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制作保障:扶貧也需要“扶上馬送一程”

  正月的最後幾天,盤算著去年發展養殖的收益,招賢鎮永豐村的練海斌又開始了新一年的謀劃,今年,他還準備再大幹一場……

  春節前,他飼養的3000多隻土雞順利出籠,加上售出的13頭豬,兩項合計超過十萬元。更讓他欣喜的是,在縣城南山花園小區,他還購置了新房,並已經裝修完畢,準備天暖和後就挑個好日子住進去。

  練海斌是該縣2018年的精準脫貧退出戶,但是根據幫扶政策,退出後相關的產業扶持補貼政策還將持續三年,這讓他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為了持續做好全縣脫貧村、脫貧戶後續幫扶工作,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高脫貧退出質量,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特為鞏固提升脫貧效果和防止返貧打下了堅實基礎。

  同練海斌的境遇一樣,麟遊縣對已經脫貧的5075戶16585人,還將按照攻堅期內脫貧不脫政策的要求,繼續做好後續幫扶和鞏固提升工作,實現穩定脫貧不返貧。

  十項行動 築牢基礎

  在脫貧攻堅戰役中,麟遊縣立足山區縣城資源稟賦,從始至終把脫貧工作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貧困村及建檔立卡貧困戶為重點,兼顧非貧低收入戶和非高標準脫貧戶,強力實施脫貧攻堅十大鞏固提升行動,分別從產業、就業、健康、教育、“兩房”建設、基礎建設、生態、兜底保障、志智雙扶和村容整治著手,制定出臺一系列後續配套幫扶計劃,為脫貧“摘帽”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牢基礎。

機制作保障:扶貧也需要“扶上馬送一程”

永豐社區服務中心

  練海斌所在的永豐村,2018年已經整村脫貧退出,為了鞏固成效,在上級政府和四支扶貧隊伍的共同努力下,進行了產業升級和“三變”改革,實現了一個山區貧困村的“完美蝶變”。

  “去年,我們根據玉米適生區的村情,投資75萬元,在村裡建成了一個玉米加工車間,日產原糧可達10噸。同時,村上進行了“三變”改革,村民以土地和糧食,都能入股,年終根據效益再進行分紅。”該村支書王亞斌介紹,玉米加工車間的建成,讓村裡的優質玉米轉化成遠近聞名的包穀糝子,由於生長週期長,富含卵磷脂,口感香甜,保健作用明顯,在市場上非常搶手。

  談及脫貧鞏固的辦法,王亞斌道出兩大實招,一是運用好“三變”改革,利用好產業扶持政策,及時擴大村裡現有的種養殖規模,多培養一下諸如練海斌這樣的養殖大戶。同時,在村裡發展藥材產業,種植柴胡,通過“十戶一體”能人帶動更多的脫貧戶參與進來,拉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二是與人社部門對接,通過技術培訓讓村民走出去,遠了可以去大城市,近了可以到鎮內,每戶有一個勞力就業,就能保證整個家庭實現持續性增收。

  在練海斌的示範帶動下,永豐村陸續湧現出崔偉東和崔小軍這樣的返鄉創業養豬大戶,兩人今年均將上馬千頭標準化養豬場,村民通過發展產業持續增收的勁頭十足。

  五個配套 鞏固提升

  在十項行動出臺的同時,麟遊縣還同時出臺了5個配套方案,用來保證長效扶貧機制的建立。分別是《產業扶貧鞏固提升實施方案》《就業扶貧鞏固提升實施方案》《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管護鞏固提升實施方案》《扶貧扶志鞏固提升實施方案》和《基層組織建設鞏固提升實施方案》。

  2月29日,兩亭鎮豐和寺村的愛心超市裡,按照積分分值不同,整齊有序的擺放著七八十種農村實用的商品,該村60歲的貧困戶魏小朋已經通過參加公益勞動等活動進行積分,陸續兌換過手套、肥皂等生活用品。該村支書馬曉紅對於愛心超市感觸頗深:“愛心企業踴躍捐助,貧困戶靠勞動兌換商品,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緩和了幹群關係。”

  建立愛心超市,通過愛心捐贈,以積分換取物品的方式正面激勵,在麟遊全縣,像豐和寺村這樣的愛心超市還有幾十家,讓貧困群眾樹立了不等不靠、艱苦創業的思想,而這正是該縣通過志智雙扶保證長效扶貧機制的一項縮影。

  值得一提的是,麟遊縣委、縣政府還把脫貧後續幫持鞏固提升工作列為作為各鎮、各有關部門年終脫貧攻堅考核重要指標,建立專項述職制度,對工作不力、作風不實、落實不到位,出現工作失誤,造成影響的單位和個人,進行嚴肅問責處理。

  麟遊縣出臺的十項行動和五個配套方案,可圈可點的亮點頗多。對已脫貧的55個貧困村全面鞏固提升脫貧成果,隨著農村基礎設施條件、公共服務水平、兜底保障政策的不斷改善,實現了脫貧人口食有所保、衣有所用、住有所居、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保障了全縣2020年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陝西農村報 記者 張曉強 陳新濤 文/圖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