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順風車春運不上線:命案到底是誰的鍋?網友評論風向變了

春運危機

又是一年春運時。今年的春運壓力一點也沒有減少,官方預計今年全國旅客發送量將達到29.9億人次,再創新高。全民搶票回家的熱潮高漲,但票少人多,僧多粥少,總會有搶不到票的情況。

有網友表示,往年搶不到火車票,還能約個"順風車",今年滴滴順風車下線後,就只能選擇搶火車票了。

滴滴順風車春運不上線:命案到底是誰的鍋?網友評論風向變了

緣由

2018年,兩次命案發生後,滴滴宣佈無限期下線順風車業務,進行整改。不可否認,順風車對緩解春運壓力起到一定作用。滴滴數據顯示, 2018年春運,滴滴順風車運送乘客3067萬人次,等於17萬架波音737飛機的運送量。

而今年春運,滴滴順風車仍然無法繼續提供服務,仍在全力整改中。據內部人士表示,目前各方對順風車的產品設計、安全標準以及責任界定尚未達成共識,相應方案還在討論中。

順風車之爭

"順風車是嚴格意義上共享經濟的典型。"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薛軍這樣認為。正因為如此,事實上,政府是鼓勵真正意義上順風車的。所謂順風車的最初設想,是以自我出行為主,而不是不受限制地提供客運服務。滴滴明顯擴大了這個定義。

命案發生後,也有些群眾為滴滴喊冤。他們認為滴滴不過提供交易平臺,命案由兇手造成,滴滴不應該為此承擔法律責任。而

薛軍指出,因為平臺持續進行這項工作,並收取服務費,這就成了從事經營活動,要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隨著命案發生後,群眾情緒逐漸平靜,大家在最初一味怨懟滴滴團隊之後,逐漸意識到滴滴雖然要承擔責任,但是並不該為此負責,畢竟人性的黑暗不是一個APP可以控制的。群眾逐漸想起了滴滴順風車曾經的好處,念起它便宜又方便,呼喚它的迴歸。

滴滴順風車春運不上線:命案到底是誰的鍋?網友評論風向變了

網友評論

滴滴究竟應該做出怎樣的整改

薛軍說,共享經濟對整個監管體制提出了巨大挑戰,未來或會有一場監管思路上的大調整。

所以滴滴首要的便是加強監管和安全機制的完善。目前滴滴已經啟用了緊急聯繫人,位置保護,錄音保護等功能。接下來要做的便是完善對於司機的挑選和管理機制。

滴滴能做的,其實並不多。貪慾在人心,這是幾千年來永遠無法解決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