这个目标不再遥不可及。


跨国收购,安踏比肩耐克、阿迪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对于安踏所在的中国体育用品行业来说,8年前的产能过剩危机和随之而来的行业震荡暂成过去时,行业进入上升期。今年年初,安踏体育经历了几件大事:市值破千亿;营收破200亿;对欧洲体育巨头Amer Sports(亚玛芬体育)的收购进入尾声。目前,安踏已是行业里市值最高的公司,1235亿港元的市值,是李宁的5倍,特步的10倍,361度的38倍。营收和增速方面,安踏的势头也更迅猛。它是本土体育用品公司里唯一一家2014年起一直保持双位数高增长的公司,2018财年,安踏营收达241亿元,营收增速也达到5年来最高,同比增19个百分点。曾经的老大李宁虽然走出了危机,但增长势头明显不如安踏,361度增长平平、特步2017财年营收甚至出现下滑。

安踏这次跨国对欧洲体育巨头Amer Sports的收购,让他一下子市场的关注焦点。去年下半年,以安踏为主的财团以371亿元的价格,向芬兰体育集团Amer发起收购。这场交易若顺利完成,将是中资在体育用品领域的最大规模收购案,这场收购亦被看作美的收购库卡后中国企业最重要的一场跨国收购。在2月26日于香港举行的业绩解读会上,安踏创始人兼董事长丁世忠告诉媒体,安踏的目标是成为国际化体育用品集团,收购Amer是公司加固多品牌战略,向国际集团迈进的重要一步。另外,安踏集团总裁郑捷表示,这项收购已通过所有的反垄断审查,预计在3月底完成交割。


跨国收购,安踏比肩耐克、阿迪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在营收、市值方面已坐上中国体育用品业老大位置的安踏,能否成为与耐克、阿迪达斯比肩的国际体育用品巨头?目前来看,安踏离后者还有很大的差距。

2017财年,安踏研发投入占销售成本5.7%,大概为9亿元,2018财年这一比例是5.2%。安踏管理层在2月26日的2018财年业绩解读会上表示,虽然研发投入占销售成本的比例下降,但研发投入的绝对值是增加的,安踏的核心竞争力仍依靠研发和创新。

第二名李宁2017财年的研发占比为1.9%,约1.7亿元。从投入的研发资金量来看,安踏遥遥领先。亦有业内人士表示,因为产品的技术含量有所欠缺,近年来李宁已向注重时尚、创意的潮牌转型。对比安踏和李宁,2008年安踏营收46亿,李宁67亿,到2017年,安踏营收166亿,李宁营收仅为89亿元。2018财年,安踏营收达241亿元,营收增速也达到5年来最高,同比增19个百分点。

尽管在国产品牌上,安踏稳居老大的位置,但离国际大品牌的差距仍然很大。哪怕是在中国内地市场,跨国体育品牌的市场份额也遥遥领先于本土品牌。 2017年,阿迪达斯、耐克以20%、19%的市场份额位列前两名,安踏主品牌和旗下运营的斐乐品牌共占11%的市场份额,李宁占5%,特步和361度分别占4%。对中国公司而言,培育一个国际化大品牌并不容易,安踏自主品牌若要成为国际大品牌,还有很长路要走。


跨国收购,安踏比肩耐克、阿迪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不过通过收购一个拥有多个国际品牌的跨国体育巨头,安踏便跨出了成为国际体育用品集团的第一步。靠安踏主品牌走到美国、欧洲开拓市场难度很大。通过收购,安踏可以借助Amer的销售渠道和供应链进入国际市场,把集团业务覆盖到欧洲和美国,国际化的进程会走得更快。另外,考虑到安踏的增长率三倍于耐克、阿迪,将来跻身第一集团对安踏而言已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