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財,你真的可以做更好

馬先生,35歲,自己經營一家小規模的汽車銷售公司,收入全部來源於車輛銷售,近兩年平均每年現金收入40萬元。妻子馬女士,34歲,全職主婦。兒子小馬,15歲,初三學生。

目前住房為自購有貸款房,每月還款3500元,剩餘還款期限15年;家用車為自購無貸款車。

家庭財務由馬女士全權負責,目前有10萬元定期存款,50萬元活期存款,全部用於認購銀行理財產品。

馬先生理財目標如下:

一、儲備兒子出國上大學的費用

二、馬先生夫婦需補充商業保險

馬先生家庭財務狀況:

家庭理財,你真的可以做更好

較好的結餘狀況是後續理財的強大基礎,目前馬先生家最大的問題是,資產配置的方式太單一,家庭收入完全依靠銷售公司的經營收入,經營狀況一旦發生問題,對家庭財務影響極大。

因此,馬先生一家當前理財規劃的重點應當是更進一步做好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簡單說就是“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也就是根據未來的剛性需求,規劃出適合這個需求的理財方法。

第一,留足現在要花的錢。這一部分錢用於當前日常消費和突發性事件,一般預留3—6個月家庭月支出可以保證這一部分資金。由於這部分錢需要隨時支取,所以要選擇流動性非常好的理財方式,銀行活期存款、貨幣基金都可以滿足需要,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分別投入資金。

第二,留足保命的錢。專款專用,以小博大,解決家庭突發的大開支。1、意外險保費最低,可以優先配置。意外險主要保障因意外導致的意外傷害、意外殘疾、意外死亡,由於保費很低,且和年齡關係不大,所以帶來的保障槓桿是最高的。2、重疾險不可忽略,建議保額30萬—50萬。重疾險保障的是因罹患重大疾病而導致的巨大醫療費用的支出,而且它屬於給付型保險,即一旦確診符合保險合同中的重大疾病,就可以獲得賠付。馬先生夫婦可選擇繳費期限較長的期繳類產品,每年投入7000—8000元即可滿足上述保額需求。3、為家庭經濟支柱投資一份壽險。意外險和重疾險是成年人首先要配置的保險,除此之外,由於馬先生擔負著較重的家庭責任,因此還需要額外補充壽險。壽險以人的生命為保險標的,被保險人只要身故,無論是因為意外還是疾病,壽險都會賠付。壽險最終保障的是家人。

第三,留足保本升值的錢。這一部分資金是家庭未來支出的來源,養老和子女教育都可以依靠該部分資金及收益。定期存款、國債、基金定投、分紅險都是可以滿足這部分資金需求的產品。在用於保本升值的錢中,絕大部分應用於投入固定收益產品。

第四,留出生錢的錢。這一部分資金重在收益。首先對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進行評估,在適合自身風險水平的條件下,選擇高收益產品,股票、基金、房產都是很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