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之毫釐即非太極!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們知道了松的標準是什麼。而若想保證這種標準的常態化就必須要藉助地力做為推動力。在哪借呢?就是腳下。這就是拳譜裡所說的“勁起於腳”。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在不用本力的前提下而維繫鬆緊適中的那個狀態來推動人體實現各種拳勢的呈現。不用本力來練拳是太極拳與其它拳術的一個很大不同之處。可是很多人認識不到這一點,所以怎麼練怎麼不是那麼一回事兒。

因此,我們可以就此知道為什麼在練拳的古訓當中要求我們松到腳下。能松到腳下就意味我們的整體都鬆下來了。這就好像水能從水龍頭裡放出來肯定是中間都是通的道理一樣。

差之毫釐即非太極!

我們練太極拳的經常掛在嘴邊的就是:太極是大道,不是小術。但是怎麼個不是小術一個是說不清,另一個就是說的實在不是那麼回事。有的人就此談精氣神,丹田,任督,丹道等等。我說這都是錯的。太極拳是大道這個大就在於他放下了小我,把自己和天地自然有機的結合到了一起而實現了一個大我。只有這樣才能談及練的是大道。

這正如《四性歸元歌》所曰:“世人不知己之性,何能得知人之性。物性亦如人之性,至如天地亦此性。我賴天地以存身,天地賴我以致局。若能先求知我性,天地授我偏獨靈。”能放下我執則見本來面目,此為“知我性”。這也叫做“歸根覆命”,後天返先天。自然就能與這方天地建立聯繫。

差之毫釐即非太極!

越是合理的練法越是能讓人得到莫大的幫助和效益。這麼練因為不用本力,松到了腳下,每一動都從腳下開始,對於緩解我們心臟的壓力,三高患者都是極為有益的。因為,我們的意識更多的作用到了下肢的遠端,且是松著的,整個運動過程也不會破壞這種松的狀態。想對身體不好那都是不可能的。

在整個這麼動靜開合的大我狀態中,內在的氣感會應運而生。這是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了。拳譜裡對此說的言簡意賅,非常的好:“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很多人對此也迷糊,甚至會因為誤讀而導致誤練。其實很簡單,他就是告訴我們,如果用本力就無氣感,有氣感的情況下肯定是沒用本力。用本力這個狀態就叫做純剛(不松不柔就是純剛)。

差之毫釐即非太極!

有氣感意味我們鬆下來了,這是好現象,好事兒。但老子又說了:“福之禍所依,禍之福所倚。”好事兒把握不好又容易變壞事兒。所以,面對出現的現象要把握好度。對此,古人說道:“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氣,在氣則滯。”這也叫做“分清浮沉定主賓”。要知道誰為主宰誰為賓輔。練太極要神為主宰,氣為賓輔。很多人意識不到,不懂。有了氣感就歡喜的不得了,就追求貪戀。自我感覺特別的好。可是一摸手就什麼都沒有了。這也是讓一些人困惑苦惱的事。等在以後的篇幅當中我會專門講講這裡面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

寫到這裡我要引用王宗嶽先師在《太極拳論》中的最後一段話:“差之毫釐,謬以千里。”語誠不虛也!從我今天給大家講的這些,大家就會發現裡面的奧妙及其細膩性真的是不說不知道。所以,要想練好太極,讓身體的健康得到絕對的保證,進而再想感受感受太極拳應用當中的妙趣,差之毫釐,都難以實現太極!

無毫釐,不太極!

歡迎大家關注,點贊,轉發以及評論,把你想說的都寫下來吧!

天下太極是一家,理雖同但法不一,各家各練法,傳播正確練法練功不練招,請持續關注“太極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