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財配置十大定律(下)

家庭理財配置十大定律(下)

資產配置是一門學問

承接上篇文章,謝謝關注。

六、72 定律

以複利計算,本金翻一倍所需的時間等於 72 除以年收益率。舉例來說,如果存 100 萬元在銀行,年利率 2%,每年利滾利,多少年能變 200 萬元?答案是 36 年。如果 100 萬元投資年報酬率 8%的信託產品,則約需 9年時間變成 200 萬元。

家庭理財配置十大定律(下)

72法則最容易計算

七、80 定律

主要測算你能承受多少投資風險,高風險的投資佔總資產的合理比重為 80 減去年齡的得數,添上一個百分號(%)。比如,30 歲時股票、股權可佔總資產 50%,50 歲時則佔 30%為宜。不過,究竟實施多少比例的投資,還應根據個人和家庭的實際情況來判定,可以做適當的調整。

八、小3 定律

如果是個人散戶投資股票" 不超過 3 只 ",建議選擇自己熟悉的行業或者熟悉的公司的股票。其一:選擇股票只數越少您研究得越透徹,越能把握住機會,其二:如果投資的股票過多,看也看不過來這麼多股票,超過了大部分個人研究股票的能力,除非是職業股民。

家庭理財配置十大定律(下)

投資股票的資金是不影響生活的長期資金

九、1:1 定律家庭金融資產和不動產的比例為 1:1。

“每個人都應該把自己手裡的錢分為3份,1/3用來買地(不動產)、1/3用來做買賣(實業或金融投資),剩下的1/3存起來。”這段話是猶太人早在1000多年前的《塔木德經》中記錄下。如果您可投資理財的資金量為200萬,那麼您應該配置200萬的不動產,高收入家庭的金融資產和風險較大的金融資產可以適當調高比例。

十、守財奴規則

記得以前讀書時,語文課本上有一篇文章《守財奴.葛朗臺》,他是法國索漠城一個最有錢、最有威望的商人,但他為人卻極其吝嗇,是守財奴的代表。在大部分人的眼中,越有錢好像越小氣,其實這不是小氣的表現,而是精打細算的體現,因為財富不是無緣無故掉下來的,而是通過起早貪黑努力工作一分一分地賺取來的,所以他們對數字都比較敏感。您有1000元,要去做理財;您有1萬元,要去理財;您有100萬更要去理財。

家庭理財配置十大定律(下)

理財要做守財奴

請記住:不管您的賬戶有多少錢,一定要錢生錢!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限於交流之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