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不良人際交往模式,讓你內心不堪重負!

一、害怕被拒絕

這是一種在人際交往中以不安全感為主要感受的、幼稚的、不成熟的人際交往模式。

這種感受的人有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處處怕被別人傷害,在人際交往中表現退縮。

但是他們並不是不願意與人交往,而是擔心自己與別人交往時,別人不理睬、不熱情,如果真如此,不如先封閉自己。

於是,他們會採取一種妥協的處理方式,在惴惴不安中更加退縮。

三種不良人際交往模式,讓你內心不堪重負!

二、不會說“不”

此類型的人常以奉獻者的角色交往。他們一般認為,別人必須得到我的幫助,在與人交往時我必須做出犧牲,以使別人高興。

他們絕對尊崇法律和社會道德,就是一般的社會習慣也不敢違反。

這類人自幼就是典型的乖孩子,從小到大就沒有向周圍或社會說過不,別人需要什麼就滿足什麼。

但是,乖孩子在幼年時的心理需求很容易得到滿足,只要一聲誇耀,什麼付出都是值得的。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依然用這種幼稚的心理參與社會,顯然會形成理想與現實的衝突。

三種不良人際交往模式,讓你內心不堪重負!

不能沒有依靠

眾所周知,人際交往是以相互支持、互惠互利為前提的,而有些人卻過多的依靠他人,以至於成為別人的負擔。

有些人可能對某一個人很依賴,也可能非選擇性的依賴任意一個人。他們過分信賴對象,凡事言聽計從,唯唯諾諾,完全失去了自我,目的是想從所依賴的對象身上獲得源源不斷的支持與庇護,而自己卻從來沒有給對方些許的心理支持。

如果他只依賴某一個人,就會既不願意也不允許對方與別人建立親密聯繫,為恐自己被拋棄。

這種關係的結果是使被依附對象有一種束縛感,甚至會成為一種負擔,並且產生一種想擺脫這種關係的強烈願望,最終導致親密關係的破裂,而許多心理脆弱者難以承受這種打擊,出現心理衝突。

三種不良人際交往模式,讓你內心不堪重負!

與人交往是個實際體驗的過程。如果你有以上的這些問題,也一時找不到解決的辦法,先不要著急。冰山不是一日形成的,也不會一日消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