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死亡,中国人的悲伤为什么总那么漫长

对待死亡,中国人的悲伤为什么总那么漫长

最近几日,发生一件很“痛心”的事情,我的姥姥,也就是我外婆的妈妈去世了。一个生于民国,将近100岁的鲐背老人,撒手人寰。之所以把痛心加上双引号,跟中国人所谓的喜丧其实没多大的关系。归根究底无非源于我对此事感受不到什么悲伤,只是有些许的不舒服。我甚至连她终年多少岁都不知道,还有她叫什么。姥姥这样的泛称我用了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里,我们见面的次数十根手指便能数过来。双方感情可想而知。她有很多重外孙,与我们的见面次数相比,十根手指压根数不过来。我那些许的不舒服,有大半环境使然和小半对死亡的畏惧。

在中国传统家庭里,长辈亲人的离去。从去世当天,便会被蒙上悲伤的冷色调。直系亲属会有长达三年的守孝期。古人在这个时候,儿子假如是政府官员,不论什么品级必须回家丁忧。守孝期间,禁忌娱乐活动、忌荤忌酒,粗茶淡饭、披麻戴孝。现在为止,中国人看似没有守孝三年的传统,实则不然,随着文明社会的推进,我们只不过换了一种守孝的形式。比如,把以往三年守孝,换成了只过三周年。所谓三周年就是以亲人离去时间的次一年起,每年在这个时间举行纪念仪式。三周年期间,子女不可穿艳丽服装,必须长期戴孝。儿子家里过年不可以张贴喜庆的红对联之类那种代表喜悦、红火的饰物。等到第三个周年完成后,子女脱孝,禁忌解除,以后逢年过节祭拜即可。

一言以蔽之,中国人对待死亡的态度,不是短暂的悲伤,是漫长的。哪怕有些人的悲伤只是暂时的,但至少形式上他不可以把这种暂时表现出来。否则,以孝为先的传统社会,对这样的人常常零容忍。

我的家乡有种特殊职业——哭灵人。上好的哭灵人,市场价一次几千块不等。人们以高昂的价格请这些陌生人来家里对着离去的长辈痛哭,表示孝心和对丧礼的高规格尊重。当然,能请的起哭灵人的一般都是些富裕人家或者子女工作很忙的人家。像我们家这类情况,我外公、外婆有充足的时间以最悲切的态度操持丧事。

我们为什么会有用举家哀嚎来面对死亡的传统?逝去固然悲伤,但我们表达悲伤的方式未免太夸张了。从态度到仪式,悲伤好像从一种生理反应,感性折射变为面对死亡我们就应该保持悲伤。并且认为这样的保持,是必要的,是值得称赞的。

这有伦理教条的原因,孔子就坚定的认为,三年的守孝期,假如子女吃好吃的东西、穿好看的衣服,是快乐的表现。在悲伤的情绪里追求快乐,心不会安。只有痛哭,内心才会安宁。孔子把死亡看作一件悲伤的事情,所以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的中国人,自然秉持传统,把死亡也看作悲伤的事情。把守孝三年等仪式看成孝顺的表现,求心安的表现。特别是心安,这种纯粹的精神需求,会为某些活着未尽孝的人找到感情的宣泄口。从而影响人们对待葬礼仪式的重视程度。

伦理之外,或许还有家族生活的原因。与西方不同,中国人的生活常以家族为单位。即便现在有大部分的家庭由夫妻和孩子构成。但这类构成历史并不长,一直以来,中国人是以家族方式生活的。这些家族,上到祖父、下到重孙,同吃同住一屋檐下。长久的多人口生活,把人与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互相交织的生活方式,即便是曾经互不熟识的陌生人不免也会有感情,更何况有血缘关系。距离会产生疏远感。比如:假如我姥姥与我长期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我可能不会这么平心静气。于是,当死亡降临在家族长辈身上时,悲伤便会弥漫整个家族。中国人对亲戚的看重,也是基于曾经那庞大的家族氛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