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5岁是"养寿"关键期,牢记3多3少,远离4类要命食物,可长寿

有些人常常发出这样的感慨,"年轻的时候拿命换钱,老了以后拿钱换命"。

40-55岁被国际卫生组织称作"生命高危期"。以前积攒的小毛病在这时候就容易"冒头"了。

生命高危期来临的人注意了,这4类"要命"的食物,最好远离

第一种:重口味食物

重口味食物一般来说都是高盐食品。

45-55岁是

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NaCl),长期摄入过多的高盐食品,会导致渗透压高,会对胃粘膜造成影响,易诱发胃炎等症状。

而且高钠会导致肝脏纤维化,即肝硬化的早期过程。生活中除了直接摄入的盐分,还有"隐藏"盐分,例如腌制品、加工肉类等,建议少食用。

第二种:油腻食物

长期的大量摄入油腻食物,身体会"无福消受"。

45-55岁是

一方面,脂肪在体内不能得到代谢,容易使人体重增加。另一方面油脂堆积在血管内,容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油腻的食物吃多了会加重肠胃的负担,而且油腻的食物中多含有加重肝脏负担和致癌的物质。

大多的油腻食物还要经过煎炸等处理,煎炸断裂的脂肪链可产生致癌的化学物质,最终导致肝硬化,甚至向肝癌过度。

第三种:红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牛、羊肉等开始频繁的登上餐桌。

45-55岁是

除了蛋白质含量高之外,红肉还富含脂肪,而且是饱和脂肪,当你患有肝病时,这种脂肪对身体尤其有害。

而且大量的摄入这类红肉,身体产生的胆酸和胆固醇代谢产物会增加,刺激大肠粘膜上的腺瘤,还容易诱发肠癌。

第四种:酒精

提到酒我们一般就会联想到酒精肝之类的。

45-55岁是

其实适量饮酒对我们的血管也是有一定的益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张血管,但是酒精对人体的害处远远大于益处。

而且酒精还被国际医学组织认定为"一级致癌物",所以,我们不要做哪些"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情。

长期过量饮酒,肝脏不能完全代谢体内的毒素,时间长了沉积在肝内,就会致使肝细胞被酒精的中间产物"乙醛"纤维化,易患上肝硬化等疾病。

日常养生,坚持好"三多三少",长寿跑不了

1、 多喝水

正确喝水可以促进肠胃消化,加快新陈代谢,减轻肝脏负担。

一般一个人一天喝1500ml-2000ml毫升是最为恰当的,应当量少多饮。(肝腹水等症状的患者应当注意饮水量,听从医嘱)

但是注意不要在夜间喝太多的水,因为喝太多的水不仅会增加起夜的次数,还会加重肝脏的工作量,让肝脏不能得到适当的休息。

45-55岁是

2、 多用脑

大脑在37岁时记忆力开始明显降低,为了减缓大脑的衰老速度,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对脑部的训练。

可以进行一些需要脑力活动的项目,如象棋之类。给大家推荐一些对大脑有意的运动,如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

长期的进行有规律的有氧运动也是可以有效的延缓大脑衰老。

45-55岁是

3、多晒太阳

多晒太阳,可以促进人体维生素D和钙等元素的吸收,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骨质疏松。

而且室外环境较好,视野开阔,空气流通好的地方最佳。

"三少"

1、少久坐

上班看电脑,下班玩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常态。

45-55岁是

长时间的久坐导致血液流通慢,新陈代谢能力减弱,下肢血管疾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建议,久坐1小时,活动5分钟。

2、少生气

经常生气,会导致肝气郁结,气血不和。

还会使血压升高较快,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建议,尽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做好"制怒",保持心平气和。

3、少熬夜

"静卧血归肝",人体熟睡时,血液才会回流肝脏。

45-55岁是

肝脏一般都是在9点到11点进行排毒的,而凌晨1点至 3点则是肝脏调节功能进行的时间段,长期熬夜则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

久视还伤肝,不仅消耗大量肝血,还会损害肝脏健康,导致视力下降。

建议每天保持在8小时的睡眠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