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之諾門坎戰役——日本陸軍第一次慘敗!

二戰之諾門坎戰役——日本陸軍第一次慘敗!

1939年5月4日爆發的、歷時135天的那個震驚世界的諾門坎戰爭。

戰爭爆發的原因

二戰之諾門坎戰役——日本陸軍第一次慘敗!

據資料記載,日蘇雙方投入這場戰爭的兵員多達20餘萬人,大炮500餘門,飛機900餘架,坦克裝甲車上千輛,死傷6萬餘人。無論空戰或坦克戰,在當時世界軍事史上都是空前的,可以說諾門坎戰爭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大規模立體戰爭。

二戰之諾門坎戰役——日本陸軍第一次慘敗!

驕橫不可一世的日本關東軍在這一片600平方公里的沙丘地帶損耗了5.4萬兵員和大量重武器,最後還進行了細菌戰,但仍遭到慘敗,被迫停戰講和。日本史學家稱這場戰爭為“日本陸軍史上最大的一次敗仗”。

這場戰爭是如何爆發的呢?

二戰之諾門坎戰役——日本陸軍第一次慘敗!

在日本的擴張戰略中,原來有兩個戰略選擇:一個是北進戰略,即將蘇聯作為主要假想敵,向北進攻西伯利亞;一個是南進戰略,即以美國、英國為主要假想敵,向南進攻南洋群島。日本陸軍主張北進戰略,而日本海軍則主張南進戰略。究竟採取哪一種戰略,關係到日本把軍事力量的重點放在什麼方向的問題。為此日本陸海軍之間爭的非常厲害。1936年8月7日,日本最高決策層決定採取“南北並進”戰略。這個戰略顯然是個折衷方案。一直主張“北進戰略”的日本陸軍,積極準備對蘇聯進攻。

二戰之諾門坎戰役——日本陸軍第一次慘敗!

1939年,中日戰爭已進入相持階段,日本陸軍認為可以在中國東北集中兵力與蘇聯作“武力偵察”式作戰,於是挑起了諾門坎事件。諾門坎位於中國內蒙古與蒙古交界地區,隔哈拉欣河與蒙古相望。

二戰之諾門坎戰役——日本陸軍第一次慘敗!

1939年5月12日,日本關東軍第23師師長小松原道太郎中將率部向駐守在這一帶的蘇軍第57特別軍發起攻擊。由於當時的蘇軍指揮官缺乏作戰經驗,對戰場情況也不瞭解,所以戰役初期,蘇軍接連失利。斯大林接到報告後,敏銳地覺察到日本的意圖是試探蘇軍的實力,為其日後進攻蘇聯做準備。他認為,必須堅決粉碎日軍的進攻,否則後患無窮。他決定派一個能征善戰的人到那裡指揮,這個人就是朱可夫將軍。

二戰之諾門坎戰役——日本陸軍第一次慘敗!

戰爭以日軍慘敗告終 朱可夫到達戰場後,馬不停蹄地趕往前線,視察部隊。他根據最新情報認為,必須向這一地區增派部隊,並決定使用航空兵配合下的裝甲作戰。斯大林滿足了朱可夫的要求,連續向前線增派了57000人、542門火炮、498輛坦克、385輛裝甲車和515架飛機。斯大林對朱可夫只有一句話: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擊潰入侵的日軍。

二戰之諾門坎戰役——日本陸軍第一次慘敗!

1939年7月2日,日軍趁蘇軍增援部隊還沒有到達戰場的機會,向蘇軍和蒙古軍隊發起了猛烈進攻。朱可夫沉著組織防禦。蘇軍人少,但是坦克和裝甲車卻多於日軍。朱可夫指揮坦克和裝甲部隊連續實施反擊,不斷疲憊和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使日軍傷亡慘重。雖說小松原道太郎原來擔任過駐蘇武官,對蘇軍的軍力和作戰樣式有所瞭解,但他真沒想到蘇軍的裝甲部隊竟然能如此深藏不露,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日本開始大規模地向諾門坎地區增兵,這時,日軍兵力已達75000多人,並準備在8月24日向蘇軍發起更大的進攻。然而朱可夫卻悄悄做好了反攻的準備。

二戰之諾門坎戰役——日本陸軍第一次慘敗!

