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他沒打過仗卻能被封上將,並且被稱為“軍神”

此人是民國年間極具傳奇色彩的上將,一生從未領兵打過仗,但卻獲得“軍神”稱號,並且曾兩次擊敗整個日本陸軍,堪稱奇蹟。這位傳奇名將,便是蔣百里。

蔣百里本名蔣方震,百里是其字,生於浙江海寧,因自幼聰穎好學,在當地有“神童”之稱。蔣百里16歲考中秀才,18歲被聘為塾師,19歲赴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1905年,23歲的蔣百里以第一名的成績,從該校步科第十三期畢業班畢業,並榮獲明治天皇親賜戰刀,由此被整個日本陸軍界視為奇恥大辱。

為什麼他沒打過仗卻能被封上將,並且被稱為“軍神”

蔣百里(右一)留日期間與友人合影

1906年,蔣百里又赴德國留學,四年後學成歸國,旋接受東三省總督趙爾巽的召喚,擔任京師禁衛軍管帶,但在瀋陽任職。武昌起義爆發後,蔣百里潛回南方,擔任浙江都督府參謀長。北洋政府成立後,蔣百里又歷任陸軍部高等顧問、總統府軍事參議、保定軍校校長、總統府顧問等要職,逐漸展露出大謀略家的才能。

1918年後,蔣百里的人生道路忽然一轉,頗有些偃武修文的意思。1918-1919年間,蔣百里跟隨老師梁啟超赴歐洲訪問,歸國後又主持“讀書俱樂部”、“共學社”等團體,並於1920年當選為浙江省議員,大力提倡“聯省自治”運動,並參與浙江、湖南省憲的起草工作。與此同時,蔣百里還主編《改造》雜誌,與胡適共同創辦“新月社”,並與徐志摩等人互相唱和,顯得異常的活躍。

為什麼他沒打過仗卻能被封上將,並且被稱為“軍神”

蔣百里(前排右二)與胡適(前排左一)等人合影

1921年,蔣百里將赴歐考察的心得體會編寫成書,名為《歐洲文藝復興史》,並請恩師作序。然而梁啟超下筆後竟不能自已,洋洋灑灑地寫了5萬多字,跟蔣百里的作品字數相等。梁啟超無奈,只好另做短序一篇。事後,梁啟超將長序擴充成為《清代文學概論》,反過來又請弟子為之作序,堪稱學術界一大佳話。

然而軍閥混戰、日寇窺視的現狀,哪裡容得下蔣百里悠遊於文藝界,做一個吟風弄月的詩人?所以從1925年起,蔣百里再次復出,先是在吳佩孚手下擔任總參謀長,後赴上海投奔孫傳芳,並策劃唐生智“倒蔣”運動,失敗後一度抓捕入獄。後經人調節,蔣百里與老蔣實現和解,並奉命赴日本考察,以擬就國防計劃,以備將來的中日之戰。

為什麼他沒打過仗卻能被封上將,並且被稱為“軍神”

蔣百里雖然沒打過仗,但被稱為“軍神”

作為“日本通”,蔣百里對日本的侵華意圖瞭若指掌,早在1920年寫成的《軍國主義之衰亡與中國》一文中,便大聲疾呼“吾儕所最感危險者,即鄰近富於侵略性的國家。”對於如何與日寇作戰,蔣百里也最早提出基本防線的判斷,即“將來有這麼一天,我們對日作戰,津浦、京漢兩路必被日軍佔領。我們國防應以三陽為據點,即洛陽、襄陽、衡陽。”

赴日考察結束後,蔣百里又奉命赴歐美考察,並於1937年初,將自己有關如何對日作戰的文章、講演稿以及早年著作中的部分內容,彙集成一本名為《國防論》的冊子,一時間轟動全國。蔣百里在扉頁題詞中寫道:“萬語千言,只是告訴大家一句話,中國是有辦法的!”而這,也成功地激勵國人頑強抵抗日寇的鬥志。

為什麼他沒打過仗卻能被封上將,並且被稱為“軍神”

《國防論》指明中國抗日戰爭的“出路”

在這本冊子中,蔣百里針對日寇提出的“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瘋狂叫囂,極其有針對性地提出“持久戰”的戰術思想,要求中國軍隊“不應一味死守、與敵軍大打陣地戰,而是應增強部隊作戰的機動性,利用我軍本土作戰、熟悉地形的有利條件,採用運動戰戰術,給敵以有效殺傷;發動游擊戰,使之全民皆兵,讓入侵者陷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不能自拔。”

蔣百里的“持久戰”思想,主要內容包括持久與速決、運動戰、游擊戰三大塊,而最後的事實證明,正是中國軍隊貫徹執行了這套作戰思路,才贏得最後的抗戰勝利。蔣百里的運籌帷幄之功如此之高,可視之為二度擊敗日本陸軍。

為什麼他沒打過仗卻能被封上將,並且被稱為“軍神”

蔣百里與家人合影

可惜的是,蔣百里雖然指明瞭戰勝日寇的方向,但卻無緣見證勝利到來的時刻。1938年10月,身為軍事委員會高級顧問的蔣百里升任陸軍大學代理校長,但僅僅過了一個月時間,便病逝於廣西宜山,終年56歲。蔣百里去世後,被追贈為陸軍上將。蔣百里作為一名上將,雖然沒有親自指揮過一次戰役,但卻在人生中兩度擊敗日本陸軍,堪稱一大奇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