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長晒“壯士斷腕”一年後的房地產調控成績單:好於預期

去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委副書記、省長沈曉明曾表示,海南將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減少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

“去年如此形容,是因為海南的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很大,無論是投資還是稅收,房地產都佔到50%左右,不下大的決心不容易做。”3月7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海南省代表團舉行的開放審議活動中,沈曉明再次談起一年前的這番表態,並介紹了一年後的成績單,“調控效果達到預期,好於預期。”

沈曉明說,去年以來,海南的房地產指標已出現了預期變化,市場基本穩定,2018年全省房地產投資同比下降16.8%,銷售面積同比下降37.5%,銷售額同比下降23.2%,銷售對象已經由島外居民為主,轉變為島內居民和引進人才,房價基本保持穩定。

而且,海南的房地產調控倒逼其經濟發展轉型。“過去拉動海南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投資出口消費主要靠投資,而投資主要靠房地產。”沈曉明說,經過調控後,海南的房地產投資下降後,就開始主要在出口和消費上做文章。

他給出了成績數字:去年海南進出口額增長20.8%,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從消費上看,旅遊總收入增長14.5%,免稅品銷售增長26%,“這是我們看到的可喜變化,海南的經濟結構在好轉。”

此外,房地產調控也倒逼海南發展動能的轉化,新動能加快培育和引進。“房地產調控留下的缺口,必須由新的產業來填補,也就是旅遊、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沈曉明說,在過去一段時間的努力下,海南已經培育出了幾個比較有前途的新的產業,如互聯網產業,連續3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長,生物醫藥產業最近幾年也都以20~40%的速度在增長。

在填補房地產調控留下缺口的方式上,他介紹,海南主要依靠引進和培育。“都靠自己培育,需要很長時間,而全靠引進又不現實,所以我們引進和培育兩條腿走路,雖然都需要不少時間,但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因為對此我們充滿信心。”

沈曉明表示,下一步,海南會繼續保持定力,堅定不移地一手抓房地產調控,一手抓長效機制建立。一是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二是完善保障和供應體系,保障島內居民和引進人才的基本需求、剛性需求,供應體系重點抓租售並舉;三是制定政策,鼓勵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商品房土地轉型;四是加快建立長效機制,基本需求由政府保障,改善需求由市場調節,投資需求由制度限制,“目的只有一個,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