他使用的戰法是:發揮機械化部隊的優勢,諸兵種聯合作戰! 1939年8月20日5時45分,蘇蒙聯軍以150架轟炸機、幾百門火炮向日軍前沿陣地、縱深炮兵陣地及部隊集結地域實施了猛烈的轟炸和炮擊。睡夢中的日軍非死即傷,僥倖活命者也被眼前這一切驚呆了。

二戰之諾門坎戰役——日本陸軍第一次慘敗!

隨後,朱可夫下令全線進攻,日軍狼狽潰逃。在朱可夫卓越的指揮下,日軍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傷亡和被俘了61000人,損失了660架飛機,被迫向蘇聯求和。9月16日,蘇聯與日本根據達成的停戰協定結束了諾門坎戰役。

二戰之諾門坎戰役——日本陸軍第一次慘敗!

日軍在諾門坎戰役遭到失敗後,才感到自己不是蘇聯的對手,進攻蘇聯無異於以卵擊石。這樣,北進戰略發生了動搖。不久,日本放棄“南北並進戰略”,開始推行南進戰略——太平洋戰爭爆發。

日本人眼中的諾門坎戰爭

二戰之諾門坎戰役——日本陸軍第一次慘敗!

諾門坎戰爭就是這樣一場扭轉了世界大戰格局的、具有深遠意義的局部性戰爭。從每日新聞社1979年出版的《日本的戰史》中一篇的標題是“草原的死鬥·諾門坎事件”(草原の死闘·ノモンハン事件),原文如下: “於日中戰爭陷入泥沼的昭和14年(1939年)5月12日,在外蒙古和滿洲的國境哈拉欣河一帶,兩國的小股部隊發生了衝突。日本根據日滿議定書對滿洲國的國防負有責任,蘇聯則根據蘇蒙互助條約,對外蒙古也具有同樣的立場

二戰之諾門坎戰役——日本陸軍第一次慘敗!

。這一國際紛爭蘊藏著日蘇兩國衝突的危險。為此,陸軍中央試圖局地解決,但被派遣去的東八百藏中佐所指揮的騎兵連隊於5月28日遭受到幾乎全軍覆沒的打擊。進而於6月18日,蘇聯和外蒙古軍轟炸了日本軍後方的戰略據點,對此,關東軍決定徹底反擊,他們無視大本營的反對,於6月27日斷然實施了對塔姆斯庫的大空襲。接著從7月1日開始,突然進入地面作戰。面對蘇聯的新型坦克,日軍也只能以投火焰瓶式的肉搏戰予以對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英雄朱可夫將軍所指揮的蘇聯兵力近乎日軍的五倍,8月末,小松原道太郎中將指揮的第23師團幾乎全軍覆沒。戰死者達8440人,日軍吃了大敗仗。9月15日,雙方簽訂停戰協議。”

二戰之諾門坎戰役——日本陸軍第一次慘敗!

另一篇的標題是“草原在燃燒 諾門坎事件” (草原燃ゆ ノモンハン事件),原文如下: “昭和十四年(1939年)5月,在滿洲國和蒙古人民共和國(外蒙古)的國境哈拉欣河附近發生了第一次諾門坎事件,6月末戰火再次點燃。四個月後發展成了日蘇紛爭。蘇軍投入近20個狙擊師團和裝甲旅團,全面展開了以機動力為主的火力殲滅戰。與此相比,日軍的兵力只有一個師團多一點,因為陸軍中央部採取不擴大的方針,加之日軍經常對蘇軍兵力估計過低。在關東軍的作戰指揮之下,第二十三師團於8月末遭受了蘇軍的猛烈的攻勢而毀滅,師團損耗率達79%。這期間,關東軍終於決定增強兵力,可是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蘇聯的注意力轉向了歐洲,日蘇雙方宣佈停戰。然而日本並沒有接受這個痛苦的教訓而在兩年後又一頭栽進了太平洋戰爭。”

二戰之諾門坎戰役——日本陸軍第一次慘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