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圈时代来了,首都经济圈为何屈居第二梯队?

最近,股票涨势喜人。很多人开始讨论要不要在资产配置中增加股票的比例。

现实,又让人很犹豫。这些年,大部分投资房地产的人,都能赚到钱。而相反,股票和基金市场波动率比较大,大部分常常高买低卖,整体赚不到钱。

也这是因为这一原因导致房地产占到了中国家庭资产配置的绝大部分。所以很多人对房价的走势关心程度比股价的关心程度高很多。

例如,一个中产家庭,股票配置占比10%,房产配置占比80%。如果股市跌了50%,个人资产缩水是5%;而如果房价跌了50%,个人资产缩水达到40%,孰轻孰重,就不需要言明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能承受股市大跌,不能承受房价下跌的原因。

都市圈时代来了,首都经济圈为何屈居第二梯队?

都市圈时代已经来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媒体、专家开始谈论都市圈时代的到来,这对我们个人家庭进行资产配置有哪些帮助呢?一般来说,越是高能级的都市圈,其不动产的抗跌能力就更强,甚至有更高溢价空间。

都市圈时代来了,首都经济圈为何屈居第二梯队?

目前都市圈被划分为34个,与我们省会的数量大体相当。这些都市圈按照发展程度又被划分为3个等级:

1、成熟型都市圈: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广州、深圳都市圈

2、发展型都市圈:首都都市圈,合肥、青岛、成都、西安、郑州、厦门、济南、武汉、石家庄、长春、太原、长沙、贵阳、南宁、沈阳都市圈

3、培育型都市圈:南昌、昆明、重庆、银川、哈尔滨、大连、兰州、福州、呼和浩特、乌鲁木齐、西宁都市圈

在这个划分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都是并列的城市群,但首都城市圈却只能排在第二梯队,称为发展型都市圈。

都市圈时代来了,首都经济圈为何屈居第二梯队?

这主要是因为北京属于无法开放落户的“个别超大城市”之一。出于人口控制和功能疏解的目的,无法向廊坊、保定等周边地区进行彻底的资源开放和公共服务共享,这多少造成了都市圈内部的联系不够强。

但北京又确实是超强的存在。某种程度上在财富聚集效应下,北京比上海更富有。

根据《2018胡润财富报告》,过去一年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拥有600万资产的富裕家庭数量都出现了增长。其实北京增长了6.1万户家庭,达到了69.6万户。上海增加了4.4万户家庭,达到了59.4万户。深圳增加了1.1万户家庭,达到了16.6万户。另一个指标是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的数量,北京增加了3.1万户,上海增加了2.4万户。越是头部的城市,富人居住就越集中。

那么都市圈是否能撼动原有的城市发展格局,还是只是一个更为流行的城市发展口号?让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