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略軍改:為什麼馬略要將徵兵制改為募兵制

馬略是羅馬共和國後期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一手主導的軍事改革,給羅馬和世界帶來了十分重大和深遠的影響,史稱”馬略軍改”。

馬略軍改:為什麼馬略要將徵兵制改為募兵制

馬略

馬略其人

馬略出身於羅馬附近的一個小鎮,全名蓋烏斯·馬略,從他的名字可以看出他出身於平民階級。在古羅馬,平民晉升的主要渠道就是從軍,馬略的經歷也是從軍隊開始的。毀滅迦太基的名將小西庇阿鎮壓西班牙叛亂時,年輕的馬略就是軍中的一個小軍官。

在軍隊混跡十餘年後,馬略就任護民官,那時距離格拉古兄弟改革失敗才兩年。馬略政治生涯的初期十分失敗,在護民官任期屆滿後,他沒有獲得任何其他的職務。直到40歲以後,馬略才迎來改變命運的機會,他迎娶了貴族尤里烏斯家的女兒(當時還沒出生的凱撒的姑姑)。尤里烏斯家雖然不算羅馬的頂級豪門,但是也讓他擔任了法務官和西班牙總督等高級職務。

馬略軍改:為什麼馬略要將徵兵制改為募兵制

朱古達戰爭地圖

“朱古達戰爭”爆發後,馬略作為副將參戰。眼看羅馬人深陷戰爭的泥潭無法自拔,自己的意見又得不到指揮官的採納,馬略決定從軍隊退役,參加執政官選舉。公元前107年,已經50歲的馬略第一次當選執政官。由於執政官有組建軍團的權力,馬略開始著手實施軍事改革,然後又以最高統帥的身份重回北非帶領軍隊贏得了朱古達戰爭。

“朱古達戰爭”結束後的幾年,馬略繼續他的軍事改革。公元前102年,日耳曼人大舉南下入侵意大利,馬略率軍將其打敗,羅馬人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凱旋儀式。後來馬略一度因政治鬥爭失敗下野,不過“同盟戰爭”的爆發給了他東山再起的機會。

晚年的馬略因權力鬥爭與蘇拉發生內戰,一度被流放至北非,後又趁蘇拉東征本都時攻入羅馬,並實施了殘酷的政治清洗,而他也在這場清洗中病逝。

馬略軍改:為什麼馬略要將徵兵制改為募兵制

流亡北非的馬略

改革背景

第三次“布匿戰爭”結束以後,羅馬把整個地中海世界納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也由此帶來了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羅馬自古以來實施農兵合一的徵兵制,公民們平時在家務農,戰時自備裝備應徵入伍。由於需要有一定的財力才能自備裝備,因此羅馬政府劃定了一條“財產線”,只有達到財產線以上的公民才有資格服兵役,不過隨著戰爭的擴大,這條財產線一直在降低。

羅馬的兵源主要來自於以自耕農為主的中產階級,不過常年的戰爭致使大量農民無法回家耕種土地,加上西西里和北非的糧食輸入,以及貴族大量兼併土地,退役後回到家鄉的農民紛紛破產,流入城市成為流浪者,這又帶來了更加棘手的兵源短缺、軍隊戰鬥力下降以及社會治安等問題。格拉古兄弟曾嘗試通過“劫富濟貧”的方式來壯大自耕農階層以解決這些問題,不過因侵犯了貴族的利益最後落得人亡政息的下場(作者在《他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高富帥,卻在為平民利益的鬥爭中犧牲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他繼承哥哥的遺志,挑戰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卻遭遇更為悲慘的結局》兩篇文章中詳細介紹了這段歷史,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看)。

馬略軍改:為什麼馬略要將徵兵制改為募兵制

格拉古兄弟

到“朱古達戰爭”的時候,羅馬軍隊兵源枯竭、士兵素質低下、戰鬥力弱等問題全面爆發。平民出身的馬略政治上天生傾向於以格拉古兄弟為首的平民改革派,而且他在軍中混跡多年,十分清楚這些問題的癥結所在。馬略汲取了格拉古兄弟改革失敗的教訓,決定將改革侷限在軍事領域,以免觸動貴族階級在格拉古改革之後的敏感神經。

改革措施

“馬略軍改”的第一項措施是將徵兵制改為募兵制。這是“軍改”的核心。所謂募兵制也叫志願兵制,就是政府出錢招募志願入伍的士兵併發放裝備和軍餉。從此以後,羅馬公民可以專心從事自己的職業,不再被強制服兵役,社會勞動生產率得以提高。無產者可以通過參軍獲得軍餉和退休金,退伍後還能獲得土地,此舉不但確保了士兵的忠誠,還一併解決了土地兼併和社會治安等重大問題。通過對職業兵進行長期訓練,軍隊戰鬥力能夠得到保證。同時,因志願兵不再按財產劃分兵種,軍中徹底消滅了根據資產劃分的等級制度,提高了戰鬥力和指揮效率。不過,募兵制也有職業軍人容易成為兵油子、兵痞,缺乏徵兵制下士兵保家衛國的戰鬥意志等問題。

馬略軍改:為什麼馬略要將徵兵制改為募兵制

軍改後的羅馬士兵

第二條主要措施是改組了軍隊結構。除了軍團規模增大、統一裝備和軍旗、改組近衛軍等增強軍隊戰鬥力的技術性措施外,還有一些影響重大的措施。例如將羅馬公民兵和同盟國士兵統一編隊,間接推動了羅馬聯盟的解體(詳見作者《同盟戰爭:為什麼一場內戰反而讓國家變得更強大》一文)。還有就是軍官不再由公民大會選舉產生而是由總司令任命,雖然能提高軍隊的戰鬥力和反應能力,但是此舉必然會增大最高司令官的權力,導致軍隊私有化。

影響和評價

“馬略軍改”從軍事領域入手,在不觸動貴族階層的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完成了格拉古兄弟未盡的事業。“軍改”之後,羅馬的社會矛盾大大緩解,馬略也憑藉新組建的軍隊結束了“朱古達戰爭”,打贏了隨後的日耳曼人入侵和“同盟戰爭”,獲得了巨大的聲望。

馬略軍改:為什麼馬略要將徵兵制改為募兵制

與日耳曼人作戰

不過,軍隊私有化的弊端很快就顯現了出來。之後的蘇拉、凱撒等獨裁者,背後都有忠誠於他們的龐大私人軍隊,元老院的寡頭統治因此而結束。“三世紀危機”中,皇帝如走馬燈似的頻繁更替,與是否得到軍隊支持密不可分。到羅馬帝國末期,募兵制逐漸解體,蠻族僱傭軍取代志願兵成為了羅馬軍隊的主力。

歷史是不斷髮展的,沒人可以預見千百年後的變化,用“上帝視角”來指責古人顯然不公平。在馬略身處的那個時代,他主導的軍事改革無疑是進步的和成功的,如果沒有“馬略軍改”,很有可能就不會有照耀後世的羅馬“文明之光”。

喜歡作者的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北冥說歷史”。分享更多有意思的歷史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