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死亡,中國人的悲傷為什麼總那麼漫長

對待死亡,中國人的悲傷為什麼總那麼漫長

最近幾日,發生一件很“痛心”的事情,我的姥姥,也就是我外婆的媽媽去世了。一個生於民國,將近100歲的鮐背老人,撒手人寰。之所以把痛心加上雙引號,跟中國人所謂的喜喪其實沒多大的關係。歸根究底無非源於我對此事感受不到什麼悲傷,只是有些許的不舒服。我甚至連她終年多少歲都不知道,還有她叫什麼。姥姥這樣的泛稱我用了二十多年,這二十多年裡,我們見面的次數十根手指便能數過來。雙方感情可想而知。她有很多重外孫,與我們的見面次數相比,十根手指壓根數不過來。我那些許的不舒服,有大半環境使然和小半對死亡的畏懼。

在中國傳統家庭裡,長輩親人的離去。從去世當天,便會被蒙上悲傷的冷色調。直系親屬會有長達三年的守孝期。古人在這個時候,兒子假如是政府官員,不論什麼品級必須回家丁憂。守孝期間,禁忌娛樂活動、忌葷忌酒,粗茶淡飯、披麻戴孝。現在為止,中國人看似沒有守孝三年的傳統,實則不然,隨著文明社會的推進,我們只不過換了一種守孝的形式。比如,把以往三年守孝,換成了只過三週年。所謂三週年就是以親人離去時間的次一年起,每年在這個時間舉行紀念儀式。三週年期間,子女不可穿豔麗服裝,必須長期戴孝。兒子家裡過年不可以張貼喜慶的紅對聯之類那種代表喜悅、紅火的飾物。等到第三個週年完成後,子女脫孝,禁忌解除,以後逢年過節祭拜即可。

一言以蔽之,中國人對待死亡的態度,不是短暫的悲傷,是漫長的。哪怕有些人的悲傷只是暫時的,但至少形式上他不可以把這種暫時表現出來。否則,以孝為先的傳統社會,對這樣的人常常零容忍。

我的家鄉有種特殊職業——哭靈人。上好的哭靈人,市場價一次幾千塊不等。人們以高昂的價格請這些陌生人來家裡對著離去的長輩痛哭,表示孝心和對喪禮的高規格尊重。當然,能請的起哭靈人的一般都是些富裕人家或者子女工作很忙的人家。像我們家這類情況,我外公、外婆有充足的時間以最悲切的態度操持喪事。

我們為什麼會有用舉家哀嚎來面對死亡的傳統?逝去固然悲傷,但我們表達悲傷的方式未免太誇張了。從態度到儀式,悲傷好像從一種生理反應,感性折射變為面對死亡我們就應該保持悲傷。並且認為這樣的保持,是必要的,是值得稱讚的。

這有倫理教條的原因,孔子就堅定的認為,三年的守孝期,假如子女吃好吃的東西、穿好看的衣服,是快樂的表現。在悲傷的情緒裡追求快樂,心不會安。只有痛哭,內心才會安寧。孔子把死亡看作一件悲傷的事情,所以受儒家思想影響頗深的中國人,自然秉持傳統,把死亡也看作悲傷的事情。把守孝三年等儀式看成孝順的表現,求心安的表現。特別是心安,這種純粹的精神需求,會為某些活著未盡孝的人找到感情的宣洩口。從而影響人們對待葬禮儀式的重視程度。

倫理之外,或許還有家族生活的原因。與西方不同,中國人的生活常以家族為單位。即便現在有大部分的家庭由夫妻和孩子構成。但這類構成歷史並不長,一直以來,中國人是以家族方式生活的。這些家族,上到祖父、下到重孫,同吃同住一屋簷下。長久的多人口生活,把人與人緊密的聯繫在一起。互相交織的生活方式,即便是曾經互不熟識的陌生人不免也會有感情,更何況有血緣關係。距離會產生疏遠感。比如:假如我姥姥與我長期生活在一個屋簷下,我可能不會這麼平心靜氣。於是,當死亡降臨在家族長輩身上時,悲傷便會瀰漫整個家族。中國人對親戚的看重,也是基於曾經那龐大的家族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