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攬年輕國腳標準高 一貫以“國家隊”模式打造球隊

恆大又買了年輕國腳,年前年後接連官宣了6個球員,這6名球員包括了U23裡面公認最好的兩人張修維和何超。一時之間,外界對於恆大引援操作各有看法。

恆大攬年輕國腳標準高 一貫以“國家隊”模式打造球隊

其實恆大自進入中國足球以來,他們引進的每一名球員都是國腳。“國腳”就是恆大的引援最低標準。其實恆大在卡馬喬和佩蘭時代,甚至是“國家隊”目標去打造球隊的,卡馬喬時期恆大最多的時候有10名球員進入國家隊。

亞洲盃上中國國家隊被人予以詬病的問題就是球隊老化,其實這也是恆大這兩年以來一直被外界提起的老問題,正如上文提到的恆大一直都是以“國家隊”標準打造球隊,所以球隊年齡架構問題恆大和國足是一致的。

恆大攬年輕國腳標準高 一貫以“國家隊”模式打造球隊

恆大宣佈引進劉奕鳴、張修維和何超之後,球隊2019賽季的本土引援也宣佈結束。算上高準翼和韋世豪五名年輕國腳的加盟,恆大可謂憑藉強大的執行力和財力,強行實現了新老交替。

恆大的執行力是整個中國足球界公認的,許老闆的命令更是恆大內部不得不不計成本去完成的。既然問題已經出現,既然許老闆也提出了2020年逐步實現全華班,那麼俱樂部就必須按照這個目標去執行。在恆大足校因為建校時間太多,足校小將還不能挺身而出的時候,恆大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老套路”,用重金引援去實現目標。

恆大攬年輕國腳標準高 一貫以“國家隊”模式打造球隊

5名年輕國腳的加盟,恆大強行一步實現了新老交替。未來5年球隊的架構已經成型,這與當初恆大打造起來的中超7連霸的架構是一樣的,中前後場都是老中青三代國腳的人才儲備。亞洲盃之後由於有傳聞說恆大要成為“國家集訓隊”,導致恆大的每一波引援操作都被不少輿論認為是“行政干預”。那恐怕真的就冤枉恆大的了,其實不用傳聞,正如剛才提到的恆大入主足球之後從來的目標就是“國家隊標準”,不是國腳不要。而且球隊老闆許家印3年前就提出了2020年要逐步實現全華班,按照恆大一向以來的執行力,難道還能把老闆的話當耳邊風?

至於恆大的引援操作是否是行政干預,這得看恆大的是怎麼引進這些球員的。劉奕鳴和張修維,兩名年輕球員恆大付出了阿蘭、廖力生、張成林和溫家寶三名國腳級球員和一名外援進行交換。阿蘭當初是1100萬歐轉會費引進,張成林是7500萬元,廖力生作為國腳的身價恐怕也不會比劉奕鳴低。據悉,這些球員租借一年到天海,球員工資也還是恆大負責支付,還有的就是恆大還必須給出高額的現金轉會費。試問哪個俱樂部能夠為兩名年輕球員付出這樣的代價?

恆大攬年輕國腳標準高 一貫以“國家隊”模式打造球隊

天海的前身是權健,他們被體育局接手之後,球隊的情況眾所周知,球隊內就沒有非賣品。趙旭日和王永珀加盟大連一方也基本確定,大連能買恆大就不能從天海引進球員?而且恆大給天海的回報可以說是根本無法拒絕。據悉,恆大俱樂部的員工過年也沒有放假,大年初二那天與張修維、劉奕鳴和何超他們完成了合同的簽訂。只能說恆大的執行力從來都不含糊。

恆大按照俱樂部的標準和目標,目前恆大的所有引援都在規則範圍之內,花重金去引進球員,這並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至於恆大重金引進這些球員究竟值不值得,這些就是恆大自己內部的價值判斷問題。

恆大攬年輕國腳標準高 一貫以“國家隊”模式打造球隊

足協也已經出臺了各項工資帽和投資帽,如果恆大未能在紅線之下,那就按規定處罰就是。中國足球歷來有很多的新政出臺,歸化有中國血統的球員也是政策之一,國安先走的第一步,恆大緊隨其後。所以恆大的所有操作只要沒有破壞聯賽公平,一切都在聯賽規則內辦事,那就無可指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